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风险评估
实验室风险评估报告。一、实验室风险评估内容概述。1、实验室风险评估工作的组织管理。实验室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程序。风险评估的目的就是确定实验室防护等级。实验室负责人具体实施。实验室风险评估和控制。临床实验室风险评估。对质量管理要素和过程进行风险识别、评估。以消除、降低导致检验质量与安全的风险至可接受的程度。
实验室风险评估Tag内容描述:<p>1、http:/www.docin.com/sundae_meng危害鉴别与风险评估表(范例)系所: 实验室: 负责人 : 编号: 分机: 填报日期: 附表(附表一)(附表二)(附表三)(第1项)(第2项)(第3项)(第4项)(第5项)(第6项)项次区域/设备/作业作业步骤状况安全卫生危害因子说明灾害类型现有风险控制方法风险评估风险等级例行非例行紧急软件硬件严重度S危害发生机率P风险控制成效C风险R=SPC1.实验室废液暂存区废液分类存放废液因标示不当等因素导至化学反应火灾/爆炸教育训练废液桶标示完整420.43.2E2.实验室废液暂存区废液分类存放废液因标示不当等因素导致化。</p><p>2、实验室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程序1、目的风险评估的目的就是确定实验室防护等级,建立生物安全防护机制,配备适当的防护用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2 、适用范围实验室所有涉及到的病原微生物,以及所有与病原微生物有直接或间接接触的岗位和人员。3、 职责医院生物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安排,实验室负责人具体实施。危害性评估始于实验室设计建造之前,实施于实验活动之中,在使用之后还需进行定期的阶段性再评估。当发生实验室意外,或新发传染病,或严重疫情时,应特别注意要安排此项工作。4 、实验室风险评估的内容4.1、 生物因子危。</p><p>3、实验室风险评估和控制一、检验职业感染的现状经血、呼吸道、粘膜传播疾病直接危害着检验工作者身体健康。我国是HBV感染的高发区,约有1.3亿人携带HBV,HBV表面抗原(HBsAg)的携带率为8%-20%;自90年代以来HCV感染也呈上升趋势,其感染率为3%。目前艾滋病感染在我国的流行已进入增长期。在无偿献血人群中检出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艾滋病等病毒感染占有一定的比例。经调查显示,针头和玻璃碎片是主要锐器致伤因子,经常接触针头者发生锐器伤的危险是不经常接触者的23倍。多种传染病是通过血液传染的,而血液检验中的职业暴露大多数来自实验室。</p><p>4、开鲁县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风险评估报告一、评估目的:为了能够在检测工作中持续进行风险识别,进一步发现业务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及内控缺陷,对已识别的危险源严重程度进行分级,评估风险的可容许性,确定风险等级,预先制定管理方案加以控制风险的发生,提升全体人员风险控制意识。二、评估业务范围:1、人员管理2、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管理3、检验试剂耗材管理4、检验方法管理5、检验样品管理6、设施环境管理7、结果控制管理8、内务管理9、客户服务管理三、风险评估准备1、参照我所质量检查表中对以上需做风险评估循环的风险点,。</p><p>5、临床实验室风险评估,风险评估目的,对质量管理要素和过程进行风险识别、评估,并采取必要的控制原则,以消除、降低导致检验质量与安全的风险至可接受的程度。 负责人:质量主管总负责全科,各室组长、副组长、质控管理员、安全员负责各室组,一、风险等级判定,1、危害性(S): (1)根据影响程度: 5分 产生较严重影响:4分 产生一般影响: 3分 产生较轻微影响:2分 基本不影响: 1分 (2)发生的频次:根据出现频次判定为15分 经常发生:5分 间断发生:4分 有时发生:3分 偶尔发生:2分 基本不会发生:1分 2.评分原则: 大于75%为5分,50%-。</p><p>6、实验室管理与风险评估 1 实验室过程模型 2 实验室管理模型 3 实验室重要性与风险控制 重要性原材料和药物的定性和定量都是依靠实验室的测试原材料和药物的质量和产品的发放都是依据测试的结果和数据实验室测试数据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