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册数学第六单元
1.图形的对称轴是一条( )。提倡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活动。物体的形状都是长方体 物体的形状都是正方体。组合图形的面积。组合图形的面积。会把组合图形分解成学过的图形并计算面积。综合运用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知识把组合图形分解成学过的图形并计算面积。 2让学生经历猜测、试验、观察和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
上册数学第六单元Tag内容描述:<p>1、第六单元测试卷一、直接写得数。369=102=287=324=186= 459= 486= 328= 205= 153= 306= 164= 7()=35()6=248()=5620()=5二、填空题。1.看图填空。=2.根据乘法口诀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二七十四七八五十六一九得九。</p><p>2、第二单元测试卷一、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1.明明从一个袋子里任意摸了3次球,摸出的都是白球,这个袋子里一定都是白球。()2.成语“大海捞针”说明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3.转动下面的转盘,指针停在黄色区域的可能性比停在蓝色区域的可能性大。()4.鱼离开水可能会活着。() 二、连一连。三、填空题。1.5个女同学和3个男同学玩击鼓传花游戏,花停在()同学手上的可能性比较大。2.盒子里有20枚红棋子和5枚黄棋子。任意摸一枚,可能是()色的,也可能是()色的,摸到()色棋子的可能性小一些。3.一个正方体,六个面上分别写有A、B、C、D、E、F。</p><p>3、第六单元测试卷一、辨一辨。 1.是圆柱的画“”,是球的画“”。() () () () () ()2.是长方体的画“”,是正方体的画“”。()()()()()()二、连一连。长方体球正方体圆柱三、数一数,填一填。1.有()个圆柱,有()个球。2.有()个圆柱,()个长方体,()个球。3.()个长方体4.()个正方体5.()个正方体四、看图填一填。1.从左边数起,第()个是,第()个和第()个是。2.右边有()个图形,左边有()个图形。3.有()个,和一共有()个。五、比一比,填一填。比(),比()。六、解决问题。1.在能站稳的下面画“”,站不稳的下面画“”。2.补上墙上的洞,要用多少块砖?3. 摆对的。</p><p>4、第六单元测试卷一、填空题。1.观察物体时,视线要()。2.一个正方体一共有()个面,我们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最多能看到正方体的()个面。3.一块砖,我们不能同时看到它的前面和()面,也不能同时看到它的左面和()面。4.两人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却不相同,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观察者的()不同。5.至少用()个小正方体能搭成一个长方体。二、数一数,填一填。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如果一个物体从正面、上面看到的图形都是,那么这个物体就是()。2.有一个物体从正面和侧面看都是,从上面看到的是,这个物体的形状是()。3.下面图。</p><p>5、第二单元测试卷一、填空题。1.20+20+20+20+20=()()=()2.口算307时,想:()个十和7相乘得()个十,就是()。3.805的积的末尾共有()个0。4.218的积是()位数;313的积是()位数。二、下面的计算对吗?不对的请改正。三、在里填上“”“<”或“=”。462333124135273274 158524432233 358835四、连线题。272155233 245315 54495 69五、填表。三年级一班。</p><p>6、第四单元测试卷一、填空题。1.长方形的对边互相(),邻边互相()。2.平行线之间垂直线段的长度都()。3.从小明家到附近一条笔直的公路画了三条线段,其中一条是垂直线段,量得这三条线段的长度分别是182米、261米、85米。小明家到公路的距离是()米。4.三角板有两条边互相(),这两条边的夹角是()。5.两点之间的距离是连接两点的()的长度。6.从直线外一点向直线画一条垂直线段,再画几条不垂直的线段,其中( )最短。7.在一个正方形中有()组对边互相平行,有()组邻边互相垂直。8.图1中,()和()互相平行,()和()互相垂直。图2中,()和()互相平行,()和()互相。</p><p>7、第二单元测试卷一、填空题。1.图形的对称轴是一条()。2.正方形有()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有()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条对称轴。3.旋转变换的三个要素是()、()、()。4.在平移和旋转过程中,得到的图形与原来图形的()和()都相同。5.奥运五环图案的形成(不考虑颜色)是通过基本图形()得到的。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下列图案中,不是轴对称图案的有()个。A.1B.2C.3D.42.下列各组图形中经过平移可以重合的是()。A B C D3.下列图形,有2条对称轴的是()。AB C D4.三角形从(1)平移到(2)的位置,平移的方向和。</p><p>8、第四单元 百分数一、填一填。(3题2分,其余每空1分,共22分)183.25%读作(),百分之七点零六写作()。2今年稻谷产量是去年的125%,表示把()看作单位“1”,今年稻谷产量比去年增加( )%。3把314%,0.32,3.25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 )<( )<( )<( )4用不同的数表示图中阴影部分占整幅图的多少。(1) 用分数表示________用小数表示________用百分数表示________(2) 用分数表示________用小数表示________用百分数表示________5因技术出故障,某火车站昨天只有24个车次的火车正点到达,其他12个车次都晚点,昨天该火车站列车到达的正点率。</p><p>9、第6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2.笔算乘法第7课时 乘法的估算【教学内容】教材第70页例7。【教学目标】1.体验估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估算的基本方法,能说出估算的简单思路。2.培养估算意识和习惯,以及应用所学知识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 点:体验估算过程,掌握估算方法。难 点:理解估算的算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受估算老师:秋天来了,同学们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秋游)现在我们一起来到秋游的现场。出示例7情境图。1.阅读与理解:仔细看图读题,你从题中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数学问题。</p><p>10、除法-秋游 【学习主题】我能经历自主探索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调商过程,掌握调商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笔算并且通过有条理地交流调商的过程,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和数感。【定向导学互动展示当堂反馈】课 堂 元 素自研自探环节合作探究环节展示表现环节自 学 指 导( 内容学法时间 )互 动 策 略 (内容形式时间)展 示 方 案(内容方式时间)例题导析与方法探究预习课本72页-73页的内容观察情景图,你发现哪些数学信息?【问题探究-除数是两位数的调商方法】 三年级学生都坐小客车,需要几辆车?先估一估,再用竖式计算。 思考:你是怎么估的,。</p><p>11、立体图形的认识问题导入 下面的物体都是什么形状?(教材30页例题)过程讲解1分一分,认一认观察物体,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第一组 第二组物体的形状都是长方体 物体的形状都是正方体第三组 物体的形状都是圆柱 物体的形状都是球第五组 第六组物体的形状是三棱柱,这种形 物体的形状属于不规则状的相关知识将在以后学习 立体图形,无具体名称2.明确立体图形的特点(1)(长方体):长长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 (2)(正方体):四四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3)(圆柱):直直的,上下一样粗,两头是圆的。(4)(球):圆圆的,。</p><p>12、组合图形的面积学习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认识组合图形,会把组合图形分解成学过的图形并计算面积。2.会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激发探索数学问题的积极性。学习重难点:综合运用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知识把组合图形分解成学过的图形并计算面积。使用说明: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99-100页,结合问题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2.带号的可以选做。一知识链接1.回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2.填表。图形名称面积公式(文字)面积公式(字母)长方形正方形平。</p><p>13、多边形的面积一、我会填空。(20分)1.三角形的面积=( ) 用字母表示是S=( )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用字母表示是S=( )3.梯形的面积=( ) 用字母表示是S=( )4. 一堆同样的钢管,堆成的横截面是梯形,最上层有4根,最下层有7根,共有4层,这堆钢管有( )根。5.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 )和( )分别等于三角形的( )和( ),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 )。6一个长方形改变形状成平行四边形,周长( ),面积( )。7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9分米,高是底的2倍,它的面。</p><p>14、6.1 可能性【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9页例1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通过猜测、试验、验证的过程,让学生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转转盘中的可能性大小与圆盘圆心角所对的面的大小有关。2让学生经历猜测、试验、观察和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3通过试验活动培养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态度,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具学具】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多媒体课件出示:“守株待兔”动画。教师:农夫天天等着捡兔子,结果会怎样呢?学生:可能捡到,可能捡不到。教师:两种。</p><p>15、组合图形的面积年级五年级科目数学编号主备人审核人课题组合图形的面积课型新授本周习惯专题性的习惯培养学习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认识组合图形,会把组合图形分解成学过的图形并计算面积。2、综合运用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知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能力。重难点:结合生活实际认识组合图形,会把组合图形分解成学过的图形并计算面积。导学案一、独立尝试复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及推导过程,自学课本P92-93内容。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1、探究92页4个图形的面积求法。2、想想生活中。</p><p>16、6.2可能性【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9120页例2、例3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猜测、试验、验证的过程,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和数量的多少有关。2知道摸到画片的可能性再大也有摸不到画片的可能,摸到画片的可能性再小也有摸到画片的可能性,加深学生对可能性的理解。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具学具】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师准备4张虎、2张大象和1张燕子的画片,每一小组准备黑桃A,K,Q,J,方块A和一张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教师:通过上一节课转转盘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可。</p><p>17、百分数 一、填空。(共22分) 1、 表示( )是( )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也叫做( )或()。2、 六年级(2)班视力检查结果是:近视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五,写成百分数是( );视力正常的人数占全班总数的( )%。3、 产品合格率是98%,表示( )是( )的98%。4、 在、 3.03,33.3%和3.3这四个数从大到小的排列的顺序是:()。5、6( )= =75%=24:( )6、6千克荔枝和8千克桂圆,共计320元。已知1千克荔枝的价钱等于2千克桂圆的价钱,荔枝的单价是( )元,桂圆的单价是( )元。 7、一个盒子里有黑、白、红三色珠子17颗,其中白珠。</p><p>18、第六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第1课时 11减几(1)【教学内容】教材第8385页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11减几的算理,以及计算11减几的思维过程。2.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11减几。【重点难点】重点:探究11减几的计算方法。难点:理解11减几的算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单元主题图)1.这是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观察主题图,提出数学问题。)2.这些问题都是我们这个单元要学习的新知识,相信大家学了这个单元后就会计算了,大家有这个信心吗。</p><p>19、第六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第2课时 11减几(2)【教学内容】教材第8587页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练习,让学生掌握11减几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口算。2.在活动中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讨论、交流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和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兴趣。【重点难点】重点:掌握11减几的计算方法。难点:掌握11减几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同学们,你们好!我是圣诞老爷爷。我的圣诞树上有智慧礼物,你们想让自己变的更聪明吗?愿意和我一起去寻找智慧礼物吗?还犹豫什么,我们一起上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