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金榜】2014年高中历史
第三课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 的传播。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第三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第三课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 特色。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专题四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 思想理论成果 第一课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 科技 第一课 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
【世纪金榜】2014年高中历史Tag内容描述:<p>1、第三课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 的传播,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1999年,世纪之交,英国广播公司BBC举行民意测验,请人们说出这一千年来最伟大的思想家是谁。,BBC宣布,人们评选的“最伟大的思想家”是卡尔马克思。爱因斯坦、牛顿和达尔文分列第二、三、四名。,1875年在成都创办尊经书院(四川大学前身),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的南洋公学旧址,第一批赴。</p><p>2、第三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1.概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2.认识邓小平理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3.概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邓小平(19041997年)的“三落三起” 1933年2月,因拥护毛泽东的正确主张,被党内“左” 倾领导人斗争、撤职、下放。同年6月,被临时党中央上调到中央军委。</p><p>3、第三课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 特色,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一、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相传由孔子编订,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约500年间的305篇诗歌。 风各诸侯国的民歌,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主体精华) 雅周王朝王城所在地的诗歌,反映贵族阶级的生活和思想情感。 颂国王和诸侯用于祭祀和重大典礼的乐歌。,1. 概况。</p><p>4、专题四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 思想理论成果 第一课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春愁难谴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北上联军八国众,把我江山又赠送。白鬼西来做警钟,汉人惊破奴才梦。,诗中描绘的中国是一个怎样的中国?,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产物,1.背景:,(1)政治上:,西方列强的侵略不断加深。</p><p>5、第二课 神权下的自我,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有人说,西欧封建社会末期(14-17世纪)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这里的“人”被发现和“世界”被发现分别指的是什么事件?,“世界”被发现指的是15世纪末的新航路开辟; “人”被发现指的是14至17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想一想,文艺复兴运动的含义:文艺复兴发生于14-17世纪的。</p><p>6、第四课 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简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一、康德道出启蒙的真谛,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康德(德),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要敢于运用自己的理智,追求思想的自由。</p><p>7、第四课 向“距离”挑战,(1)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2)以网络技术为例,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从上述诗句中你可以了解到古代的交通工具有哪些?这些工具使用的动力是什么?,工具:马、马车、帆船。 动力:畜力、人力、自然力。,想一想,人力。</p><p>8、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 科技 第一课 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一、“双百”方针与新中国文化事业的繁荣,现在春天来了,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不要只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有许多学说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内,各种学术思想,让他。</p><p>9、专题八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第一课 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1)了解19世纪初期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2)欣赏19世纪初期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3)列举19世纪初期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一、心灵的激荡,1.浪漫主义思潮的含义: 18世纪末-19世纪30年代,普遍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基。</p><p>10、第二课 中国的古代艺术,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25,24,23,22,21,20,19,18,17,16,15,14,13,12,11,10,9,8,7,6,5,4,3,2,1,0,25,24,23,22,21,20,19,18,17,16,15,14,13,12,11,10,9,8,7,6,5,4,3。</p><p>11、第二课 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一、社会主义教育的兴办,1.新中国文化教育方针:,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2.新中国教育方针和政策的重要内容:向工农和工农子女 “开门”。,措施,开展扫盲和工农识字教育,学校优先录取工农子女入学,意义:,使数万名工农干部、劳模、产业工人受到了比较正规的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3.新中国教育的性质。</p><p>12、第二课 新文化运动,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陈独秀剪辫,1902年秋,陈独秀赴日时,因为守旧学监姚昱骄横无理、恶意扰人,陈独秀遂与友人伺机修理他一下。 有一天夜里,陈独秀等偷袭姚昱的住所。张继抱腰,邹容按头,陈独秀拿剪,“咔嚓”一声姚昱的辫子被齐根剪了下来。 此后世人评说,陈独秀一生所做的事其实也是“剪辫子”致力于剪掉国人心中的“辫子”。,一、新青年与新觉醒 1。</p><p>13、概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大革命时期 (1924-1927年),井冈山时期 (1927-1935年),延安时期 (1935-1948年),新中国成立后 (1949-1976年),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一、毛泽东思想的诞生 1.历史背景:,(1)时代背景:20世纪前期世界和中国政局的变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p><p>14、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一课 百家争鸣,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奴隶社会趋向瓦解;战国时期,互相兼并,封建制度逐渐确立。总之,春秋战国时期是国家由分裂趋向统一的时期,是奴隶制走向封建制的时期,是一个历史的大变革时代。那么,具体的又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呢?这些变化导致意识形态领域出。</p><p>15、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 与文化 第一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你知道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吗?,美国学者坦普尔在中国发明创造的国度中统计,现代世界文明赖以建立的基本发明创造,有一半以上来源于中国。特别是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的发明曾经改变了世界。直到15世纪以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保持了千年的领先地位!,一、纸的发明。</p><p>16、第四课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春秋:应运而生,战国:蔚然大宗,秦朝:遭受打击,西汉(汉武帝)后:正统思想,宋明:理学新阶段,成为官方哲学,明清时期,儒学又有怎样的发展呢?,儒学的发展史,请阅读以下故事片断,结合所学知识找出明清之际思想活跃局面出现的背景?,明朝,番禺秀才吴必中带着书童正走在赴京考会试的途中。他是家中。</p><p>17、第二课 汉代儒学,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焚书“遗迹(图三) 坑儒谷(图四),秦始皇(图一),李斯(图二),一、“焚书坑儒”批判,秦统一中国后,专制主义集权延伸到文化领域,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工具);一些儒生和游士引用儒学经典批评时政。,(1)焚书公元前213年,丞相李斯提出焚书建议并被秦始皇采纳。 (2)坑儒秦始皇将460多名儒生坑杀于咸阳。,2.经过:,1.背景:,3.评价。</p><p>18、专题七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 第一课 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1)了解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2)知道相对论、量子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意义。,下落的苹果,升空的“神五”,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伽利略(1564-1642),伟大的意大利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他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和数学表述形式的近代科学,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他第一个。</p><p>19、第三课 宋明理学,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学在政治上的统治地位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从此儒学便深入中国人的骨髓与血液,影响着一代代的中国人。历史的长河滚滚而流,历史的车轮不断前进,儒学的权威会不会受到挑战呢?答案是肯定的!儒学的信徒们是如何应对挑战的呢?儒学又如何保持它的主流地位呢?,一、宋明理学产生背景,1.儒学困境,江南春。</p><p>20、第三课 人类文明的引擎,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一、工业革命蒸汽时代,观察:18世纪英国棉纺织机器发明表,1.工业革命的起止时间:,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中期。,从这张表格中同学们发现了什么? 请同学们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工厂利用河流里的水作为动力,有哪些不足的地方?,当时的棉纺织机器使用的是自然力(人力、水力)。,交通不便,而且远离原料产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