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中物理[编号:9631496]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中物理
知道波的波长、周期(频率)和波速。理解各质点振动周期与波源振动周期的关系。理解波长、周期(频率)和波速之间的关系。掌握由于距离和波长关系的未知引起的多解问题。3.通过讨论和分析。掌握由于时间和周期关系的未知引起的多解问题。2.通过分析线圈转动一周中电动势和电流方向的变化。了解交变电流的产生过程。交变电流单元复习。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中物理Tag内容描述:<p>1、波长、频率和波速(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和讨论,知道波的波长、周期(频率)和波速。能在波的图象中求出波长,理解各质点振动周期与波源振动周期的关系。2通过对速度概念的分析,理解波长、周期(频率)和波速之间的关系,知道它们的决定因素。知道波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哪个物理量变化了,哪个物理量不变化。3通过分析和讨论,理解波长引起的空间周期性,周期引起的时间周期性。【预习任务】阅读教材,完成并记忆以下问题,为更好的理解波的图像打好基础。1理解并记住波长的定义:2在横波中如何更快的找波长?在纵波中如。</p><p>2、波长、频率和波速(二)【教学目标】1掌握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的互判方法。明白传播方向的未知引起多解2通过讨论和分析,掌握由于距离和波长关系的未知引起的多解问题。3通过讨论和分析,掌握由于时间和周期关系的未知引起的多解问题。【预习任务】一、思考与讨论:从波的图象可获取哪些信息?二、造成波动问题多解的主要因素1传播方向未知引起的两种可能(双向性):2时间和周期的关系未知引起的可能性多解:3距离和波长的关系未知引起的可能性多解:【自主检测】如图所示实线是一列简谐横波在t10时刻的波形,虚线是这列波在t20.5。</p><p>3、交变电流【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电流(或电压)的波形曲线,理解交流、直流的概念。2通过分析线圈转动一周中电动势和电流方向的变化,了解交变电流的产生过程。同时提高运用基本原理解决新情境下问题的能力。3知道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及表示方法,知道交变电流的峰值、瞬时值的物理含义。通过数型结合的过程,引导学生会推导正弦式交变电流的表达式。4通过讨论,认识到交流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应用,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预习任务】1阅读教材“交变电流”内容,完成下列任务:(1)识记:什么是直流电,什么是交流电。(2)思考:。</p><p>4、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体会并了解电感器和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和导通作用。2通过对电感和电容在电路中作用的简单分析,了解感抗和容抗这两个物理量。3通过分析,了解扼流圈的种类和作用;了解隔直电容器和高频旁路电容器的作用。4通过分析比较电阻电路、电感电路和电容电路,深刻理解它们对交、直流的影响。5本节知识与生活、生产有着广泛的联系,有重要的实用价值。【预习任务】1阅读教材“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内容,思考下列问题:(1)知道:电感器对交流电有阻碍作用,其阻碍作用大小用感抗表。</p><p>5、交变电流单元复习【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和总结,整合本章知识,形成系统知识结构。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及前后知识的关联,扩展知识视野。【预习任务】一、交变电流1交变电流的定义:2正余弦交变电流的产生:3正余弦交变电流的表达式:4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5电感、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二、理想变压器1结构:2原理和特点:3基本规律(1)原副线圈的频率关系:(2)原副线圈中电压与匝数关系:(3)原副线圈中功率关系:(4)原副线圈的电流与匝数关系:4多组副线圈的规律三、电能的输送:1功率损失:2电压损失:3高压输电:【组内检查】。</p><p>6、复 习 课 【教学目标】1了解机械振动的理想化模型,简述各自的受力特点和振动规律。2写出单摆的周期公式,理解摆长l的意义,搞清何为等效摆长,理解g的意义。3能够简述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原理。会测定单摆的摆长、单摆振动的周期。4理解什么叫做阻尼振动,阻尼振动中的能量怎样转化。5掌握什么叫做受迫振动,受迫振动的频率取决于什么。6基本掌握什么叫做共振,共振的条件是什么。【教学过程】知识聚焦一、机械振动1.机械振动的意义物体(或物体的一部分)在某一中心位置两侧所做的往复运动.回复力:振动物体所受的总是指向平衡位置的合。</p>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中物理】相关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