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探究功与速度关系和验证机械能守恒。(4)利用打点计时器求出小车离开橡皮筋的速度。1.会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计算物体运动的速度。2.掌握利用自由落体运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原理和方法。有两种方案验证物体的机械能守恒。则可验证物体的机械能守恒。若物体下落高度h 时的速度为v。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Tag内容描述:<p>1、第46讲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方法点拨要明确“谁”在“哪个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列出守恒方程,明确要测量的物理量1(2018湖北黄冈模拟)如图1甲所示,一位同学利用光电计时器等器材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有一直径为d、质量为m的金属小球从A处由静止释放,下落过程中能通过A处正下方、固定于B处的光电门,测得A、B间的距离为H(Hd),光电计时器记录下小球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图1(1)如图乙所示,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得小球的直径d________cm.(2)多次改变高度H,重复上述实验,作出随H的变化图像如。</p><p>2、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关系和验证机械能守恒 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一、实验原理(1)一根橡皮筋作用在小车上移动距离s做功为W.(2)两根橡皮筋作用在小车上移动距离s做功应为2W.(3)三根橡皮筋作用在小车上移动距离s做功应为3W.(4)利用打点计时器求出小车离开橡皮筋的速度,列表、作图,由图象可以确定速度变化与功的关系二、实验器材1变力做功:橡皮筋、小车、木板、打点计时器和纸带、铁钉等。2恒力做功:钩码、小车、带滑轮的木板、打点计时器和纸带(或光电门)、细绳等。三、主要误差1橡皮筋不能严格相同,使橡皮筋拉力做的功与橡。</p><p>3、第9节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一、实验目的1会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计算物体运动的速度。2掌握利用自由落体运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原理和方法。二、实验原理让物体自由下落,忽略阻力情况下物体的机械能守恒,有两种方案验证物体的机械能守恒:1以物体下落的起始点O为基准,测出物体下落高度h时的速度大小v,若mv2mgh成立,则可验证物体的机械能守恒。2测出物体下落高度h过程的初、末时刻的速度v1、v2,若关系式mv22mv12mgh成立,则物体的机械能守恒。三、实验器材铁架台(带铁夹)、电磁打点计时器、重锤(带纸带夹子)、纸带、复写纸、。</p><p>4、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第九节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人教版必修2,1、什么叫机械能守恒? 2、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什么? 3、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机械能守恒吗?,质量为m的物体从O点自由下落,以地面为零参考面,经过A、B两点的速度分别为VA和VB,A、B两点距地面的高度分别为hA、hB。,4、如何推导机械能守恒的表达式?,复习回顾:,本实验借助,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自由落体运动,实验目的:,?,要证明上式是否成立,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如何测量这些物理量?,实验原理:,测量这些物理量,需要哪些器材?,重物、打点计时器、纸带、交流。</p><p>5、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9、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原理,在自由落体运动中,若物体下落高度h 时的速度为v ,则,测定第n点的即时速度的方法是:测出第n点的相邻的前、后两段相等时间T内下落的距离由下列公式算出:,实验器材,实验器材:打点计时器、纸带、复写纸、重物、刻度尺、铁架台(带铁夹)、学生电源等。,夹子,打点计时器,纸带,重物,铁架台,打点计时器的作用是什么? 重物选取的原则是什么?为什么? 密度比较大,质量相对比较大,可以减小因为空气阻力带来的误差 实验中还有哪些应该注意的地方? 计时器要稳定在铁架台上,计时器。</p><p>6、实验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例1 2016 浙江温州十校联合体联考 某同学安装如图1甲所示的实验装置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如图乙所示是该实验得到的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 现要取A B两点来验证实验 已知电火花计时器每隔0 02s。</p>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相关PPT文档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课件2(人教版必修2).ppt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ppt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5章 实验6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课件.ppt
高中物理 7.9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相关DOC文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