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本单元主要教学角和直角、锐角、钝角的初步认识。1、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和直角、锐角、钝角。第三单元 数一数与乘法。直角的初步认识。第二课时 直角的初步认识。第二课时 直角的初步认识。1、 结合生活情境认识直角。初步认识直角。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1.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学生初步认识直角。学生初步认识并会判断直角。

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Tag内容描述:<p>1、用三角尺拼角【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42页例6。【课程标准描述】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了解直角、锐角和钝角。【学习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学会用一副三角板拼出不同的钝角,知道用直角和锐角拼出的一定是钝角。2.经历活动过程,熟练辨认直角、锐角、钝角,感受数学美,建立空间观念。【学习重点】用一副三角尺拼出不同的钝角,知道用直角和锐角拼出的一定是钝角。【学习难点】灵活运用角的知识拼角。【评价活动方案】1.通过拼角活动,学会用一副三角板拼出不同的钝角,知道用直角和锐角拼出的一定是钝角,以评价目。</p><p>2、角的初步认识一、我会填。(每小题2分共24分)1、一个角是由( )个顶点和( )条边组成的。2、一个三角板有( )个角,其中有( )个直角,( )个锐角。3、红领巾上有一个( )角,两个( )角。4、拿一张纸,先上下对折,再( )对折可以得到直角。5、在我们学过的角中,( )角比直角小,( )角比直角大。6、写出下面角的各部分名称。X k b1 .Co m( )( )( )6、下面的图形中,是角的在( )里打“”,不是的打“”。( ) ( ) ( ) ( )7数一数下面图形按要求填空。 ( )个钝角 ( )个直角。</p><p>3、第三单元测试卷一、数一数,说一说,写算式。1.()个5加法算式是。2.5个()加法算式是。3.()个(),加法算式是。二、填一填。1.在加法算式8+8+8+8+8+8中,相同的加数是(),相同的加数的个数是(),写成乘法算式是()或()。2.在算式34=12中,3和4是(),12是()。3.35读作(),表示()个()相加或()个()相加。4.用乘法算式表示5个9相加是()()或()()。三、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232+3,里应填()。 <=2.3个6相加的和是多少?错误的算式是()。363+66+6+63.与45结果不相同的算式是(。</p><p>4、角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方法与过程:结合生活情景能辨认角。通过制作角的活动使学生初步感知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叉开程度有关系,而与角的边的长短无关。情感与价值:让学生在练习、创作的过程中丰富对角的认识,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大胆的想象,在活动中体会并感受到几何图形的美。教学重点: 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用尺画角。教学准备: 情景图,剪刀、吸管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p><p>5、角的初步认识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教学角和直角、锐角、钝角的初步认识,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2个特点:1、 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和直角、锐角、钝角。角和直角与实际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教材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引出角和直角,并从观察实物中抽象出所学的角和直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从而激发起探索数学的兴趣。2、 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角和直。</p><p>6、角的初步认识一、教材简析本单元主要教学角和直角、锐角、钝角的初步认识,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2个特点:1、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和直角、锐角、钝角。角和直角与实际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教材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引出角和直角,并从观察实物中抽象出所学的角和直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从而激发起探索数学的兴趣。2、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角和直角、。</p><p>7、锐角和钝角年级二年级主备课时安排1课题第三课时 锐角和钝角教具准备课件、三角尺,纸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锐角和钝角,并理解与直角的关系。2、在认识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动手折叠或正确的画出锐角和钝角。3、围绕生活,巩固理解锐角和钝角。集体建议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认识锐角和钝角,并理解与直角的关系。2、正确的画出锐角和钝角。难点:,理解锐角和钝角与直角的关系。教学方法比较法、活动教学法、自主探究法、演示法教学过程:一、引导入课,复习旧知。1、复习并引导学生回忆关于角的知识。(1)认识角角是怎么组成?请。</p><p>8、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本单元是二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主要内容是乘法的意义,由于在二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中,很少会遇到乘法这个概念,从而对于体会运用乘法计算的优越性与必要性比较有难度,针对本单元的教学应让学生掌握至少两种“多个相同加数相加”的方法;体会加法与乘法的关系,根据加法列出乘法算式。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的书写方法以及读法,并且可以运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第1节有多少块糖(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教材第1617页的内容。1结合数糖块的活动,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的抽象过程,为学习乘法积累。</p><p>9、第三单元 表内乘法(二)课题6,7的乘法口诀教科书第31页的教学内容。设计者教者课型新课时1时间年 月 日总课时周 星期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编口诀的过程,能找出6,7乘法口诀的规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索发现能力。2能记住6,7的乘法口诀,会用乘法口诀正确求积。3让学生初步体验6,7乘法口诀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感受数学的价值。教学重难点会用乘法口诀正确求积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课件、算式口诀表。教学流程:我的再创造一、激趣引入(课件演示,红红到书店买台历,并与售货员对话)售货员:每本台历6元。红红:我买4本,要多少元?。</p><p>10、直角的初步认识年级二年级主备课时安排1课题第二课时 直角的初步认识教具准备课件,直尺,直角三角板,纸。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结合生活情境认识直角,使学生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并能从生活中找到直角。2、 通过探索,掌握直角的画法。3、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集体建议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难点: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教学方法活动教学法、自主探究法、演示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角,那你能不能用自己的学具摆一个角?比比谁。</p><p>11、直角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角,谁来说一下你知道了关于角你都知道了什么?师:老师这儿有一组角(课件出示),你们见过吗?师:你们还在什么地方见过这样的角?师:你在你的周围找一个这样的角观察一下看这些角有什么特点?(随便学生说,只要说的合理都给于肯定)师:像这样的角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做“直角”(板书课题)设计意图让学生从自己身边感受直角,。</p><p>12、动 物 聚 会说课稿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的第4课时动物聚会。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首先,我对本节课的教材进行一些简要的分析。本课时在编写上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实际生活,强调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抽象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从中获得对乘法意义的感悟,体会乘法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培养学生利用乘法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教材中的主题图以学生喜爱的童话形式出现,目的是使学生感到生动有趣,让学生在生动的情。</p><p>13、5的乘法口诀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29页的例题、“想一想”和第30页“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 使学生经历编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5的乘法口诀,提高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使学生在编口诀和用口诀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积累积极的学习情感,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教学重点:经历编写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5的乘法口诀。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入新课谈话:小朋友们,你们都有一双勤劳的小手,请伸出你们的小手好吗?一双小手几个指。</p><p>14、第3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第5课时 练习课【教学内容】:课本P42【教学目标】:通过活动,加深对各类角的理解。【教学准备】:三角板【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你会玩三角尺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玩一玩三角尺。设计意图:情境学习,进入新课。二、合作探究1.提出问题。用一副三角尺拼出一个钝角。2.解决问题(1)知道了什么?要拼出一个钝角观察三角尺,你还发现了什么?指名汇报并说明你发现了什么。(2)应该怎样做?想一想,应该怎样做?动手拼一拼,试一试。思考:钝角比直角大,可以用两个什么样的角来拼呢?1) 拼出的是钝角吗?用三角尺。</p><p>15、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1角的认识、画角2直角的认识、判断直角、画直角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2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三、单元特点1结合生活实例认识角和直角。(1)从知识的引入来说:教材从校园生活情景中引出角和直角。从实物中分别抽象出角和直角。使学生经历从生活实际中抽象出数学知识的过程,学会从数学化的角度观察周围的世界。(2)从知识的应用来说:学生认识了角和直角以后,教材让学生说说周围哪儿有角和直角,此外,还安。</p><p>16、有多少点子教学目标1.结合数糖块的活动,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的抽象过程,为学习乘法积累活动经验。2.体会到生活中有许多需要把相同数连加的问题,激发进一步学习的欲望。教学过程1.摆一摆,数一数教科书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展示了可能出现的1个1个地数、2个2个地数、5个5个地数等数法,让学生直观感受可以1个1个地数,也可以几个几个地数。2.数一数,填一填把糖块摆成方阵形状,通过“横着数”和“竖着数”,使学生感受不同的观察角度。3.说一说,算一算用相同加数连加算式表示出数数的过程,并算出得数。通过“横着数”和“竖着数”两种。</p><p>17、第二课时 直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课本P40、41,例3、例4及练习八中相应的练习。教学目标: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教学重点:学生初步认识并会判断直角。教学难点: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出示活动角)这是什么图形?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教师演示转动成直角,问:你们见过这样的角吗?这种角就是直角。二、合作探索,学习新知1、教学例3。(1)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种角?把你发现的这种角说给小组的同学听听。学生小组交流发现。汇报发现。</p><p>18、复习,1.(1),?个,X =,X =,3,4,4,12,3,12,(2),6+6+6+6+6= X,5,6,2,五五二十五,一四得四,一二得二,二二得四,四四十六,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二四得八,一五得五,四五二十,三五十五,一一得一,一六得六,三六十八,二六十二,六六三十六,二五一十,三四十二,五六三十,四六二十四,你能填出表里缺少的口诀吗?,(1)横着看,乘法口诀是怎样排列的?竖着看呢?,(2)哪些口诀只能算一道乘法算式?哪些口诀能算两道乘法算式?任意找一句口诀,说出乘法算式.,=18,=15,=36,=6,=24,=10,=12,=20,=30,=2,=8,=16,3X5= 5X6= 6X4= 3X2= 5X4= 5X5= 4-4= 5X2= 1X5= 4+6=。</p>
【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相关PPT文档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复习.ppt
【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相关DOC文档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用三角尺拼角教案.doc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角的初步认识试卷3无答案新人教版.docx
2016年北师大版二年级上第3单数一数与乘法单元试卷及答案.doc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案新人教版.docx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案1新人教版.docx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案2新人教版.docx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角的初步认识锐角和钝角教案2新人教版.docx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教案北师大版.docx
2019秋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单元 表内乘法(二)教案 西师大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3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 直角的初步认识教案2 新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3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 直角的初步认识教案1 新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单元《动物聚会》说课稿 北师大版
2019秋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单元 5的乘法口诀教案 苏教版.doc
2019届二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第5课时练习课教案新人教版.docx
2019届二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材分析新人教版.docx
2018_2019学年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有多少点子教案北师大版.docx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试卷分析.doc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案.doc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四节动物聚会同步练习(I)卷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