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GB 4789.1-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总则》 GB 4789.2-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 GBT 4789.3-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测定》 GB 4789.3-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Tag内容描述:<p>1、Date1 一、常用仪器及其使用 显微镜 冰箱 超净工作台、杀菌锅 离心机 水浴锅、培养箱 烘箱或干燥箱 匀质器 各种玻璃器材 Date2 (一)显微镜 Date3 普通显微镜的保养 1、观察完后,移去观察的载玻片标本。 2、用过油浸镜的,应先用擦镜纸将镜头上 的油擦去,再用擦镜纸蘸着擦镜液擦拭23 次,最后再用擦镜纸将擦镜液二甲苯擦去。 3、转动物镜转换器,放在低倍镜的位置。 4、将镜身下降到最低位置,调节好镜台上 标本移动器的位置,罩上防尘套。 Date4 数字显微镜 Date5 Date6 1. 智能隔水恒温培养箱 2. 隔水培养箱 3. 电热培养箱 4. 生化培。</p><p>2、三、食品微生物检验室 技术操作要求,(一)无菌操作要求 (二)无菌室使用要求 (三)消毒灭菌要求,(一)无菌操作要求:,食品微生物检验室工作人员,必须有严格的无菌观念,许多试验要求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主要原因:,防止试验操作中人为污染样品;,保证工作人员安全,防止检出 的致病菌由于操作不当造成个人污染。,接种时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 进行接种食品样品时,必须穿专业工作服、帽及拖鞋,它们应放在无菌室缓处间,工作前经紫外线消毒后使用。应在进无菌室前用肥皂洗手,然后用75%酒精棉球将手擦干净。 进行接种所用的吸管、。</p><p>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李闽真,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物学特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原构造及分型简介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流行病学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验方法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的检测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快速检测方法 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的控制,一、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物学特性,1、形态与染色:(staphylococcus aureus) 金黄色葡萄球菌无芽胞、鞭毛,大多数无荚膜。 典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为球型,直径0.8 mm左右,显微镜下排列成葡萄串状。 革兰氏染色阳性。 附: 金黄色葡萄。</p><p>4、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李闽真,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物学特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原构造及分型简介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流行病学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验方法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的检测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快速检测方法 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的控制,一、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物学特性,1、形态与染色:(staphylococcus aureus) 金黄色葡萄球菌无芽胞、鞭毛,大多数无荚膜。 典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为球型,直径0.8 mm左右,显微镜下排列成葡萄串状。 革兰氏染色阳性。 附: 金黄色葡萄。</p><p>5、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内容提要,菌落总数检测 大肠菌群及大肠杆菌检测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 沙门氏菌检测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测,菌落总数测定菌落总数的概念,菌落总数是指在被检样品的单位重量(g)、容积(ml)或表面积(cm2)内,所含能于某种固体培养基上,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所生成的菌落的总数。,菌落总数测定卫生学意义,判定食品被细菌污染的程度及卫生质量。 及时反映食品加工过程是否符合 卫生要求,为被检食品卫生学评 价提供依据。 通常认为,食品中细菌数量越多, 则可考虑致病菌污染的可能性越 大,菌落总数的多少在一定程。</p><p>6、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内容提要,菌落总数检测 大肠菌群及大肠杆菌检测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 沙门氏菌检测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测,菌落总数测定菌落总数的概念,菌落总数是指在被检样品的单位重量(g)、容积(ml)或表面积(cm2)内,所含能于某种固体培养基上,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所生成的菌落的总数。,菌落总数测定卫生学意义,判定食品被细菌污染的程度及卫生质量。 及时反映食品加工过程是否符合 卫生要求,为被检食品卫生学评 价提供依据。 通常认为,食品中细菌数量越多, 则可考虑致病菌污染的可能性越 大,菌落总数的多少在一定程。</p><p>7、食品中各类微生物检验,第一节 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测定 第二节 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测定 第三节 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验 第四节 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检验 第五节 食品中志贺氏菌的检验,第六节 食品中溶血性链球菌的检验 第七节 食品中病原性大肠艾希氏菌的检验 第八节 食品中变形杆菌的检验 第九节 食品中空肠弯曲菌的检验 第十节 食品中致病性弧菌检验,第十一节 食品中耶尔森氏菌的检验 第十三节 食品中肉毒梭菌的检验 第十四节 食品中蜡样芽胞杆菌的检验 第十五节 食品中产气荚膜梭菌的检验 第十六节 食品中霉菌和酵母菌的检验,第一节 食品中。</p><p>8、微生物学实验方案题 目:食品中微生物指标检测班 级:12级食品科学小组成员:代来鑫 郑君花 张建敏指导老师:陈莉老师时 间:2012年10月1 意义食品微生物指标是指某个或某批食品中微生物的存在与否(定性分析)或每个质量、体积、单位面积或每批产品中微生物存在的数目及其毒素(或代谢产物)的限制(定量分析),用以评价食品的微生物学卫生状况及其安全性。在我国食品卫生标准中,通常微生物指标包括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等的检测,其中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是必检项目,致病菌不得检出。食品中微生物菌落总数指食品检样经过处理,。</p><p>9、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阪崎肠杆菌检验 GB/T4789.40-2008,曾 静 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2009.3.20,阪崎肠杆菌检验 GB/T 4789.40-2008,一、采标情况 二、适用范围 三、操作过程 1 第一法 阪崎肠杆菌的检验 2 第二法 阪崎肠杆菌的计数,阪崎肠杆菌检验 GB/T 4789.40-2008,一、采标情况 第一法 修改采用ISO /TS 22964. 2006乳和乳制品中阪崎肠杆菌 第二法 修改采用FDA婴儿配方奶粉中阪崎肠杆菌的分离和计数,阪崎肠杆菌检验 GB/T 4789.40-2008,一、采标情况 本标准与ISO方法的主要区别: 培养温度由35 1 改为361 ; 阪崎肠杆菌选择性培养基由ESIA。</p><p>10、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产气荚膜梭菌检验,Introduction,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又称魏氏梭菌(Cwelchii),为厌氧芽孢杆菌属成员。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水源、土壤及人和动物肠道之中。 条件致病菌,主要引起人的食物中毒、气性坏疽和动物猝死症等疾病。毒性作用较肉毒梭菌和破伤风梭菌要弱, 但产生毒素种类繁多。,Contents,产气荚膜梭菌的生物学性状 产气荚膜梭菌的致病性 产气荚膜梭菌的流行病学 产气荚膜梭菌的检验 产气荚膜梭菌的快速检测方法 产气荚膜梭菌的污染及控制,1.形态与染色 革兰氏阳性粗大杆菌,专性厌氧。 无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