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陕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编号:10413720]
陕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知道劳动最光荣。因为劳动 ( B )。第2课 行为与后果。道德与法治。课型。复习课。3.我们为什么要三思而后行。4.如何才能做到三思而后行。三思而后行。违法行为与法律责任。第三课 违法行为要担责。①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的行为 ②所有违反道德的行为。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能力目标。
陕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Tag内容描述:<p>1、知道劳动最光荣 1.劳动最光荣,因为劳动 ( B )1、是创造财富的重要源泉 2、能改变个人的生活习惯3、可以实现人类所有梦想 4、成就了今天美好生活A.12 B.14 C.23 D.342.习近平崇敬劳模,也热爱劳动,16岁就到陕北农村插队。 走上领导岗位后,勤勉工作,做到“案无积卷,事不过夜”。这启示我们 ( B )1、要争当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好少年2、一切成就和幸福都离不开劳动和创造 3、通过辛勤的劳动改变自己,获得幸福4、青少年只要好好学习,长大再谈劳动A.124 B.123 C.234 D.134某校开展了“快乐劳动,体验生活”主题实践活动,很多同兰积极参加家务劳动。</p><p>2、第2课 行为与后果年级九年级学科道德与法治课题第二课复习课型复习课教学目标1行为与后果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2社会中人的行为有哪些类别?3我们为什么要三思而后行?4如何才能做到三思而后行?5“三思而后行”的“三思”具体强调什么?6对自己的行为负贵具体指什么?7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体现在哪些方面?8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9什么是责任?10什么是担当?11们应如何在承担责任中成长?12一个负责任、敢担当的人应具有什么样的品质?13自我反省有哪些重要作用?14为什么要学会担当?教学重点1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体现在哪些方面。</p><p>3、违法必究课题3.2 违法必究课型授新课教学目标知道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法律责任,严重情况下还会受到法律制裁懂得刑事制裁的含义和刑罚种类理解无罪推定和罪刑法定两个基本原则的精神实质教学重点违法行为与法律责任;刑事制裁、民事制裁和行政制裁教学难点刑事制裁、民事制裁和行政制裁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法不可违”这一框题内容,知道了什么是违法行为;明白了违法行为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不同,可分为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那么,同学们想一想,该如何处罚违法行为呢?学生交流讨论。。</p><p>4、第三课 违法行为要担责 一、 选择题1、下列对违法行为说法不正确的是( )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的行为 所有违反道德的行为违反刑法并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作出法律禁止的行为A、 B、 C、 D、2、把违法行为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这一类划分依据( )A、社会影响程度 B、社会危害程度 C、受到处罚程度D、违反的法律类型3、下列属于违法行为的是( )故意损坏公路护栏 携带管制刀具违偷窃财物在地铁上未给老人、孕妇让座A、 B、 C、D、4、贵阳在龙洞堡机场,某航班安检时间,韦某携带旅行箱准备登机,安检人员询问,。</p><p>5、法不可违年级九年级学科道德与法治课题第三课 违法行为要担责第一课时 法不可违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熟记违法行为的含义和分类。能力目标:掌握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的判定方式和特征。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明白做人的基本原则是遵守道德和法律。教 学 过 程导入新课我们生活在法治社会里,人的行为必须有底线,无论何种行为,都必须符合道德规范和法律规定,但并不是所有公民都能够做到自我约束、自我规范,故违法行为时有发处下面,请同学们观看多媒体播放的四个违法片段。多媒体播放四段视频:行人翻越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