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道路探索
1 第八讲第八讲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中国 共产党比较系统地探索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的开始。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第6课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主题 13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考点1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6年1考。社会主义探索时期。
社会主义道路探索Tag内容描述:<p>1、1 2016-20172016-2017 学年高中历史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专题 3 3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3.23.2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课时作业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课时作业 人民版必修人民版必修 2 2 一、选择题 1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 路线从这里开始形成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 ”材料中 的“这里”是指( ) A小岗村农民实行“大包干”B农村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C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D深圳等经济特区建立 解析: 本题解答关键在于提取信息“改革开。</p><p>2、1 第八讲第八讲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 ,本讲知识脉络本讲知识脉络 一条主线:社会主义建设是如何在探索中逐步前进的 两个方向:成就(“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四大先进人物: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雷锋 ,贵阳中考考点清单 第一个五年计划 考纲要求: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一五” 计划 时间19531957年底 背景 (1)新中国成立后, 国民经济虽得到根本 好转,但我国的工业 水平仍比较落后 (2)工业基础薄弱, 且门类不全 (3)基本完成了对封 建土地制度。</p><p>3、1 主题主题 2 2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安徽近安徽近 7 7 年真题汇编年真题汇编 命题点命题点 1 1 社会主义经济探索社会主义经济探索 1.1. (2014(2014 安徽安徽 7 7 题题) )图 2 中人口死亡率最高点与自然增长率最低点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B.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C. 国民经济的调整 D. 文化大革命爆发 2.2. 对表 1 解读正确的是( ) 表 1:1952 年和 1957 年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 产量 年份 粮食(百 万吨) 棉花(百 万吨) 煤(亿 吨) 钢(百 万吨) 1952163.421.300.661.35 1957195.051.64。</p><p>4、我带领班子成员及全体职工,积极参加县委、政府和农牧局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同时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全面提高了自身素质,增强职工工作积极性,杜绝了纪律松散课时训练12__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基础夯实练|1右图所示成就完成于()A“一五”计划时期B“大跃进”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2下图体现当时我国()A优先发展农业 B优先发展重工业C优先发展运输邮电 D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3【2017苏州】“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国家。</p><p>5、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 良好的开端 1956年4月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讲话,是中国 共产党比较系统地探索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的开始。 报告的基本方针: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 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 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 主义国家。 十大关系的基本内容 1、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2、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3、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4、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 5、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6、汉族。</p><p>6、第2课 社 会 主 义 道 路 的 探 索 列宁同志 斯大林同志 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比较 时间性质结果 二月 革命 十月 革命 1917. 3 1917. 11 推翻沙 皇专制 统治 推翻资产 阶级临时 政府 资产阶 级民主 革命 社会主 义革命 推翻沙皇专制 统治,两个政权 并存 推翻资产阶级临 时政府,建立社会 主义国家 革命任务 情景探究: 情景描绘: 苏俄内战时期,一位瘦弱的老 农坐在街道一个偏僻的角落里兜售自产的农 产品,类似于“摆地摊”。 你觉得这是真的吗 ?依据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不可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禁 止自由贸易,且农民余粮必须 上缴。。</p><p>7、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专题提升(三)一、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1.第一次:土地改革(1)原因:封建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2)核心内容: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3)结果: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2.第二次:农业合作化(1)原因: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2)核心内容:在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本着自愿、互利的原则,积极发展,稳步前进,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进,全国掀起了农业合作。</p><p>8、不可能,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禁止自由贸易,且农 民余粮必须上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 了。 列宁,请你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指的是什么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这一政策的实施结果如何?,结果:在艰苦的战争时期,集中了有限的人力、物力,战胜了敌人,巩固了政权。 但人民群众不满,造成生产力破坏,社会不稳定,3、列宁说这话时,苏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p><p>9、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专题检测(三)(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7山西太原高一期末)“一五”计划时期开工项目共147项,其中煤炭25项,石油2项,电力25项,钢铁7项,有色金属11项,化工7项,机械24项,轻工1项,医药2项,军工43项。这反映出当时中国()A.农业的发展速度放缓 B.优先发展重工业生产C.工业布局发生了变化 D.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解析材料并未涉及农业的相关信息,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煤炭25项,石油2项,电力25项,钢铁7项,有色金属11项,化工2项,机械24项,轻工1项,医药2项。</p><p>10、对这些你相信吗?,第6课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19561966),结所学并快速浏览教材第一自然段回答: 1、在李国庆7岁那年我国召开了一个什么会议? 2、李国庆的爸爸为何说:“这次会议开的好”? (提示:结合该会议的内容:当时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解答。) 此会议的召开有何重要意义?,中共八大绘蓝图 因为我与新中国同年诞生,所以做党员的父亲为我起名叫李国庆。在我7岁那年,作为党员的爸爸去北京参加了一个会议,回来时说:“这个会议开得好,为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描绘出了宏伟蓝图。”,激情燃烧的岁月,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国内的。</p><p>11、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苏联(苏俄)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思路:,列宁时代:战时共产主义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失败),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斯大林时代:是否会继续坚持走列宁的新经济政策道路还是 走斯大林自己的道路?,斯大林模式,我们所以采取新经济政策,就是因为它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当它不再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时候,我们就把它抛开(让它见鬼去)。列宁说过,新经济政策的施行是认真而长期的。但他从来没有说过,新经济政策的施行是永久的。” 斯大林:论苏联土地政策的几个问题 ,概念:斯大林模式,1、。</p><p>12、八年级历史下册(人教版),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栾川县庙子一中:牛可老师,4、工业化的起步(1953年1957年),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低,工业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全。,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1)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第一辆汽车;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2)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形成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p><p>13、第一部分 系统复习 成绩基石,中国现代史,主题 13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考点梳理过关,考点1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6年1考,考点2 “文化大革命”,关联拓展“文化大革命”的教训:要始终以社会主义建设为重心;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依法治国;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必须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斗争。,考点3 新中国的国防科技成就 6年3考,易错提示“两弹一星”: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不要误认为是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卫星。,考点4 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6年4考,命题热点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主要的国家关系。</p><p>14、第九单元 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及社会 主义道路的探索,第一届政协会议,新中国 的成立,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大跃进”运动,“文化大革命”,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国大典,一五计划,1954年宪法颁布,社会主 义道路 的探索,王进喜 邓稼先 焦裕禄,三大改造,本单元主要讲述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文化大革命”结束的历史。复习本单元时注意以下四条历史线索。 1.新中国的成立及政权巩固。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基本上得到了解放。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解放了生产力,扭转了新中国的经。</p><p>15、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复习,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四课工业化的起步,考点:1、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2、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个五年计划,背景,基本任务,成就,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第。</p><p>16、第2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重工业,武汉长江大桥,1957,超额,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一五”计划,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_________,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p><p>17、19491956196619761978,过渡时期,社会主义探索时期,十年文革,改革开放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现代史分期,近现代史上,中国经历了哪三次历史巨变?,专题十新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请自由朗读学讲练P。</p><p>18、社会主义道路探索 一 选择题 1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临时约法 B 共同纲领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 1954年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我国开始进入社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