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第四章
其功能通常是作为酶的辅酶或辅基的组成部分。维生素的分类与名称 维生素的功能与缺乏病 维生素与辅酶的关系 维生素的食物来源。维生素的分类与功能。一、脂类的概念 二、脂类的分类 三、脂类的生物学作用。由脂肪酸和醇作用生成的酯及其衍生物统称为脂类。第一节 脂 质 概 述 一、脂质的概念。第四章核酸结构与功能。
生物化学第四章Tag内容描述:<p>1、微量存在于食物中的一类有机化合物; 体内不能合成或者合成量不足; 它对人体维持正常生长与健康是必需的; 其功能通常是作为酶的辅酶或辅基的组成部分。,第四章 维生素与辅酶,维生素的分类与名称 维生素的功能与缺乏病 维生素与辅酶的关系 维生素的食物来源,维生素的分类与功能,1、分类 依据溶解性 水溶性:VB族、VC 脂溶性:VA 、VD、VE、VK 2、功能 水溶性V:辅酶或辅基,参与酶催化中底物基团 转移 脂溶性V:调控某些生物机能,I. 脂溶性维生素,(1)化学名称:视黄醇(retinol) (2)维生素A1、A2(3-脱氢视黄醇、生理活性弱) (2)与人的正。</p><p>2、第二章 脂 类,2019,-,1,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单纯脂 第三节 复合脂与衍生脂,2019,-,2,第一节 概述,一、脂类的概念 二、脂类的分类 三、脂类的生物学作用,2019,-,3,一、脂类的概念,由脂肪酸和醇作用生成的酯及其衍生物统称为脂类。 一类难溶于水而易溶于弱极性有机溶剂的生物有机分子。 脂肪酸是一类羧酸化合物,由碳氢组成的烃类基团连结羧基所构成。,2019,-,4,二、脂类的分类,单纯脂:由脂肪酸与醇所形成的酯类化合物。如油脂,蜡。 复合脂:分子中除了脂肪酸、醇类外,还含有磷酸、糖及胆碱等其他物质。主要分为磷脂和糖脂两大类。 衍生。</p><p>3、第 四 章 酶化学(Enzyme),学习目的与要求:,1. 酶的概念及发展分类及命名 5.酶作用的机制 2.酶催化作用的特点 6.酶促反应的速度及其影响因素 3.酶的化学本质及组成 7.酶的分离纯化与酶活力测定 4.酶结构与其生物活性的关系 8.酶的多样性,重点:,1.酶的化学本质及组成 4酶促反应的速度及其影响因素 2.酶结构与其生物活性的关系 5.酶的分离纯化与酶活力测定 3.酶作用的机制,难点:,1.酶作用的机制 3.抑制剂对酶反应的影响 2.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影响 4.酶活力测定,第一节、酶的概念,分类及命名,一.酶的概念及发展,酶是一类由活性细胞产。</p><p>4、第四章 脂质与生物膜,第一节 脂 质 概 述 一、脂质的概念,低溶于水而溶于非极性有机溶剂的生物有机分子。 化学本质是脂肪酸和醇形成的酯及其衍生物。,脂质(lipid),羧酸,醇,二、脂质的组成,甘油(丙三醇) Glycerol,(游离)胆固醇 (Free) Cholesterol, FC,鞘氨醇 Sphingosine,(游离)脂肪酸 (Free) Fatty acid, FA,长链醇,甘油三酯,甘油磷脂 (phosphoglycerides),胆固醇酯,X=胆碱、水、 乙醇胺、丝 氨酸、甘油、 肌醇、磷脂 酰甘油等,鞘脂,鞘磷脂,鞘糖脂,一、脂肪酸(fatty acid, FA) 大部分以结合形式存在。,游离脂肪酸的来源: 自身合。</p><p>5、第四章 糖代谢,主要内容和要求: 建立起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整体概念,进而讨论糖的分解与合成,重点掌握以葡萄糖为代表的单糖的分解与合成的主要途径。,目 录,第一节 新陈代谢概述 第二节 生物体内的主要糖类 第三节 双糖和多糖的酶促降解 第四节 单糖的分解代谢 第五节 糖的生物合成,第一节 新陈代谢概述,新陈代谢的概念,新陈代谢指生物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过程。包括同化和异化作用。,合成代谢 物质上-小分子-大分子 (同化作用)能量上-积能过程 生物体新陈代谢 分解代谢 物质上-大分子-小分子 (异化作用)能量上-放能过。</p><p>6、,核酸的发现及研究简史,核酸的发现,早期研究,DNA双螺旋结构的建立,生物技术,人类基因组计划,第四章核酸结构与功能,.,核酸是以核苷酸为基本组成单位的生物大分子,携带和传递遗传信息。,什么是核酸(nucleicacid),天然存在的核酸可分为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两大类。,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与生物的繁殖、遗传及变异有密切的关系。RNA:RNA的功能主要是参与。</p><p>7、第四章 蛋白质化学 (讲授思路),概念 分类 功能,第四章 蛋白质化学 (总),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氨基酸 第三节 肽 第四节 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第五节 蛋白质的性质 第六节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和测定,第一节 概述,一、蛋白质的概念 二、蛋白质的分类 三、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一、蛋白质的概念1,蛋白质:是由许多不同的-氨基酸按一定的顺序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具有较稳定的构象并具有一定生理功能的生物大。</p><p>8、第 四 章 核 酸 化 学,核 酸(nucleic acid),是以核苷酸为基本组成单位的生物大分子,携带和传递遗传信息。,一、核酸的研究发现史 1868年,F. Miescher从细胞核中分离得到一种酸性物质,即现在被称为核酸的物质。,1944年,Avery的转换转化实验,or,and,可分离,二、核酸的分类及分布,第一节 核酸的结构单位,核酸的 元素组成 C、H、O。</p><p>9、Answer,设: 1 IU 1 mmolmin 提纯前后酶的总活力单位数分别为: U1 0.1450 7.0 IU U2 0.6510 6.5 IU 回收率 U2U1100 6.57.0100 92.8 提纯前后酶的比活力分别为: SA1。</p><p>10、第四章 生物氧化一概述1. 生物氧化:指生物体内有机物质糖脂蛋白质等在细胞中被氧化分解,产生H2O和CO2,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2. 高能化合物:在标准条件下pH7,25,1molL发生水解时,可释放出20.92kJmol以上自由能的化合。</p><p>11、第四章糖代谢,第一节 双糖和多糖的酶促降解,第二节 糖酵解 ,第三节 三羧酸循环 ,第四节 磷酸戊糖途径 ,第五节 单糖的生物合成,第六节 蔗糖和淀粉的生物合成,第四章 糖代谢,碳源,糖碳来源,糖的功能与分类,功能 能源、结构物质,生物体内的糖类,(1) 单糖(丙糖、丁糖、戊糖、已糖、庚糖)糖的磷酸酯是糖代谢的重要中间物 丙糖:甘油醛-3-磷酸(G-3-P) 磷酸二羟丙酮(DHAP) 己糖。</p><p>12、第四章 酶,第一节 酶的概述 第二节酶的作用机理 第三节酶促反应动力学 第四节 酶的活性调节,第一节 酶的概述,一酶的概念与组成 1概念:酶是由生活细胞合成的有特定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在化学性质上绝大多数是蛋白质,个别为核酸。简单讲,酶就是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