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第4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课标要求 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知道对农业 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 1 知识与能力 了解 过渡时期 的含义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Tag内容描述:<p>1、1 4 4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学科历史课题 社会主义制 度的建立 教案序号: 主备人 年级八 备课时 间 上课时间 审核人 备课组 长 一、学习目标: 1、了解过渡时期的含义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 2、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3、了解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内容,知道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 我国建立的标志。 4、感受社会主义制度来之不易,进一步认识到应该为社会主义祖国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 献 二、学习重点:了解我党的创业精神和创新精神。 学习难点:理解过渡时期、三大改造等概念 。</p><p>2、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第4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课标要求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知道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1知识与能力:了解“过渡时期”的含义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知道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的标志。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我党创造性开辟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p><p>3、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第4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选择题1我国在“一五”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是:工业占58.2%,农林水利占7.6%,运输邮电占19.2%,文化教育和卫生占7.2%,其它占7.8%。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大体是1:7.9.由此可见,我国当时A优先发展重工业B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C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D三大改造稳步推进2对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下来对联反映我国“一五”计划成就的是A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p><p>4、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第4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一、选择题:1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突出特点是:()A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进行B先工业化后社会主义改造C分主次进行D先社会主义改造后工业化21952年9月,毛泽东在一次中央会议上提出:我们现在就要开始用10年到15年的时间,基本上完成到社会主义的过渡。这个时间实际用了年。()A10B15C7D83这幅照片上的横幅为“上海市各界人民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大会”,你估计它。</p><p>5、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第4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课程标准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知道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过渡时期的含义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知道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内容及成效,知道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的标志。过程与方法课前查找与本课内容有关的资。</p><p>6、第四课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过渡时期,1949年10月1日-1956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中国共产党公布了过度时期总路线。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又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和“三改”分别指的是什么?,想一想,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社会主义工业化,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农业。</p><p>7、如何认识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也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中国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越过漫长的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阶段,进入到社会主义新时代,为后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发展的结果,又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实现了中国几千年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此后中国社会的一切。</p><p>8、第四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20-25,找一找: 1.“过渡时期”的含义。 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 3.“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 4.“三大改造”指的是什么?基本完成时间、存在的不足及意义?,“一化” “三改”,总路线,过渡时期(1949-1956),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社会主义改造 基本完成,材料2: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p><p>9、第4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比较表,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和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1953年,一、第一个五年计划,2、第一个五年计划 (1)时间: (2)任务:,19531957年,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 有步骤地促进 、 的合作化; 继续进行对 的改造; 保证国民经济中 成分的比重稳步增长。,重工业,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p><p>10、第四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20-25,找一找: 1.“过渡时期”的含义。 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 3.“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 4.“三大改造”指的是什么?基本完成时间、存在的不足及意义?,“一化” “三改”,总路线,过渡时期(1949-1956),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社会主义改造 基本完成,材料2: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p><p>11、第4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比较表,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和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1953年,一、第一个五年计划,2、第一个五年计划 (1)时间: (2)任务:,19531957年,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 有步骤地促进 、 的合作化; 继续进行对 的改造; 保证国民经济中 成分的比重稳步增长。,重工业,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p><p>12、第4课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课程标准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知道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过渡时期的含义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知道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内容及成效,知道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的标志。过程与方法课前查找与本课内容有关的资料,培养收集资料、处理资料的能力。本课采用情境式和讨论式相结合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让学生利用。</p><p>13、第4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背景:,由于 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 国民政府的搜刮 多年战争的破坏 国民经济濒临崩溃,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三年,经济得到好转,但工业仍然落后。,“过渡时期总路线” (一化三改)(基本国策),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1949年10月1日-1956年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工业化建设,农业国,工业国,改造,把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私有制,公有制,把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任务的基本含义:,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比较表,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p><p>14、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习题一、选择题1.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建立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于( )A.新民主主义性质 B.社会主义萌芽性质C.半社会主义性质 D.社会主义性质 2.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土地改革中对富农的政策是( )A.征收富农多余的土地财产 B.消灭富农经济C.保存富农经济D.限制富农经济3. 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其原因主要是( )A.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党 B.党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变化C.。</p><p>15、第四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1,过渡时期,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2,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社会主义工业化,社会主义改造,农业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1953年,3,2、第一个五年计划 时间: 任务:,19531957年,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有步骤地促进 、 的合作化;继续进行对_______________的改造;保证国民经济中成分的比重稳步增长。,重工业,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4,第一个五年计划任务的基本含义:,工业化建设,由农业国,工业国,把。</p><p>16、建国初期的时代特征,全国领土基本解放 抗美援朝 土地改革 镇压反革命 三反五反运动,巩 固 政 权,前提条件,恢 复 经 济,1、没收官僚资本 建立国营经济 2、稳定物价 统一财经 3、合理调整工商业 4大力恢复生产,物质。</p><p>17、第4课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教学目标,1.了解过渡时期的含义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2.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知道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途径、结果,尤其要理解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是社会主。</p><p>18、温故而知新,1、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标志是什么?2、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但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还没有建立起来,我国的工业基础薄弱,生产资料仍归私人。</p><p>19、第4课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1分钱上有什么?,说一说:图片向我们讲述了什么事情?,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比较表,从表格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为此,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什么是过渡时期?过渡时期的任务是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