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源性疾病监测培训
2015年西安市食源性疾病监测分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和食源性疾病爆发两部分工作任务。第一部分 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食源性疾病监测。食源性疾病监测。对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的有害因素进行监测。对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的有害因素进行监测。指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于食品。
食源性疾病监测培训Tag内容描述:<p>1、食源性疾病(Foodborne disease),食源性疾病是指由摄食进入人体内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三个基本要素: 病源物-致病因子; 传播媒介-食物; 临床特征-中毒性或感染性表现。,范畴 (1)食物中毒 (2)食源性肠道传染病 如志贺菌引起痢疾,霍乱弧菌引起霍乱等 (3)食源性寄生虫病 (4)食源性变态反应性疾病 (5)其它:由食物中有害污染物引起以慢性毒害为主要特征的疾病,食源性疾病(Foodborne disease),背景及意义,上海市1988年春,由于食用不洁毛蚶造成近30万人的甲型肝炎大流行, 这是一次典型的食。</p><p>2、2015年西安市食源性疾病 监测实施方案 2015年11月24日,2015年西安市食源性疾病监测分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和食源性疾病爆发两部分工作任务,需要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疾控机构以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共同完成。,第一部分 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食源性疾病比例监测包括比例信息的采集、病原学检验和病因性食品调查三部分工作内容。,(一)病例信息采集,目的 在全市依托哨点医院开展食源性疾病个案监测,通过对个案病例信息的采集、汇总和分析,了解重要食源性疾病的发病及流行趋势,及时发现食源性疾病聚集性病例和爆发线索。</p><p>3、食源性疾病监测,预防保健科,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依据和内容,(一)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修订, 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 第二章第十四条 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对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的有害因素进行监测; 第一百零三条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单位应当立即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事故单位和接收病人进行治疗的单位应当及时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卫生行政部。</p><p>4、食源性疾病监测 赵利华,首先要明确的几个概念,食品安全事故:指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于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 食源性疾病:指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 食物中毒:指食用了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食品安全法,一、监测目的,通过对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监测和归因分析,掌握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高危食品和危险因素,为制定、调整食源性疾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二、监测对象,对疑似与食品有关的生物性、化学性。</p><p>5、食源性疾病监测,食源性疾病(Foodbornedisease),食源性疾病是指由摄食进入人体内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三个基本要素:病源物-致病因子;传播媒介-食物;临床特征-中毒性或感染性表现。,食源性疾病(Foodbornedisease),范畴(1)食物中毒(2)食源性肠道传染病如志贺菌引起痢疾,霍乱弧菌引起霍乱等(3)食源性寄生虫病(4。</p><p>6、食源性疾病监测,预防保健科,.,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依据和内容,(一)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修订, 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 第二章第十四条 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对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的有害因素进行监测; 第一百零三条 发生食。</p><p>7、食源性疾病监测,预防保健科,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依据和内容,(一)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修订, 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 第二章第十四条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对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的有害因素进行监测; 第一百零三条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