标签 >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7[编号:13220401]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7
教学目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过程。课文描写的是在齐会战斗中。在教学设计中我引导学生质疑。使学生体会白求恩的崇高精神。教学准备。教学课时。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题目叫做《手术台就是阵地》。(1) 通过自学、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小村庄消失的原因。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7Tag内容描述:<p>1、27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斗、大”。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的意思。3.学习白求恩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和国际主义精神。教学重、难点:理解“手术台就是医生的阵地”这句话。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教学过程:一、揭题读题,质疑问难1.板书课题,引导质疑:看了课题你心里想到了什么?2.这些问题正是课文要告诉我们的,我们学习课文就知道了。二、自读自悟,感知课文1.出示自读要求:(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主。</p><p>2、27*.手术台就是阵地课题手术台就是阵地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课文描写的是在齐会战斗中,白求恩大夫冒着生命危险坚守手术台的故事,在教学设计中我引导学生质疑,然后带着问题读课文,理解并探究内容,采用读、画、议、结的方法,使学生体会白求恩的崇高精神。学前准备1.搜集白求恩的资料,预习课文。(学生)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学习目标1.认识13个生字,理解句子意思,并体会反问句的作用。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并学习白求恩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学习重点通过朗读比较,了解反问句加强语气的作用,有感情。</p><p>3、27*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的意思。2学习白求恩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和国际主义精神。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这句话。难点:体会白求恩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和国际主义精神。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提出问题。1多媒体出示课题,齐读。2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手术台”指什么?“阵地”指什么?谁把手术台当作阵地?为什么把手术台当作阵地?又是怎样把手。</p><p>4、手术台就是阵地课堂实录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题目叫做手术台就是阵地。据我了解,课前同学们已经读过了课文,学习了生字,下面王老师来检查一下。 师:(出示一组词语:继续连续陆续)谁来读一读? (生读这一组词语) 师:(接着出示一段文字:1939年春,著名的齐会战斗打响了。战斗激烈,我军的伤员 从战场上抬下来。白求恩不顾环境险恶,坚持留在手术台旁工作,他工作了69个小时。)如果你能够把这几个词语恰当地填入括号中,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就出来了。谁来试一试? (生一边读,一边填空。教师相机评价) 师:我们再来看下。</p><p>5、27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斗、大”。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的意思。3.学习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情的高尚品质和国际主义精神。教学重、难点:1.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的意思。 2.使学生从白求恩大夫坚守岗位、救死扶伤的事迹中,受到国际主义精神的教育。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1.板书课题,鼓励学生质疑。2.什么是“阵地”?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是谁的阵地?二、整体感知1.指。</p><p>6、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要求:1、知识与技能(1) 本课词语的复习巩固。(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提高阅读能力。(3) 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2、过程与方法(1) 通过自学、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2) 通过反复朗读课文,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小村庄消失的原因,教育学生要从小爱护家园、保护环境,为后人造福。教学重、难点:1、重点 :理解小村庄消失的原因,教育学生要从小爱护家园、保护环境,为后人造福。2、难点:(1)通过自学、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2)通过反复朗读课文。</p><p>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学习内容: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悟出课文中蕴含着的道理。2利用文中的空白处,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3交流资料,谈感受。学习重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学习方法:导学自主学具准备:观察图画学习过程:课 前学案自学导入语:保护环境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谁破坏了环境,谁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一个小村庄的故事。1.学习第一自然段。(1)观察课本25页插图。</p><p>8、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在读中品词析句,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2.读懂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小村庄消失的原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角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中表达的效果。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以读为主,开展研究式和体验式学习,锻炼创新素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会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爱护树木,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四)创新素质培养目标: 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志向、创新思维和创新想像。 教学分析与处理 (一)教材分析 这篇文章短小,语言朴实,然。</p><p>9、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材简说本文正如它的题目,讲述了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山谷中有一座环境优美的小村庄,村庄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森林。人们靠着手头锋利的斧头,将树木一棵棵砍下来,建造房子、制造工具、打造家具,过上了不错的“日子”。但是由于过度的砍伐树木,致使土地裸露,极大地削弱了森林的防洪能力。终于在一场连续的大雨之后,咆哮的洪水将小村庄卷走了。这个故事讲述的不仅仅是“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它揭示了生活在村庄里的人们错误的行为以及这种错误行为所引发的严重的后果不爱护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本文呼吁人们应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