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实验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编号:21632700]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实验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 基本思路 学习目标 1 通过看录像和探究 使学生了解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时间 地点 口号 领导者 主力 结果及其意义 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意义 2 通过学习 使学生学会归纳课文的方法 提。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实验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Tag内容描述:<p>1、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 基本思路 学习目标 1 知道轮船 火车 电报 照相机和电影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2 以 申报 和商务印书馆为例 了解大众传播媒体对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3 了解民国以来剪发 易服等社会习俗的变化。</p><p>2、第1课 鸦片战争 基本思路 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 使学生了解和认识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 并由此发动侵略中国的基本史实 2 掌握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 进行了虎门销烟的壮举 认识中英 南京条。</p><p>3、第22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二 基本思路 学习目标 1 记住新式学堂的出现到新式教育体制的拟定再到科举制度的废除的基本史实 知道在中国近代后期 文学艺术领域 涌现出的一代文化巨匠 2 通过对新式学堂出现到新式教育。</p><p>4、内战烽火 通过学习重庆谈判和 双十协定 全面内战的爆发 转战陕北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增强学生维护和平民主的自觉性 并增强对党的热爱之情 重点 难点 重点 重庆谈判 挺进大别山 难点 理解 挺进大别山 是解放军由战。</p><p>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基本思路 学习目标 使学生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 结合 辛丑条约 的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分析 辛丑条约 的签订给中华民族造成的严重危害 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认识到到中华民族有着坚。</p><p>6、第21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一 基本思路 学习目标 1 知道詹天佑建成的京张铁路 侯德榜发明了 侯氏制碱法 魏源编纂 海国图志 提出 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口号 严复译著 天演论 2 分析詹天佑 侯德榜 魏源 严复在各自领域。</p><p>7、洋务运动 基本思路 学习目标 1 洋务运动的时间 口号 主要内容 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性质 2 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但它引进了近代科学技术 培养了近代科技人才 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使中。</p><p>8、战略大决战 基本思路 学习目标 1 掌握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及南京解放等基本史实并把握解放战争发展到这一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 战略决战 2 通过学习一代伟人毛泽东把握战略决战这一历史机遇的史实 增强自己的历史使命。</p><p>9、血肉筑长城 基本思路 学习目标 1 掌握平型关大捷 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及其意义 中共七大的召开及意义 2 通过讨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意义 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学习百团大战和台儿庄战役 让学生了解中。</p><p>10、甲午中日战争 基本思路 学习目标 1 知识目标 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 中日 马关条约 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2 能力目标 比较 南京条约 和 马关条约 的内容 分析说明 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培养学生。</p><p>11、第11课 北伐战争 基本思路 学习目标 1 掌握黄埔军校的建立 北伐战争的目的 主要对象 主战场的主要战役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等知识 2 描述北伐战争中中国共产党的大无畏精。</p><p>12、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基本思路 学习目标 1 掌握红军长征的路线 遵义会议的内容和意义 理解长征伟大意义 2 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习英雄精神 报效祖国的责任感 4 运用地图 了解红军长征路线。</p><p>13、辛亥革命 基本思路 学习目标 1 孙中山创建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 三民主义 武昌起义 中华民国的成立 2 认识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武昌起义的枪声 是辛亥革命志士不屈斗争精神。</p><p>14、戊戌变法 基本思路 学习目标 1 公车上书 保国会 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戊戌政变和 戊戌六君子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2 通过对戊戌变法内容成败得失的分析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p><p>15、宁为战死鬼 不作亡国奴 基本思路 学习目标 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历史史实 了解中国人民尤其是中国军人抵抗日本侵略的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 了解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 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摒弃前嫌 一致对外 建立抗日民族统。</p><p>16、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 基本思路 学习目标 1 通过看录像和探究 使学生了解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时间 地点 口号 领导者 主力 结果及其意义 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意义 2 通过学习 使学生学会归纳课文的方法 提。</p><p>17、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基本思路 学习目标 1 掌握张謇创办实业的背景 影响 结局 2 了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阶段 原因 特征 3 通过本课的学习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爱国情感 使学生认识到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p><p>18、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基本思路 教学目标目标 1 知识目标 了解九一八事变及西安事变的相关内容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通过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通过学习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牢记历史 勿忘国耻 发奋。</p><p>19、中日战争 基本理念: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甲午战争的概况;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2.能力目标:对比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分析表明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化程度,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以邓世昌为代表的民族英雄的崇高品德;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焦点:黄海战争,马关条约的签署及其内容。 困难:甲午战争的性质,中国失败的原因和。</p><p>20、第二十二课科技与思想文化(2) 基本理念:-学习目标: 1.记住从新学校的出现到新教育制度的制定到科举制度的废除的基本历史事实。我知道,在近代中国后期,文学艺术领域出现了一代文化大师 2.通过研究新学校的出现、新教育制度的制定和科举制度的废除,培养学生掌握历史背景的能力。 3.认识近代中国的特点是宣传进步科学,反对落后迷信;追求人民民主,反对专制;颂扬民族独立,抵抗外来侵略。对文学艺术领域有很大的。</p>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实验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相关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