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与分配单元
1 单元检测卷单元检测卷( (三三) ) 一、选择题 收入分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1.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分配方式。答案 F 按生产要素分配既可以存在于非公有制经济中。答案 F 按生产要素分配既可以存在于非公有制经济中。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收入分配不公平。明确收入分配这一主题。
收入与分配单元Tag内容描述:<p>1、1 收入与分配收入与分配 1我国的收入分配方式 分配方 式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基本内 容 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数量和质量 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 允许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 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重要意 义 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 创造性,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 分涌流,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 展 【温馨提示】 由于企业效益不同,按劳分配并不意味着等量劳动必然获得等量报酬。 2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含义 收入分配公平,要求收入分配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 间的收入差距。</p><p>2、1 单元检测卷单元检测卷( (三三) ) 一、选择题 收入分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 2015 年,我国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合理调整国家、企业、个人的分配关系。据 此回答 12 题。 1下列对我国分配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现阶段的分配制度决定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让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的内在要求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我国的分配制度是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生。</p><p>3、我们在这里,召开私营企业家联谊会,借此机会,我代表成都市渝中工商局、渝中区私营企业协会,祝各位领导新年快乐、工作愉快、身体健康,祝各位企业家事业兴旺单元测试评估卷(三)收入与分配(时间:60分钟满分:70分)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T涂黑,错误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F涂黑)1扶贫标准的提高,促成了合理有序分配格局的形成。(F)2收入差距扩大具有激励作用,效率将会提高。(F)3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根本措施是大力发展生产力。(T)4私营企业中的工人获得。</p><p>4、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一、判断题(正确的在右边括号中填“T”,错误的填“F”)1.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分配方式,只存在于非公有制经济中。()答案F按生产要素分配既可以存在于非公有制经济中,也可以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2.2018年,我国多个省市相继上调最低工资标准,这有利于通过再分配实现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答案F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是通过初次分配实现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答案F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初次分配和再分。</p><p>5、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一、判断题(正确的在右边括号中填“T”,错误的填“F”)1.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分配方式,只存在于非公有制经济中。()答案F按生产要素分配既可以存在于非公有制经济中,也可以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2.2018年,我国多个省市相继上调最低工资标准,这有利于通过再分配实现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答案F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是通过初次分配实现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答案F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初次分配和再分。</p><p>6、第3单元 收入与分配网络构建知识关联1维护社会公平的经济意义角度经济意义公平与效率关系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积极性,推动生产发展,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分配与消费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扩大内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特征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缩小行业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科学发展观维护社会公平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经济发展方式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内需拉动,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p><p>7、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明确指出:必须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消灭贫穷,达到共同富裕,在生产发展和社会财富增长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据此回答12题。1.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因此按劳分配在我国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这告诉我们()A.生产力水平决定收入分配多少B.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C.分配对生产具有一定的反作用D.生产。</p><p>8、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单元总结提升1.(2016上海高考)2016年4月,国务院印发通知,对专利成果收益分配、科研人员兼职收入、科研成果入股分红、科研人员成立公司等方面作出规定。为落实这些激励性规定,最需完善的分配方式是()A.按劳动要素分配 B.按资本要素分配C.按技术要素分配 D.按管理要素分配答案C解析专利成果收益分配、科研人员兼职收入、科研成果入股分红、科研人员成立公司等体现的是生产要素的分配,具体而言是生产要素中的技术要素的分配,故C项符合题意;A、B、D与题意不符。2.(2013全国)财政政策是我国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2013。</p><p>9、单元整合 素养升华,-2-,情景展示,材料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指出:到2020年,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2017年3月5日,李克强在介绍2017年重点工作任务时表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的短板。要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 000万以上,完成易地扶贫搬迁340万人。 发挥政府投入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和主导作用,积极开辟扶贫开发新的资金渠道,确保政府扶贫投入力度与脱贫攻坚任务相适应。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增长30%以上。加。</p><p>10、必修1,单元综合提升,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网络梳理,1.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宏观调控 (1)实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原因: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单纯的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前挂后联,(2)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实施,2.市场经济三个主体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1)国家:是社会再生产的调控者和引导者,主要通过宏观经济政策、计划,特别是通过财政和税收政策调节社会生产与需求,维护社会公平的分配,为社会再生产打造良好的客。</p><p>11、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卷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3分,共60分)1党的十九大。</p><p>12、单元总结提升1(2018海南高考)现阶段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企业里工人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公有制经济中职工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工程师提供新技术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农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ABCD答案D解析按劳分配是在公有制经济的前提下,中的企业不知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排除;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公有制经济中职工收入中的工资和奖金属于按劳分配,福利和社会保障就不是按劳分配;正确。答案选D。2(2018全国)某国是全球最大的。</p><p>13、单元总结 必修1 第三单元,【体系构建】,【重点聚焦】 1.分配制度是我国两大经济制度之一,理解实行这一制度的必要性,分清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 2.收入分配公平问题是社会热点问题,重点把握实现收入分配公。</p><p>14、单元总结,网络构建分析脉络解读网络,网络解读一个主题:立足社会财富的分配,明确收入分配这一主题。两个方面:个人收入的分配和国家收入的分配。两类方式: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两大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p><p>15、单元综合提升 网络构建 题型特点 数据表格作为考查学生分析归纳问题能力的一种载体 是表达信息 反映当前经济工作变化发展趋势的一种重要形式 主要有曲线图 扇形图 柱状图 表格等形式 一般由表头提示语 表格材料 表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