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编号:1315961]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 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大跃进。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根据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新形势。互动训练A—《三大改造》。共100分)。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主要原因是( )。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Tag内容描述:<p>1、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 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1.知道“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了解这一时期以王进喜、雷锋、邓稼先、焦裕禄等为代表的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的精神。 2.了解“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危害及主要教训。,共同讨论下面的问题。 刘少奇在总结“大跃进”错误时说,“大跃进”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 请用史实说明上述观点并谈谈你的认识。,解题思路:结合出现这种失误的原因和失误带来的严重后果进行分析。,提示: 总路线的提出,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但。</p><p>2、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知识点 1在探索中曲折前进1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956年)(1)内容:根据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新形势,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____________,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__________。(2)意义:中共八大以后,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2严重失误(1)总路线与失误: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全国掀起了“__________”的高。</p><p>3、互动训练A三大改造一、单项选择题(共6题,共100分)1.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个体生产拉大了农民之间的差距B广大农民强烈要求实现农业合作化C分散落后的个体经济很难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D人民渴望建成社会主义制度2.阅读下表,1955年、1956年我国粮食总产量逐年大幅度提高的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新中国成立后( )A建立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B掀起了农业合作化的高潮C掀起了公私合营的高潮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1954年北京著名的中药老店同仁堂的经理乐松生带头响应政府号召,主动接受社会主。</p>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相关PPT文档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相关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