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者行为理论.
注重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规模经济的应用。4 生产者行为理论。4.1企业的性质与目标 4.2生产与生产函数 4.3短期生产理论与生产决策 4.4长期生产理论与生产决策。学习目标 本章在假设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假设前提下。通过考察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与产量之间的关系。第四部分 生产者行为理论 ——供给曲线的背后。
生产者行为理论.Tag内容描述:<p>1、,第四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学习目标: 掌握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与规模经济的内容。 理解总产量、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的关系。 熟悉两种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注重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规模经济的应用。,第四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经济学家箴言】 一般地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是什么。在他使用他的资本来使其产出得到最大的价值的时候,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个人的利益。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绝对不是他个人所追求的东西。 亚当斯密,第四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问题导入】 “一。</p><p>2、2019/7/8,1,4 生产者行为理论,4.1企业的性质与目标 4.2生产与生产函数 4.3短期生产理论与生产决策 4.4长期生产理论与生产决策,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钱胡风,2019/7/8,2,4 生产者行为理论,学习目标 本章在假设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假设前提下,通过考察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与产量之间的关系,明确厂商短期生产的特点与基本特征;借用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分析厂商长期生产决策。通过学习要能够掌握:厂商短期生产的三个阶段和要素的合理投入区域,长期生产的均衡条件及生产扩张,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学习重点 总产量、平均产量。</p><p>3、第四部分 生产者行为理论 供给曲线的背后,第一节 生产者行为与利润 第二节 生产函数 第三节 一种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 第四节 两种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 第五节 单投入多产出的生产函数 第六节 规模报酬,第一节 生产者行为与利润 一、生产者行为准则 追求最大利润,行为准则 运用有限的资本, 通过 生产经营活动 以取得最大的利润。 假设前提 理智的生产者。,二、生产者的组织形式厂商,厂商或企业Firm 组织生产要素进行生产并销售产品和劳务,以取得利润的机构。 是能够作出统一的生产决策的单一经济单位。,厂商的组织形式:,个人企业或独资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