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计算钢筋
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60。1、上部贯通筋&#160。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160。2、端支座负筋&#160。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160。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钢筋长度=净跨+伸进长度*2+6.25d*2。
手工计算钢筋Tag内容描述:<p>1、纯手工钢筋算量的步骤一、梁(1)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4、腰筋构造钢筋。</p><p>2、手工算板筋的基本知识1、首先要清楚板内钢筋分类:受力筋(底筋、面筋)、负筋(边支座负筋和中间支座负筋)、负筋分布筋、温度筋、以及马凳筋,洞口加筋等等。2、要了解平法标注中板筋符号:1)、B板底部钢筋(底筋);T板顶部钢筋(面筋);B&T双层钢筋2)、X贯通横向钢筋;Y贯通纵向钢筋;X&Y双向钢筋3)、原位标注中负筋长度尺寸为伸至支座中心线3、受力筋计算:板底受力筋长度=净跨-伸进长度*2+弯勾2*6.25*d04G101-4中规定,板受力筋伸入支座(梁、剪力墙、圈梁)的长度,为max(支座宽/2,5d)。而如果支座为砌体墙,则伸入长度为max(。</p><p>3、手工计算钢筋的步骤以及方法: 首先要说明的一点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钢筋预算和实际的 钢筋下料是不一样的。我们所说的钢筋预算就是按照建筑的规范或标准平法图集的要求计算出来的钢筋。而下料还要考虑很多施工现场的要求,例如我们的钢筋断点的位置在实际的施工中是有规定的,必须断在跨中1/3的范围内,构件交错的地方要注意钢筋的避让等。 在我们拿到结构图纸后,首先分析此建筑是什么结构形式、大致有哪些构件、基础是什么类型。然后我们一般剪力墙按照从下向上的顺序,也就是施工的先后顺序进行计算。 (一)基础: 这里介绍几中常见的。</p><p>4、手工计算钢筋的步骤以及方法首先要说明的一点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钢筋预算和实际的钢筋下料是不一样的。我们所说的钢筋预算就是按照建筑的规范或标准平法图集的要求计算出来的钢筋。而下料还要考虑很多施工现场的要求,例如我们的钢筋断点的位置在实际的施工中是有规定的,必须断在跨中1/3 的范围内,构件交错的地方要注意钢筋的避让等。在我们拿到结构图纸后,首先分析此建筑是什么结构形式、大致有哪些构件、基础是什么类型。然后我们一般剪力墙按照从下向上的顺序,也就是施工的先后顺序进行计算。(一)基础1、独立基础:框架结构中用。</p><p>5、手工计算钢筋的步骤以及方法 首先要说明的一点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钢筋预算和实际的 钢筋下料是不一样的。我们所说的钢筋预算就是按照建筑的规范或标准平法图集的要求计算出来的钢筋。而下料还要考虑很多施工现场的要求,例如我们的钢筋断点的位置在实际的施工中是有规定的,必须断在跨中1/3的范围内,构件交错的地方要注意钢筋的避让等。 在我们拿到结构图纸后,首先分析此建筑是什么结构形式、大致有哪些构件、基础是什么类型。然后我们一般剪力墙按照从下向上的顺序,也就是施工的先后顺序进行计算。 一、基础: 这里介绍几中常见的基础。</p><p>6、手工计算钢筋的步骤以及方式:首先要阐明的一点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钢筋预算和实际的钢筋下料是不一样的。我们所说的钢筋预算就是按照建筑的规范或尺度平法图集的要求计算出来的钢筋。而下料还要考虑很多施工现场的要求,例如我们的钢筋断点的地位在实际的施工中是有规定的,必需断在跨中1/3的范围内,构件交织的处所要注意钢筋的避让等。在我们拿到结构图纸后,首先剖析此建筑是什么结构情势、大致有哪些构件、基础是什么类型。然后我们一般剪力墙按照从下向上的次序,也就是施工的先后次序进行计算。(一)基础:这里先容几中常见的基础。</p><p>7、手工计算钢筋公式大全第一章 梁第一节 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注意: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3G101-1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p><p>8、手工计算钢筋公式大全引用 手工计算钢筋公式大全第一章梁 第一节框架梁 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注意: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3G101-1中关于支座。</p><p>9、手工计算钢筋公式大全 No1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 梁板钢筋的下料长度=梁板的轴线尺寸-保护层(一般25)+上弯勾尺寸 180度弯勾=625d 135弯钩=11.9d 90度弯勾35d 45度弯勾49d 再减去度量差:30度时取03d。</p><p>10、手工计算钢筋公式大全 手工计算钢筋公式大全第一章 梁 第一节 框架梁 一、首跨钢筋的计算 1、上部贯通筋 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2、端支座负筋 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p><p>11、手工计算钢筋公式大全 第一章 梁 第一节 框架梁 一、首跨钢筋的计算 1、上部贯通筋 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2、端支座负筋 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p><p>12、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 工程造价教研室,板钢筋计算,板筋主要有: 1) 受力筋 (单向、双向、单层、双层) 2) 支座负筋; 3) 分布筋; 4) 附加钢筋 (角部的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 5) 支撑钢筋 (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板的平法标注,板,板底筋长度,钢筋长度净跨+伸进长度*2+6.25d*2,伸进长度,伸进长度,伸进长度,伸进长度,板底筋根数,底板钢筋根数布筋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