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链路层.
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 高层。数据链路与链路的区别在于数据链。3.1 差错产生与差错控制方法 1.为什么要设计数据链路层。3.3 使用广播信道的数据链路层 3.3.1 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 3.3.2。
数据链路层.Tag内容描述:<p>1、计算机网络(第 5 版) 第 3 章 数据链路层 第 3 章 数据链路层 3.1 使用点对点信道的数据链路层 3.1.1 数据链路和帧 3.1.2 三个基本问题 3.2 点对点协议 PPP 3.2.1 PPP 协议的特点 3.2.2 PPP 协议的帧格式 3.2.3 PPP 协议的工作状态 第 3 章 数据链路层(续) 3.3 使用广播信道的数据链路层 3.3.1 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 3.3.2 CSMA/CD 协议 3.4 使用广播信道的以太网 3.4.1 使用集线器的星形拓扑 3.4.2 以太网的信道利用率 3.4.3 以太网的 MAC 层 第 3 章 数据链路层(续) 3.5 扩展的以太网 3.5.1 在物理层扩展以太网 3.5.2 在数据链路层。</p><p>2、第三章 数据链路层一、选择题1、 数据在传输过程出现差错的主要原因是(A)A. 突发错 B. 计算错 C. CRC错 D. 随机错2、 PPP协议是哪一层的协议? (B)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 高层3、控制相邻两个结点间链路上的流量的工作在(A)完成。A. 链路层 B. 物理层 C. 网络层 D. 运输层 4、在OSI参与模型的各层中,(B)的数据传送单位是帧。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 D运输层6、网桥是在(A)上实现不同网络的互连设备。A.数据链路层 B.网络层 C.对话层 D.物理层7、局域网的协议结构(B)。 A.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 。</p><p>3、第三章3-01 数据链路(即逻辑链路)与链路(即物理链路)有何区别? “电路接通了”与”数据链路接通了”的区别何在?答:数据链路与链路的区别在于数据链路出链路外,还必须有一些必要的规程来控制数据的传输,因此,数据链路比链路多了实现通信规程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电路接通了”表示链路两端的结点交换机已经开机,物理连接已经能够传送比特流了,但是,数据传输并不可靠,在物理连接基础上,再建立数据链路连接,才是“数据链路接通了”,此后,由于数据链路连接具有检测、确认和重传功能,才使不太可靠的物理链路变成可靠的数据链路,。</p><p>4、第3章 数据链路层,3.1 差错产生与差错控制方法 1.为什么要设计数据链路层,在原始物理传输线路上传输数据信号是有差错的; 设计数据链路层的主要目的: 将有差错的物理线路改进成无差错的数据链路; 方法 差错检测 差错控制 作用:改善数据传输质量,向网络层提供高质量的服务。,2.差错产生的原因和差错类型,传输差错 通过通信信道后接收的数据与发送数据 不一致的现象; 差错控制 检查是否出现差错以及如何纠正差错; 通信信道的噪声分为两类:热噪声和冲击噪声; 由热噪声引起的差错是随机差错,或随机错; 冲击噪声引起的差错是突发差错。</p><p>5、课件制作人: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 5 版),第 3 章 数据链路层,第 3 章 数据链路层,3.1 使用点对点信道的数据链路层 3.1.1 数据链路和帧 3.1.2 三个基本问题 3.2 点对点协议 PPP 3.2.1 PPP 协议的特点 3.2.2 PPP 协议的帧格式 3.2.3 PPP 协议的工作状态,第 3 章 数据链路层(续),3.3 使用广播信道的数据链路层 3.3.1 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 3.3.2 CSMA/CD 协议 3.4 使用广播信道的以太网 3.4.1 使用集线器的星形拓扑 3.4.2 以太网的信道利用率 3.4.3 以太网的 MAC 层,第 3 章 数据链路层(续),3.5 扩展的以太网 3.5.1 在物理层扩展以太网 。</p><p>6、计算机网络(第 5 版),第 3 章 数据链路层,第 3 章 数据链路层,3.1 使用点对点信道的数据链路层 3.1.1 数据链路和帧 3.1.2 三个基本问题 3.2 点对点协议 PPP 3.2.1 PPP 协议的特点 3.2.2 PPP 协议的帧格式 3.2.3 PPP 协议的工作状态,第 3 章 数据链路层(续),3.3 使用广播信道的数据链路层 3.3.1 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 3.3.2 CSMA/CD 协议 3.4 使用广播信道的以太网 3.4.1 使用集线器的星形拓扑 3.4.2 以太网的信道利用率 3.4.3 以太网的 MAC 层,第 3 章 数据链路层(续),3.5 扩展的以太网 3.5.1 在物理层扩展以太网 3.5.2 在数据链路层。</p><p>7、计算机网络,计 算 机 网 络,主 讲:邓 辉,计算机网络,第 3 章 数据链路层,3.1 使用点对点信道的数据链路层 3.2 点对点协议 PPP 3.3 使用广播信道的数据链路层 3.4 使用广播信道的以太网 3.5 扩展的以太网 3.6 高速以太网 3.7 其他类型的高速局域网接口,计算机网络,数据链路层的简单模型,局域网,广域网,主机 H1,主机 H2,路由器 R1,路由器 R2,路由器 R3,电话网,局域网,主机 H1 向 H2 发送数据,从层次上来看数据的流动,计算机网络,局域网,广域网,主机 H1,主机 H2,路由器 R1,路由器 R2,路由器 R3,电话网,局域网,主机 H1 向 H2 发送数据,链路层。</p><p>8、IT Education & Training,计算机网络原理与应用,复习,使用点对点信道的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和帧 封装成帧、透明传输和差错检测 点对点协议 PPP 特点 帧格式 工作状态 提问:P105习题第1、4题,第 3 章 数据链路层 3.3 使用广播信道的数据链路层,使用广播信道的数据链路层 掌握局域网基础知识 理解局域网基本组成 掌握局域网介质访问方法,3.3.1 局域网概述,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简称LAN)是指在某一区域内由多台计算机互联成的计算机组。局域网可以实现文件管理、应用软件共享、打印机共享、扫描仪共享、工作组内的日程安排、电子邮。</p><p>9、第4章 点对点信道的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基本概念 数据链路层三个基本问题 PPP协议 HDLC协议,数据链路层的简单模型,局域网,广域网,主机 H1,主机 H2,路由器 R1,路由器 R2,路由器 R3,电话网,局域网,主机 H1 向 H2 发送数据,从层次上来看数据的流动,数据链路层的简单模型( 续),局域网,广域网,主机 H1,主机 H2,路由器 R1,路由器 R2,路由器 R3,电话网,局域网,主机 H1 向 H2 发送数据,链路层,应用层,运输层,网络层,物理层,链路层,应用层,运输层,网络层,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物理层,R1,R2,R3,H1,H2。</p><p>10、,第三章 点到点的数据链路层,3.1 数据链路层,基本概念 链路(物理链路):就是一条无源的点到点的物理线路段 数据链路(逻辑链路):把实现控制数据传输规程的软件、硬件加到物理链路上实际中由网卡完成,还包括物理层的功能。,外部功能 成帧(发送端) 无差错传输 拆帧(接收端),内部功能 链路管理 帧同步(帧定界) 透明传输 (一起的) 差错控制(包括差错检测和差错处理) 流量控制 寻址 将数据和控制信息分开,3.2 数据帧的同步,目的:接收方能正确区分出一帧的开始与结束 方法:发送方在要发送的数据的前后加上标志信息 首部IP数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