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答题技巧
诗歌题答题技巧。古代诗歌鉴赏。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古代诗歌鉴赏题的解题思路。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古代诗歌鉴赏的规范化答题。诗歌鉴赏答题技巧。诗歌鉴赏题答题格式。诗歌鉴赏之 表达技巧。就是要分析诗歌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这些表达技巧在诗歌中表达了什么内容。表达技巧(艺术手法)。
诗歌答题技巧Tag内容描述:<p>1、诗歌题答题技巧语文答题有技巧的。当初高考语文一百三多,每次模考一百二以上,从未失手。现在给高中的学子传授答题经验这些是只会念答案老师不会讲的,想听的进。保证语文成绩有提高。 古诗看到题之后一定先分类,分成唐诗、宋诗、豪放词、婉约词。不同的类型回答时内容是不一样的。因为唐诗是以情入诗,宋诗是以理入诗。 比方我们正常生活中表达思乡,成天把思乡挂在嘴边是低级的表达情感的表现。写景才是王道,比方写明月,进而写到家乡的月比方写捧起家乡的黄土狂吻。这比单纯的语言表达强多了。请同学们记住,唐诗都是以景写情,触景。</p><p>2、湖南省岳阳市岳化一中 李亚权,古代诗歌鉴赏,解题方法,高考说明 关于鉴赏评价的要求,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古代诗歌鉴赏题的解题思路,诵读全诗,抓意象,悟情感,古人云:“诗言志。”无论什么诗歌,无论写什么,总是为了表达某一方面的情感或思想。而诗又是最凝练的语言艺术,所以,作者要抒发的情感和要表达的思想,往往寄寓在所描写的景物或所叙述的事中。,例:2004全国卷 秋 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分析:此诗的表达方。</p><p>3、古诗词鉴赏”方面一般考些什么呢?,1、炼字题:,2010年天津: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 答:“遍”字写出鹤巢和松树之多(事物情状),表达了诗人对山间景物的喜爱(诗人情感),同时与下句的“稀”字构成对比(结构功能),突出了环境的幽静。 参考答案:“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答题技巧,1、单个词鉴赏题:单个词鉴赏需要把握5个点:1)修辞手法;2。</p><p>4、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总体角度:形象、语言(炼字、语言 风格)、艺术手法、思想感情。 具体鉴赏角度: 1、炼字角度 2、细节分析角度 3、名句角度 4、意象角度 5、修辞角度 6、语言风格角度 7、形象分析角度 8、表现手法角度 9、全诗整体简析角度 10、表达方式角度 11、音韵角度 12、结构安排,古代诗歌鉴赏的规范化答题,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p><p>5、诗歌鉴赏答题技巧,第一种模式 分析意境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4答题步骤: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p><p>6、诗歌鉴赏题答题格式,熟悉基本概念,二、解答技巧,(一)、解题入格 1、诗歌形象:身份+性格 2、诗歌意象、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即解释诗句) 3、所抒感情: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揭露)什么感情 4、体会意境:客观形象+主观感受+交融了什么意境,(一)、解题入格,5、品味关键词句:含义+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6、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7、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 8、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一)、解题入格,9、体会诗歌情感:忧国忧。</p><p>7、1,诗歌鉴赏之 表达技巧,表达技巧又称艺术手法,是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方法。它是对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和结构技巧的统称。对其鉴赏,就是要分析诗歌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这些表达技巧在诗歌中表达了什么内容,起到了什么作用,达到了什么效果等。高考对表达技巧的考查,重在表达效果方面,往往从这个角度设题,以主观表述题为主。,表达技巧(艺术手法),提 醒,在古诗鉴赏中,命题者往往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