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生物化学期末考试复习题[编号:4540709]
生物化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1.20种基本氨基酸中。唯一一个亚氨基酸 甘氨酸。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都是 L 型。A、1个 B、2个 C、3个 D、4个。A、磷酸果糖激酶 B、己糖激酶 C、葡萄糖激酶 D、丙酮酸激酶。
生物化学期末考试复习题Tag内容描述:<p>1、生物化学重点总结第一章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1.20种基本氨基酸中,除甘氨酸外,其余都是L-氨基酸.2.支链氨基酸(人体不能合成:从食物中摄取):缬氨酸 亮氨酸 异亮氨酸3.两个特殊的氨基酸:脯氨酸:唯一一个亚氨基酸 甘氨酸:分子量最小,-C原子不是手性C原子,无旋光性.4.色氨酸:分子量最大5.酸性氨基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 碱性氨基酸:赖氨酸、精氨酸和组氨酸6.侧链基团含有苯环: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7.含有OH的氨基酸:丝氨酸、苏氨酸和酪氨酸8.含有S的氨基酸:蛋氨酸和半胱氨酸9.在近紫外区(220300mm)有吸收光能力的氨基酸:酪氨酸。</p><p>2、生物化学期末考试题一、判断题(15个小题,每题1分,共15分) 1、蛋白质溶液稳定的主要因素是蛋白质分子表面形成水化膜,并在偏离等电点时带有相同电荷( )2、糖类化合物都具有还原性 ( )3、动物脂肪的熔点高在室温时为固体,是因为它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比植物油多。( )4、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主要副键是二硫键。 ( )5、ATP含有3个高能磷酸键。 ( )6、非竞争性抑制作用时,抑制剂与酶结合则影响底物与酶的结合。 ( )7、儿童经常晒太阳可促进维生素D的吸收,预防佝偻病。 ( )8、氰化物对人体的毒害作用是由于它具有解偶联。</p><p>3、填空题1.氨基酸有两种不同的构型,即L型和D型;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都是 L 型。2. 多肽链 是蛋白质分子的最基本结构形式。3.蛋白质生物合成中每生成一个肽键,需消耗高能磷酸键数为 4 。4.肽腱是联结氨基酸之间的共价键。5.蛋白质分子的一级结构首先研究清楚的是胰岛素。6.阅读mRNA密码子的方向是5-3 。7.“转录”是指DNA指导合成RNA的过程;翻译是指由RNA指导合成蛋白质 。8.蛋白质分子的构象又称为 空间结构、立体结构、或高级结构,它是蛋白质分子中原子核集团在三维空间上的排列和分布。9.CM在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合成,极低密度脂蛋。</p><p>4、一、 单选题:1、ATP含有几个高能磷酸键( )A、1个 B、2个 C、3个 D、4个2、糖酵解途径中的最主要的限速酶是( )A、磷酸果糖激酶 B、己糖激酶 C、葡萄糖激酶 D、丙酮酸激酶3、一分子乙酰CoA彻底氧化可产生 ( )ATPA、12个或10个 B、38个或36个 C、15或13个 D、20个或18个4、血浆脂蛋白中的高密度脂蛋白是指( )A、CM B、VLDL C、LDL D、HDL5、下列哪种脂蛋白中胆固醇和胆固醇酯含量高( )A、VLDL B、LDL C、IDL D、CM6、体内酮体合成的原料是( )A、胆固醇 B、甘氨酸 C、乳酸 D、乙酰CoA7、降低血糖的激素是指( )A、胰高血糖素 B。</p><p>5、生物化学(一) 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核酶;全酶;维生素;氨基酸;中心法则;结构域;锌指蛋白;第二信使;磷酸甘油穿梭;底物水平磷酸化;呼吸链; G蛋白;波尔效应(Bohr effect);葡萄糖异生;可立氏循环(Cori。</p><p>6、2009年生物化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一 名词解释 查书 同工酶 酮体 必需脂肪酸 必需氨基酸 氧化磷酸化 底物磷酸化 限速酶 关键酶 糖异生作用 LDL HDL VLDL CM 二 单选题 1 ATP含有几个高能磷酸键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 糖酵解途径中的最主要的限速酶是 A 磷酸果糖激酶 B 己糖激酶 C 葡萄糖激酶 D 丙酮酸激酶 3 一分子乙酰CoA彻底氧化可产生 AT。</p><p>7、1 为什么说 三羧酸循环 是三大类物质代谢的枢纽 1 三羧酸循环是乙酰 CoA最终氧化生成 CO2 和H2O的途径 2 糖代谢产生的碳骨架最终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 3 脂肪分解产生的甘油可通过有氧氧化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 脂肪酸经 氧化产生乙酰 CoA可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 4 蛋白质分解产生的氨基酸经脱氨后碳骨架可进入三羧酸循环 同时 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可作为氨基酸的碳骨架接受氨后合成必需氨基酸。</p><p>8、生物化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一 名词解释 查书 同工酶 酮体 必需脂肪酸 必需氨基酸 氧化磷酸化 底物磷酸化 限速酶 关键酶 糖异生作用 LDL HDL VLDL CM 二 单选题 1 ATP含有几个高能磷酸键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 糖酵解途径中的最主要的限速酶是 A 磷酸果糖激酶 B 己糖激酶 C 葡萄糖激酶 D 丙酮酸激酶 3 一分子乙酰CoA彻底氧化可产生 ATP A 1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