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扫描与常规剂量扫描
山东济南250021)[...肺部低剂量CT扫描的临床应用冯涛聚南阳市中医院宛锋体检筛查已发现肺结节的诊断和随访一、体检筛查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指出。
CT扫描与常规剂量扫描Tag内容描述:<p>1、,CT低剂量扫描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马新武,Rightdose,.,低剂量需求,CT低剂量扫描技术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文献关于降低CT扫描剂量的研究主要CT扫描参数(X线管电压、管电流、曝光时间、扫描野、螺距等)硬件(探测器的宽、材料及滤线器、集成)强大的后处理软件(迭代AIDR、能谱后处理),.,在CT成像的流程中,尽量减少浪费和损耗,则可以在提高图像质量的基础上降低辐射剂量,这才是正确的。</p><p>2、CT低剂量扫描 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 马新武,Right dose,低剂量需求,CT 低剂量扫描技术起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 文献关于降低 CT 扫描剂量的研究主要 CT 扫描参数( X 线管电压、管电流、曝光时间、扫描野、螺距等) 硬件(探测器的宽、材料及滤线器、集成) 强大的后处理软件(迭代AIDR 、能谱后处理),在CT成像的流程中,尽量减少浪费和损耗,则可以在提高图像质量的基础上降低辐射剂量,这才是正确的降低辐射剂量的措施。,考虑,低剂量研究方向,CT 扫描参数( 管电压、管电流、曝光时间、螺距等) 硬件(探测器、3D滤线器、高集成化) 重建算法(F。</p><p>3、CT扫描中的剂量概念吸收剂量单位:Gy,戈瑞;1Gy=1000 mGy 。Gy是描述辐射能量与人体组织作用时使用的一个单位,它表示组织单位体积吸收辐射能量的程度,即1mGy =1 mj/kg。CT螺旋扫描中是连续扫描长度,所以用 mGy*cm 来计算吸收剂量。核辐射剂量单位希沃特(Sv) 毫希沃特 简称毫希(mSv)1Sv=1000mSv希沃特和戈瑞的关系如果不考虑人体。</p><p>4、儿科VCT、16排CT扫描常规通用电气(中国)医疗集团CT产品部16排CT头颅扫描常规年龄体重扫描方式KvmA球管转速/螺距层厚范围新生儿3-5kg轴扫801000.85mmOM线至颅顶1岁5-10kg轴扫1001000.85mmOM线至颅顶3岁10-16kg轴扫1001200.85mmOM线至颅顶5岁16-18kg轴扫1001500.85mmOM线至颅顶7岁18-22kg轴扫1201500.85mmOM线至颅顶9岁22-26kg轴扫1202000.85mmOM线至颅顶13岁26-35kg轴扫1202000.85mmOM线至颅顶常规选择探测器宽度2cm,需要时1.25mm重建。16排CT副鼻窦扫描常规。</p><p>5、CT技术 第一节 概述 一、适应证与禁忌证 (一) 适应证 CT图像由于具有高密度分辨率和特殊的诊断价值,在病变的显示和定位、定量及定性 诊断上均有独到之处,在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已作为医学影像检查的常规。</p><p>6、,CT低剂量扫描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马新武,Rightdose,.,低剂量需求,CT低剂量扫描技术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文献关于降低CT扫描剂量的研究主要CT扫描参数(X线管电压、管电流、曝光时间、扫描野、螺距等)硬件(探测器的宽、材料及滤线器、集成)强大的后处理软件(迭代AIDR、能谱后处理),.,在CT成像的流程中,尽量减少浪费和损耗,则可以在提高图像质量的基础上降低辐射剂量,这才是正确的。</p><p>7、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 0 1 3 年4 月第1 l 卷第2 期 C T 低剂量扫描研究进展 2 0 9 张栋青1 综述,柳澄2 审校 ( 1 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 5 0 3 5 5 ;2 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山东济南2 5 0 0 2 1 ) 摘要 C T 检查作为重要的诊断方式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同时也对受检人群产生了辐射危害。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 下,降低辐射剂量成为。</p><p>8、,1,CT低剂量扫描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马新武,Right dose,.,2,低剂量需求,CT 低剂量扫描技术起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 文献关于降低 CT 扫描剂量的研究主要 CT 扫描参数( X 线管电压、管电流、曝光时间、扫描野、螺距等) 硬件(探测器的宽、材料及滤线器、集成) 强大的后处理软件(迭代AIDR 、能谱后处理),.,3,在CT成像的流程中,尽量减少浪费和损耗,则可以在提。</p><p>9、CT扫描中的剂量概念 吸收剂量单位 Gy 戈瑞 1Gy 1000 mGy Gy是描述辐射能量与人体组织作用时使用的一个单位 它表示组织单位体积吸收辐射能量的程度 即1mGy 1 mj kg CT螺旋扫描中是连续扫描长度 所以用 mGy cm 来计算。</p><p>10、儿科VCT、16排CT扫描常规通用电气(中国)医疗集团CT产品部赵霞 刘士辰16排CT头颅扫描常规年龄体重扫描方式KvmA球管转速/螺距层厚范围新生儿3-5kg轴扫801000.85mmOM线至颅顶1岁5-10kg轴扫1001000.85mmOM线至颅顶3岁10-16kg轴扫1001200.85mmOM线至颅顶5岁16-18kg轴扫1001500.85mmOM线至颅顶7岁18-22kg轴扫1201500.85mmOM线至颅顶9岁22-26kg轴扫1202000.85mmOM线至颅顶13岁26-35kg轴扫1202000.85mmOM线至颅顶常规选择探测器宽度2cm,需要时1.25mm重建。16排CT副。</p><p>11、CT各部位常规扫描方法一常规头部1患者平躺于扫描床正中,头侧先进,内定位线与水平线交叉点在患者外耳孔上1cm。关定位灯,并用内定位回零键回零。2同时打开New patient 和 Patient Schedute (在左侧显示器的左下角),在Patient Schedute中找到将要检查的患者,单击Select Patient 。3选择1.1 Rotine Head 当扫描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