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
【课题】七上第一章 第一节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本节课是学习地理知识的第一课。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大小。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和学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等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第二节 地形图的判读。4. 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定义及判读。地球的自转。也为后面学习地球的公转做好准备。第三节 地球的自转。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Tag内容描述:<p>1、课题】七上第一章 第一节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课型】新授课【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学习地理知识的第一课,主要安排了“地球的形状”和“地球的大小”两方面学习内容,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和学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等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将这两个课标点整合成一课时,目的并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思维能力的提升和情感态度的升华,养成严谨认真的求学态度,为学习后面的章节打好基础。【课标要求】 l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l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教。</p><p>2、第二节 地形图的判读,1.海拔、相对高度的定义及计算? 2.地形的定义?常见的五种地形及其特点? 3.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坡度大小及陡崖、山峰、鞍部、 山脊、山谷五种地形部位? 4. 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定义及判读?,导入,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地形图局部(湖南省宁远县九嶷山舜帝陵区),马王堆汉墓,西汉初年,位于湖南省长沙东郊马王堆,1972年发掘。在墓葬中,除发现有保存完好的女尸、大量珍贵文物外,还发现了绘画在丝帛上的古地形图。古地形图用双线条勾出曲折的宽带,用以表示长大的山岭;用许多鱼鳞状的平等弧线组成块状图形,象征峰峦。</p><p>3、地球的自转一、 教学内容选自(浙江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七年级第二册。二、 教材分析教材是学生在小学和七年级第一册对静态地球的认识及九大行星绕日运动初步了解的基础上,继续通过探究让学生体会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以及由此体验太阳的东升西落和昼夜交替的规律,同时,也为后面学习地球的公转做好准备。是学生对地球原有认识的沿伸(从原来认识的静态的地球到动态的地球)。三、 学生分析我校地处衢江区的山区,学生对天文、地理方面知识了解的比较少;初一学生对空间想象能力也较弱。但学生对天文方面知识有浓厚的兴。</p><p>4、第三节 地球的自转,一,二,三,一,二,三,一,二,三,一,二,三,一,二,一,二,一,二,一,二,一,二,1,2,3,4,5,6,答案,解析,1,2,3,4,5,6,答案,解析,1,2,3,4,5,6,答案,1,2,3,4,5,6,答案,1,2,3,4,5,6,答案,1,2,3,4,5,6,答案。</p><p>5、教学资料参考范本七年级地理上册 1-2-1 地球仪和经线教案 商务星球版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和地球仪的作用,学会使用地球仪。观察地球仪,说出经线和经度的划分,明确经线的特点、经度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勇于探索的精神。观察经度的分布规律,初步形成数字地球的观念。经线的特点和经度的划分。经线的特点和经度的划分。地球仪,经纬仪,桔子等水果,双面胶,白纸,红黄蓝等彩色纸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天高地厚”,接下来我们就要研究地球的全貌,但是地球太。</p><p>6、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单元第5课 影响气候的因素教案 商务星球版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目标】 知道影响气候的三大因素纬度、地形和海陆。 举例说明。</p><p>7、第3课3地图的应用地图的应用教学目标 1。了解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不同地图。2.了解地形图和交通图的功能。3.了解新高科技地图的发展。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地形图的识别和应用教学工具教学工具地形图,交通图,导游图,电子地图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1。新课介绍:我们以前学过地形图的识别,学生通常知道哪些地图?今天,让我们学习地图的应用。2.(出示交通地图和政治区地图)(问题)谁来谈谈购物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