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归因理论
事故归因理论机械工程学院王长建2、事故归因理论2.1事故归因理论概述事故归因理论是人们认识事故整个过程以及进行事故预防工作的重要理论依据。
事故归因理论Tag内容描述:<p>1、事故归因理论,机械工程学院王长建,2、事故归因理论,2.1事故归因理论概述,事故归因理论是人们认识事故整个过程以及进行事故预防工作的重要理论依据。归纳起来,主要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单一因素归因理论 英国的格林伍德(M. Greenwood)和伍兹 :事故频发倾向 海因里希的工业安全理论 人物合一归因理论 轨迹交叉论能量意外释放论管理失误论系统归因理论 所谓系统安全思想,是指在系统寿命期间内应用系统安全工程和管理方法,辨识系统中的危险源,并采取控制措施使其危险性最小,从而使系统在规定的性能、时间和成本范围内达到最佳的安全程。</p><p>2、事故归因理论概述事故归因理论概述 事故归因理论是人们认识事故整个过程以及进行事故预防 工作的重要理论依据 归纳起来 主要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 1 单一因素归因理论单一因素归因理论 20 世纪初 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已经初具规模 蒸汽动 力和电力驱动的机械取代了手工作坊中的手工工具 这些机械 在设计时很少甚至根本不考虑操作的安全和方便 几乎没有什 么安全防护装置 工人没有受过培训 操作很不熟练 加上长。</p><p>3、事故归因理论概述 事故归因理论是人们认识事故整个过程以及进行事故预防工作的重要理论依据。归纳起来,主要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 1单一因素归因理论 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已经初具规模,蒸汽动力和电力驱。</p><p>4、事故归因系统观事故归因系统观 1 系统安全理论的提出系统安全理论的提出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 科学技术进步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设 备 工艺及产品越来越复杂 战略武器研制 宇宙开发及核电 站建设等使得作为现代科学技术标志的大规模复杂系统相继问 世 这些复杂的系统往往由非常复杂的关系相连接 人们在研 制 开发 使用及维护这些大规模复杂系统的过程中 逐渐萌 发了系统安全的基本思想 于是 美国在 20。</p><p>5、归因理论 大家好我今天讲的是归因理论中的海德和维纳的归因理论 那么什么是归因 都有哪些内容 他的作用是什么 首先让我们看几张图片 一 归因 归因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 线索对自己活他人的行为进行分析 判断和指出其。</p><p>6、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归因理论及案例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时刻有意无意的对自己的行为、对别人的行为、对自己周围的各种各样的事件寻找原因、做出解释。然而无论找到的原因是否是真正的原因,对原因的解释是。</p><p>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败归因理论 人们做完一项工作之后,往往喜欢寻找自己或他人之所以取得成功或遭受失败的原。</p><p>8、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 Attribution theory 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心理学的激励理论之一 归因是指观察者为了预测和评价被观察者的行为 对环境加以控制和对行为加以激励或控制 而对被观察者的行为过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p><p>9、成败归因理论 他们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成败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 AttributionTheory 成败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 关于判断和解释他人或自己的行为结果的原因的一种动机理论 知觉者如何判断和解释他人和自己行为的原因 是。</p><p>10、1 事故归因理论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吴彤 杨德先 涂光瑜 孙晓敏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4 摘要 在分析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和博德现代事 故因果连锁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电力系统事故归因。</p><p>11、第二章知觉与归因理论 教学目标 1 掌握知觉的特点 2 掌握影响知觉的因素 3 掌握社会知觉的常见错觉 4 掌握归因的基本理论 2 第一节知觉与社会知觉 一 知觉的四个基本特征相对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3 知觉 个体为了对自己所在的环境赋予意义而解释感觉印象的过程 知觉的相对性 4 4 知觉整体性 5 5 1 知觉连续性 知觉整体性 6 6 2 知觉接近性 知觉整体性 7 7 3 知觉封闭性 知觉。</p><p>12、海德的归因理论出自MBA智库百科(http:/wiki.mbalib.com/)海德归因理论(Heiders attribution theory) 编辑海德的归因理论概述 归因理论最初是由F.海德(F.Heider,1958)在人际关系心理中提出来的,因此,海德是归因理论的创始人。他指出人的行为的原因可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内部原因是指存在于行为者本身的因素。</p><p>13、运用韦纳归因理论引导学生积极归因归因就是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理其原因。当学生学习结果出现时,老师和学生都要寻找这一结果出现的原因,即进行成败归因。学生不同的成败归因,将影响学生的心理及后继行为。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主导,教师要采取措施对学生的归因特点进行分析。一 了解学生归因风格、因材施教归因风格是指个体在长期的归因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归因倾向。</p><p>14、运用归因理论指导学生正确归因 作者 河北衡水中学副校长 张太庄 转贴自 本站原创 点击数 9711 更新时间 2004 2 4 文章录入 bgs 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 每次期考过后我们总要依据考试成绩进行教学质量分析 同时要求并指导学生对自己考试成功与失败的原因进行推测分析 心理学上把这种对别人或自己所表现行为的原因予以解释的过程称为归因 但是 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清醒地认识到 我们的学生 特别。</p><p>15、事故归因变化发展观事故归因变化发展观 世界是不断运动 变化着的 工业生产过程的诸因素也在 不停地变化着 针对客观世界的变化 我们的事故预防工作也 要随之改进 以适应变化了的情况 如果管理者不能或没有及 时地适应变化 则将发生管理失误 操作者不能或没有及时地 适应变化 则将发生操作失误 外界条件的变化也会导致机械 设备等故障 进而导致事故 尽管人们对事故致因的认识不同 尽管在生产技术发展的 不同阶段。</p><p>16、运用韦纳归因理论引导学生积极归因 归因就是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 指出其性质或推理其原因 当学生学习结果出现时 老师和学生都要寻找这一结果出现的原因 即进行成败归因 学生不同的成败归因 将影响学生的心理及后继行为 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主导 教师要采取措施对学生的归因特点进行分析 一 了解学生归因风格 因材施教 归因风格是指个体在长期的归因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归因倾向 由于每个学生个性特点。</p><p>17、事故归因理论,机械工程学院 王长建,2、事故归因理论,2.1事故归因理论概述,事故归因理论是人们认识事故整个过程以及进行事故预防工作的重要理论依据。归纳起来,主要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 单一因素归因理论 英国的格林伍德(M. Greenwood)和伍兹 :事故频发倾向 海因里希的工业安全理论 人物合一归因理论 轨迹交叉论 能量意外释放论 管理失误论 系统归因理论 所谓系统安全思想,是指在系统寿命期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