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生物一轮复习第9单元[编号:14519312]
生物一轮复习第9单元
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A组 基础达标。A.在生态系统中。第4讲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考点一| 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1.能量流动的四个环节。2.能量流动过程图解。④呼吸作用。(2)据图补充食物链中①营养级能量的去向。①通过自身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能量流动过程、特点。物质循环及与能量流动关系。考 点。
生物一轮复习第9单元Tag内容描述:<p>1、课时分层训练(三十二)(建议用时:45分钟)命题报告知识点题号生态系统的成分1,2,4,5,7,8,11,12,13,14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2,3,4,6,8,9,11,12,13,14综合提升8,10,12,13,14A组 基础达标1(2017襄阳模拟)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都是植物B细菌都属于异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C太阳光来自地球之外,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D蛔虫为厌氧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D 硝化细菌属于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A错误、B错误;太阳光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C错误;。</p><p>2、第4讲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考点一| 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1能量流动的四个环节太阳能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热能2能量流动过程图解(1)补充图中标号代表的内容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呼吸作用,分解者。(2)据图补充食物链中营养级能量的去向:通过自身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被下一营养级同化。残枝败叶、遗体残骸等被分解者分解。未被利用。(3)图示中的E2/E1表示第二、三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3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4研究意义(1)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2)帮助人。</p><p>3、课时分层训练(三十三)(建议用时:45分钟)命题报告知识点题号能量流动过程、特点1,2,3,7,8,9,11,12物质循环及与能量流动关系3,4,5,6,8,12综合提升10,11,12,13A组 基础达标1如图是能量流动的图解,对此图解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图中方框的大小可表示该营养级生物所具有的能量多少B该图中C所具有的能量为B的10%20%C该图中的A表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D图中所示四个营养级能量的关系为ABCDD 无机环境中的能量进入生态系统的起点是生产者,所以确定A为生产者,则B、C、D为消费者,由于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所以图中方框大小。</p><p>4、课时分层训练(三十四)(建议用时:45分钟)命题报告知识点题号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1,2,4,5,8,10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调节2,3,4,6,9,11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7综合提升11,12,13,14A组 基础达标1研究发现黑核桃树皮和果实含有氢化胡桃酮,这种物质被雨水冲到土壤里后再被氧化成胡桃酮,从而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黑核桃与其他生物之间的信息传递属于物理信息B材料反映了信息传递有利于黑核桃树的繁殖C材料反映了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种间关系D黑核桃对其他生物的信息传递是单向的C 黑核桃中的氢化胡桃酮在。</p><p>5、第5讲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1信息的种类(连线)(1)物理信息 .化学物质 a蜜蜂跳舞、孔雀开屏(2)化学信息 . b光、声、温度、湿度、磁力(3)行为信息 .物理过程 c有机酸、生物碱和性外激素【提示】 (1)b (2)c (3)a2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个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2)种群: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3)群落和生态系统: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3信息传递的应用(1)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2)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1判断下列有关信息传递叙述的正。</p><p>6、课时分层训练(三十一)(建议用时:45分钟)命题报告知识点题号群落的结构1,2,4,5,7,8,9,12群落的演替3,4,5,7,8,12实验6,10综合提升9,11,12,13,14A组 基础达标1(2017广州市从化中学三模)下列对不同生态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是共生关系B某种杂草的随机性分布是由种间竞争决定的C种群数量的稳定是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D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主要依赖于植物的分布D “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是竞争关系,A错误;某种杂草的随机性分布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不属于种间关系,B错误;种群。</p><p>7、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全国卷5年考情导向考 点考 题考 频1.种群的特征()2012课标卷T6,2013全国卷T5,2013全国卷T312015全国卷T31,2016全国卷T55年5考2.种群的数量变化()2012课标卷T6,2015全国卷T315年2考3.群落的结构特征()2013全国卷T32,2013全国卷T31,2014全国卷T312014全国卷T6,2015全国卷T4,2016全国卷T315年6考4.群落的演替()2013全国卷T32,2014全国卷T305年2考5.生态系统的结构()2013全国卷T31,2013全国卷T5,2014全国卷T312016全国卷T55年4考6.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