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呼吸道感染课件
2. 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1)一般类型上呼吸道感染。6. 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 3.了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定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各种病毒和细菌均可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感冒。常见病原体为病毒。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90%以上是由病毒引起。病毒感染后也可继发。上呼吸道感染诊断与防治。
上呼吸道感染课件Tag内容描述:<p>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AURl) 各种原因引起的上呼吸道的急性感染, 简称上感,俗称“感冒”,小儿最常见的疾病。 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根据感染部位不 同常诊断为“急性鼻咽炎、急性咽炎、急性 扁桃体炎”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指 上呼吸道局部感染定位不确切者。 一、病因 病毒约占90以上,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 、副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柯萨奇病毒、 埃可病毒、冠状病毒、单纯疱疹病毒、EB病毒等 。 少数由细菌致病最常见的有溶血性链球菌、肺炎 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肺炎支原体亦。</p><p>2、头孢类药物简介及其在上呼吸道感染中的运用,门诊药房:,Company Logo,内 容,1.头孢类药物的构效关系。,2.头孢类药物的作用机理。,3.头孢类药物的分代及抗菌谱。,4.头孢类药物的副作用及过敏反应,5.头孢类药物的在上呼吸道感染中的运用。,Company Logo,一、头孢类药物的构效关系。,头孢菌素(Cephalosporins)类包括天然头孢菌素和半合成头孢菌素.天然头孢菌素有头孢菌素C和头霉素C. 头孢菌素C对酸比较稳定,能抑制产生青霉素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革兰氏阴性菌亦有活性;头霉素C对-内酰胺酶稳定.因此以它们为先导物进行结构改造,对半合成头孢菌。</p><p>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URI)简称上感,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主要指鼻、鼻咽和咽部的急性感染。大多是由病毒引起(90%以上),如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柯萨奇病毒等。也可继发细菌感染。,一、病因及诱发因素,病因(病原体) 病毒、细菌,二、临床表现,轻症(局部):鼻塞、流涕、喷嚏、咽痛 重症(全身):伴有高热、惊厥、纳差、频咳 常有高热惊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体征 咽部充血 淋巴滤泡增生 扁桃体增大充血 浅表淋巴结肿大,不同年龄上感临床特点 3 个月-鼻塞明显 婴幼儿 -全身症状为主 。</p><p>4、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谢玉英,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指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是呼吸道最常见的一种传染病。常见病因为病毒80%,少数由细菌引起。本病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疾病,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春秋季节及气候骤变时多见,主要是空气飞沫传播。,定义,病因及发病机制,诱发因素 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 病原体侵袭 病毒:流感病毒 副流感病毒、腺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柯萨奇病毒 细菌:溶血性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 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等,临床表现,一般类型上感(常于受凉后1。</p><p>5、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开封县杜良卫生院 杨永刚,概 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为外鼻孔至环甲软骨下缘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主要病原体是病毒,少数是细菌,免疫功能低下者易感。通常病情较轻、病程短、可自愈。,流 行 病学,上感是人类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多发于冬春季节,多为散发,且可在气候突变时小规模流行。主要通过患者喷嚏和含有病毒的飞沫经空气传播,或经污染的手和用具接触传播。,病因和发病机制,急性上感约有70-80%由病毒引起,包括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埃柯病毒。</p><p>6、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教学内容,1. 上呼吸道感染的定义:,2. 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3. 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 (1)一般类型上呼吸道感染: (2)两种特殊类型上呼吸道感染:,4. 并发症:,5. 诊断与鉴别诊断:,6. 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一般治疗,对症治疗、病因治疗,教学目的,1掌握: 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 2熟悉: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 3了解: 儿童呼吸系统解剖及生理特点,儿科教研室,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AURI),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每人每年可发病数次。 主要是。</p><p>7、第三节急性呼吸道感染,go,急性呼吸道感染,授课内容,概念,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护理措施,授课内容,continue,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continue,内科护理学第二章第三节,概念,流行病学,全年皆可发病,但冬春季多发,换季时多发,可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或被污染的手和用具传播,多为散发,但可在气候突变时流行。,continue,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内科护理学第二章第三节,流行病学,美国一年有20%的上感患者丧失工作能力,活动受限每年有1.7亿天,平均每人0.8天,10%患者就医,每人医疗费用开支约10美元,误工每年达3000万。</p><p>8、全国基层医疗机构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培训项目,2019,-,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 流行性感冒,周 新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2019,-,第一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019,-,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定义,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 常见病原为病毒,仅少数由细菌引起,-,2019,临床类型,普通感冒 流行性感冒 以咽炎为主要表现的上呼吸道感染,2019,-,上呼吸道感染病原,病毒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毒引起者占70%80%,主要有鼻病毒、腺病毒、柯萨奇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冠状病毒、ECHO病毒等。 细菌感染:以溶血性链球菌为最多,。</p><p>9、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019,-,1,呼吸系统及上呼吸道的解剖,2019,-,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定义: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为外鼻孔至环状软骨下缘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2019,-,3,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广西医科大学第十附属医院,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2019,-,4,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广西医科大学第十附属医院,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 1、病毒:(占7080) 包括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和柯萨奇病毒等。 2、细菌:(占2030) 单纯发生或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发生,以。</p><p>10、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俗称“感冒“,主要是指鼻、鼻咽和咽部的急性感染。本病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疾病,以冬、春季节及气候骤变时多见。多为散发,偶见流行,主要是空气飞沫传播,患儿可反复患病。,病因,1,临床表现,2,护理诊断,3,护理措施,4,健康教育,5,Table of Contents,内容,病因,各种病毒和细菌均可引起,但90%以上为病毒所致,主要有鼻病毒、呼吸通合胞病毒、流感病毒、柯萨奇病毒、腺病毒等 由于上呼吸道的解剖生理和免疫的特点,婴幼儿易患上呼吸道感染。若患有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营养不良、贫血等疾病。</p><p>1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感冒,2019,-,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是指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2019,-,2,一、 流行病学,全年皆可发病,冬春季节多发, 可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或被污染的用具传播, 多为散发, 气候突变时流行。 病毒类型多,人体对各种病毒感染后的免疫力较弱且短暂。 无交叉免疫,同时在健康人群中有病毒携带者,故一个人一年内可有多次发病。,2019,-,3,病因 诱因,70%-80%有病毒引起 少数为细菌感染,受凉、淋雨和过度疲劳 全身或呼吸道防御功能降低 老幼体弱或有呼吸道疾病,2019,-,4,。</p><p>1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目的要求,掌握: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合理用药的原则 熟悉:上呼吸道感染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2,定义,定义: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 常见病原体为病毒,仅少数由细菌引起。本病患者不分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有时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3,病因与诱因,4,病因与诱因,5,发病机制,当机体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时,原先存在于上呼吸道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和细菌迅速繁殖引起本病。年老体弱者和儿童易患本病。,6,流行病学,本病全年均可发病,但冬春季好发。主要通过。</p><p>1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AURI),学习要求,掌握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因 掌握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法 熟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预防措施,一、概念,鼻腔、咽部或喉部炎症的统称,流行病学,全年皆可发病,冬春季节多发 含有病毒的飞沫或被污染的用具传播,多数为散发性,但常在气候突变时流行。,病因 诱因,70%-80%有病毒引起 少数为细菌感染,受凉、淋雨和过度疲劳 全身或呼吸道防御功能降低 老幼体弱或有呼吸道疾病,临床表现,急性鼻炎(上呼吸道卡他) 急性咽炎、喉炎 咽峡炎 咽结膜热 细菌性咽-扁桃体炎,鼻咽部卡它症状和体征。</p><p>14、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解放军第169医院呼吸内科杨水清,2019,-,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常见病原体为病毒,少数是细菌。其发病无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差异。一般病情较轻,病程较短,预后良好。但由于发病率高,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不仅影响生产劳动力,有时还可产生严重并发症,应积极防治。,2019,-,2,【流行病学】全年皆可发病,但冬春季节多发,可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或被污染的手和用具传播,多为散发,但可在气候突变时流行。由于病毒的类型较多,人体对各种病毒感染后产生的免疫力较弱且短暂,并无交叉免疫。</p><p>15、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流行病学】,1998年版textbook of pediatric infectious diseases中介绍了至少有32种病毒可以分别直接侵犯小儿机体的各个系统和器官,引起病毒性疾病,包括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RSV、肠病毒等。,Adapted from Feign RD, et al. Textbook of pediatric infectious diseases. 4th ed. Philadelphia: Saunders, 1998:1620-2226.,对广州地区呼吸道疾病住院的97例患儿,呼吸道分泌物的实验室检测结果表明,阳性率分别为RSV33、FLUA25.8%、FLUB27.8%、PIV-3 25.8%。并且同一标本可检测24种病毒,较少单一存在。 4种病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