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设计与应用答案
系统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数据库实施、数据库运行和维护。系统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数据库实施、数据库运行和维护。
数据库设计与应用答案Tag内容描述:<p>1、第14章 数据库设计 1 简述数据库设计的步骤 解 数据库设计的步骤可以分为以下六个阶段 系统需求分析 概念结构设计 逻辑结构设计 物理结构设计 数据库实施 数据库运行和维护 1 需求分析阶段 进行数据库设计首先必须准确了解与分析用户对系统的信息需求和处理需求 并建立系统说明文档 需求分析是整个设计过程的基础 是最困难 最耗费时间的一步 但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需求分析做得是否充分与准确 决定了数据库。</p><p>2、第14章 数据库设计 1 简述数据库设计的步骤 解 数据库设计的步骤可以分为以下六个阶段 系统需求分析 概念结构设计 逻辑结构设计 物理结构设计 数据库实施 数据库运行和维护 1 需求分析阶段 进行数据库设计首先必须准确了解与分析用户对系统的信息需求和处理需求 并建立系统说明文档 需求分析是整个设计过程的基础 是最困难 最耗费时间的一步 但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需求分析做得是否充分与准确 决定了数据库。</p><p>3、孙发勤Yzu.sun,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第13章数据库设计-总结,数据库原理与应用SQLServer2005,SQLServer2005,数据库设计概述,数据库系统设计内容数据库设计特点,SQLServer2005,数据库系统设计内容,数据库设计包含两方面的内容:结构特性设计结构特性设计通常是指数据库模式或数据库结构设计,它应该具有最小冗余的、能满足不同用户数据需求的、能实现数据共享的。</p><p>4、武武 汉汉 工工 程程 大大 学学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数据库系统概论数据库系统概论 实验报告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11 网工 1 2实验地点计算机大楼 423 机房 学生学号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实验时间 实验项目实验实验 3 3 数据库设计与应用开发 数据库设计与应用开发 6 6 学时 学时 实验类别 操作性 验证性 设计性 综合性 其它 实验目的 及要求 1 依照数据库设计的方。</p><p>5、数据库技术与应用,Visual FoxPro 6.0篇,郑州轻院民族学院,2017/12/29,目 录,第2章 Visual FoxPro 6.0基础,第3章 项目管理器,第4章 创建数据库和表,第5章 表的基本操作,第6章 索引和排序,第7章 多表操作,第8章 查询与视图,第1章 数据库基本原理,2017/12/29,第9章 结构化查询语言SQL,第10章 报表设计,第11章 程序设计基础,第12章 程序设计,第13章 表单设计,第14章 菜单设计,第15章 应用程序的生成与发布,目 录,2017/12/29,第1章 数据库基本原理,信息在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p><p>6、数据库技术及应用DB 第3章 关系数据库 本章主要介绍: 关系数据库设计步骤 概念模型的设计(难点) 逻辑模型的设计(难点) 关系模式的规范化处理(难点) 1 3.1 数据库设计概述 数据库设计是指对一个给定的应用环境, 构造最优的数据库模式,建立数据库及其 应用系统,使之能够有效地存储数据,满 足各种用户的应用需求(包括信息要求和 处理要求)。 2 3.1 数据库设计概述 关系数据库设计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1) 需求分析 2) 概念模式设计(E-R模型) 3) 逻辑模式设计(RDBMS) 4) 数据库实施 5) 数据库运行和维护 见下图所示。 3 3.1 数据。</p><p>7、孙发勤 Yzu.sun163.com,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第13章 数据库设计-总结,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SQL Server 2005,SQL Server 2005,数据库设计概述,数据库系统设计内容 数据库设计特点,SQL Server 2005,数据库系统设计内容,数据库设计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结构特性设计 结构特性设计通常是指数据库模式或数据库结构设计,它应该具有最小冗余的、能满足不同用户数据需求的、能实现数据共享的系统。数据库结构特性是静态的,应留有扩充余地,使系统容易改变。 行为特性设计 行为特性设计是指应用程序、事物处理的设计。,SQL Server 2005,数据库设计。</p><p>8、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计网2093 指导教师: 工作单位: 信息工程系 设计题目: BBS论坛数据库设计开发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1 创建数据库BBS,数据表,并建立主外键、约束、建立表测试数据;2 创建视图3 实现以下功能:(1)简单查询;(2)连接查询;(3)嵌套查询;(4)创建触发器;(5)创建存储过程;+设计报告撰写格式要求:1、明确课程设计的目的和重要性,认真领会课程设计的题目,读懂课程设计指导书的要求,学会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步骤,学会如何运用。</p><p>9、第 1 页第一章 数据库系统概述与基本知识第一节 数据库概述生活中和数据有关,并为计算机所处理的数据应用,例如:学籍管理、成绩管理、教学计划管理、各类报名系统、售票系统、收银系统、选课系统、地铁运行监控系统、所有动态网站、个人信息管理等。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在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在计算机的三大主要应用领域(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和过程控制)中,数据处理是计算机应用的主要方面。数据库技术就是在研究数据处理的过程中逐渐。</p><p>10、数据库应用分析为先】数据库原理与应用ppt 中国数据库产业正进入蓬勃发展的成熟期,越来越多企业需要数据库来支持信息化建设。数据库的应用不再以数据存储为目的,而会转变为对数据进行分析,在数据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 xx IBM DB2迁移之星大赛评委、IBM中国开发中心DB2迁移高级顾问孙岳认为,使用标准SQL语言,并通过相同命令兼容不同数据库平台上的操作是数据库发展趋势。IBMD。</p><p>11、数据库实验三:数据库的原理与应用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实验目的(1)掌握对表中数据的插入、删除、修改等操作; (2)深入体会数据完整性及约束的作用。2实验要求在实验三建立的表的基础上:(1)自行设计各个表的记录,其中院系表至少10条记录、学生表至少30条记录、课程表至少10条记录、教师表至少10条记录、选课表至少50条记录。(2)设计一组记录执行插入操作,要。</p><p>12、精选文档 习题参考答案 第1章习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C 2. B 3. D 4. C 5. D 6. A 7. A 8. B 9. D、 10. B 11. C 12. D 13. A 14. D 15. B 二、填空题 1. 数据库系统 2. 关系 3. 物理独立性 4. 操作系统 5.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p><p>13、第1章习题参考答案 三:简答题 1、 简述数据管理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各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答:数据管理技术经的三个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 数据库系统阶段 人工管理阶段特点:数据不保存、系统没有专用的软件对数据 进行管理、数据不共享、数据不具独立性; 文件系统阶段:数据以文件形式长期保存、由文件系统管理数据; 程序与数据间有一定的独立性; 数据库系统阶段:数据结构化、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数据独 立性高、有一定的数据控制功能。 3、 简述数据库、数据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三个概念的含义和联 系。 答。</p><p>14、习题参考答案 第 1 章 一 填空题 1 答案 1 分类 2 组织 3 存储 4 检索 5 维护 2 答案 1 逻辑结构 2 存储空间 3 数据存取方法 3 答案 1 数据冗余 2 不一致性 3 数据联系弱 4 答案 1 应用程序 2 数据 5 答案 1 1968 年 2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3 层次 6 答案 1 记录 7 答案 1 数据的完整性 2 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