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受拉构件承载力

砌体抗剪强度理论 受剪构件承载力的计算。第八章 受拉构件的截面承载力。7.1 轴心受拉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轴心受拉构件从加载到破坏。第 8章 受拉构件承载力计算。偏心受拉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偏心受拉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偏心受拉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受拉构件按作用位置分为轴心受拉和 偏心受拉。

受拉构件承载力Tag内容描述:<p>1、四、受拉、受弯、受剪构件,本节受剪构件承载力规范新的计算公式主要来源于重庆建筑大学(原重庆建筑工程学院)骆万康等人的研究。 主要内容: 砌体抗剪强度理论 受剪构件承载力的计算,回顾A : 砌体拉、弯、剪的破坏形式,法向粘结强度很低,一般不足切向粘结强度的1/2,而且往往不易保证。,砌体的切向受力,砌体的法向受力,回顾A : 砌体拉、弯、剪的破坏形式(续1),1、砌体拉、弯、剪的破坏形式 计算中仅考虑水平灰缝中的粘结力,而不考虑竖向灰缝的粘结力。,a) 沿块体和竖缝 与块体的抗拉强度、切向粘结强度有关。,b) 沿齿缝 切向粘结强度与。</p><p>2、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习题集之四6 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一、填空题: 1偏心受压构件的受拉破坏特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常称之为 _____ ;偏心受压构件的受压破坏特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常称之为 _______ 。 2矩形截面受压构件截面,当l0/h __ 时,属于短柱范畴,可不考虑纵向弯曲的 影响,即取 ___ ;当l0/h ___ 时为细长柱,纵向弯曲问题应专门研究。 3矩形截面大偏心受压构件,若计算所得的b,可保证构件破坏时 ____ ; x=bh02as可保证构件破坏时 _______ 。4对于偏心受压构件。</p><p>3、第7章 受拉构件承载力的计算,返回总目录,教学提示:本章主要讲述了混凝土结构的一般概念,重点阐述了性质不同的两种材料(钢筋和混凝土)能够结合在一起共同工作的可能性和有效性以及混凝土结构的特点;简要地介绍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工程中的应用、发展前景及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并对混凝土结构课程的特点及学习方法提出了建议。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在了解混凝土结构一般概念的基础上,深刻理解和掌握钢筋和混凝土共同工作的条件,充分认识钢筋与混凝土的优缺点,了解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做好学习。</p><p>4、第7章 受拉构件承载力的计算,返回总目录,教学提示:本章主要讲述了混凝土结构的一般概念,重点阐述了性质不同的两种材料(钢筋和混凝土)能够结合在一起共同工作的可能性和有效性以及混凝土结构的特点;简要地介绍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工程中的应用、发展前景及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并对混凝土结构课程的特点及学习方法提出了建议。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在了解混凝土结构一般概念的基础上,深刻理解和掌握钢筋和混凝土共同工作的条件,充分认识钢筋与混凝土的优缺点,了解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做好学习。</p><p>5、第八章 受拉构件的截面承载力,7.1 轴心受拉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轴心受拉破坏时混凝土裂缝贯通,纵向拉钢筋达到其受拉屈服强度,正截面承载力公式如下:,纵向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N 轴心受拉承载力设计值。,轴心受拉构件从加载到破坏,其受力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从加载到砼受拉开裂前,砼开裂后到钢筋即将屈服,受拉钢筋开始屈服到全部受拉钢筋达到屈服。,7.2 偏心受拉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1)偏心受拉构件的破坏特征,1)大偏心受拉破坏 当轴力处于纵向钢筋之外时发生此种破坏。破坏时距纵向拉力近的一侧混凝土开裂,混凝土开裂后不会。</p><p>6、混凝土结构,第 8章 受拉构件承载力计算,主讲教师:盛明强 课件制作:盛明强,主要内容:,大小偏心受拉构件的判别; 偏心受拉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偏心受拉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重点:,偏心受拉构件的判别; 偏心受拉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受拉构件按作用位置分为轴心受拉和 偏心受拉。,当轴向拉力作用线与截面形心重合时,称为轴心受拉构件。,当轴心拉力作用线与截面形心不重合,截面上既有拉力作用,又有弯矩作用时时,称为偏心受拉构件。,轴心受拉构件开裂前,拉力由混凝土和钢筋共同承担;开裂后混凝土退出抗拉工作,全部拉力由钢筋。</p>
【受拉构件承载力】相关PPT文档
砌体结构构件的承载力(受拉受弯受剪构件.ppt
受拉构件承载力的计算.ppt
07受拉构件承载力的计算.ppt
受拉构件的截面承载力.ppt
受拉构件承载力计算.ppt
【受拉构件承载力】相关DOC文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