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与认识
到火星上的水。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一)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 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实践为认识的产生提出了需要。认识与实践。
实践与认识Tag内容描述:<p>1、课题:求索真理的历程,从1962年开始,以美国为代表的多个国家前后十多次发射了火星探测器。1997年美国“火星探路者”号发回火星表面有远古水痕的照片,2002年美国“奥德赛”号发现火星北极区域可能含有大量“冰冻水”。2008年美国“凤凰”号第一次“触摸和品尝”到火星上的水,这对于多年来以找水为主要思路的火星探测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这表明 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的活动 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主要标准 A. B. C. D. ,B,实践,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的活动,受主观认识的指导,实践是。</p><p>2、认识的本质和规律,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Company Logo,(一)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 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Company Logo,(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p><p>3、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实践,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的活动,受主观认识的指导,实践是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主观认识,客观事物,指导,结果,对照,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为认识的产生提出了需要。人的认识活动是适应实践的 需要,为解决和完成实践提出的问题和任务而产生的。人成为认识主体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人改造客观世界活动的需要;客观存在的事物也是由于实践的需要,作为实践改造的对象,才逐一地成为认识的客体。 实践还为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并把这种可能变为现实。实践把主体和客体直接地、现实地联结起来,使主体能。</p><p>4、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二、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墓碑,when I was young and free and my imagination had no limits.I dreamed of changing the world .As I grew older and wiser ,I discorvered the world would not changed .so I shorted my sights somewhat and decided to chang only my country.But it too seemed immovable.As I grew into my twilight years,in one last desperate attampt,I settled for changing only my family .T。</p><p>5、第四章、实践和认识,第一节: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含义:所谓实践,就是人们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物质活动。工人做工,农民种田,军人打仗,商人经商,科学家做试验,都是实践。 2、实践的特点是它具有客观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3、实践的形式:物质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实践;科学实验以及精神生产实践。,05选择: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表现为 A、物质资料生产活动 B、社会政治活动 C、精神生产活动 D、科学研究活动 04选择: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A、矛盾的观。</p><p>6、认识与实践,国贸142班 * 201401803049,目录 CONTENT,一、,二、,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一)科学的实践观 1、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介: 实践的主体:个体主体、群体主体、人类主体 实践的客体: 从是否为实践所创造的角度看:天然客体、人工客体 从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两个领域相区分的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