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1、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第一单元 观察物体(一)。本单元让学生从物体的前后、左右、上面等不同位置观察物体。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第2课时 观察物体(2)。使学生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第1课时 观察物体(1)。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度量长度的知识。
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Tag内容描述:<p>1、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单元练习班级 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 成绩 __________一、口算。3+ 5 = 24 = 1+1 = 63 + 6 =23 = 55 = 45 = 52 +15 =64 = 5-1 = 34 = 65 + 5 =4+ 4 = 26 = 53 = 43 - 4 =二、填空。1、( )二得四,三( )十二,五五( ),请你从中选择一句口诀写两道乘法算式:___________ ___________。2、(1)加法算式: ,表示( )个( )相加。</p><p>2、第1单元 长度单位姓名 班级 一、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8%1、一棵大树高6厘米。( )2、小明比小红高3米。( )3、一枝铅笔长16厘米。 ( )4、教室的宽是60厘米。 ( )二、填空题。42%1、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厘米”或 “米”。12%语文课本的宽是14( ) 一根跳绳长3( )教室的黑板长是4( ) 课桌高是70( )教室里的门高是2( ) 妈妈的一个手指长7( )2、在里填上“”“”或“=”。12%15厘米12厘米 4米5厘米 98厘米1米20米15米 1米100厘米 3厘。</p><p>3、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加与减,合唱队人数比原来多了还是少了?,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1,2,1596(人),52658(人),52915,58(人),答:合唱队现在有58人。,说一说,再列式算一算。,1.,2.填一填。,56,3.,4.机灵狗有多少张画片?,5.商店里原来有 89 台电脑,卖出去 35 台后,又运进 18 台, 现在商店 里有多少台电脑。</p><p>4、1.5 解决问题 确定长度单位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类比、观察,学会如何运用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身边的物体,进行想象、猜测、推想、对比等,确定合适的长度单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测量长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测量长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教学重、难点:1、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2、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前面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你能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长度和1米的长度吗?(学生用手比划。)教师口头出题,学。</p><p>5、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练习题一、算一算,填一填3817( )26( )15( )27( )4525( )44( )26( )32( )二、竖式计算872235= 384217= 943215=533827= 273619= 844617=三、列式计算(注意:这类题只能列一道综合算式)1、65先加上35,再减去36,得多少?2、15加上25的和再减去15,差是多少?3、从75里连续减去两个25,差是多少?四、生活中的数学1、超市原来有76箱苹果,卖出49箱后,又运来25箱,超市现在有多少箱苹果?2、公交车上原来有35人,下来18人,上来13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3、二(2)班图书角有以下图书:科技书漫画。</p><p>6、1.3 认识米、用米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在活动中认识米,建立l米的表象。2、知道1米=100厘米。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形成米的正确表象。2、体会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教学重点、难点:1、建立1米的表象。2、理解1米=100厘米。教学准备:师:米尺、一支铅笔、一根筷子、卷尺、皮尺。生:长的绳子、学生尺、铅笔。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都学会了什么知识?生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生2:厘米可以用来测量比较短的物。</p><p>7、1.4 认识线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操作、观察,初步认识线段,知道线段的特征。2、会用直尺画给定长度的线段。过程与方法: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探索线段的特征。2、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引导学生仔细、准确地找线段、量线段。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1、掌握线段的特征。2、线段表象的建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弯曲的两根毛线(不同长度)。学生:学生尺。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同学们,消防员叔叔他们为了抢救国家、人民的生命财产争分夺秒。每次接到任务时。</p><p>8、1.4 认识线段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线段并通过与曲线的对比知道线段“直”的特征。2、能量、画出给定长度(限整厘米)的线段。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初步认识线段并通过与曲线的对比知道线段“直”的特征。难点:能量、画出给定长度(限整厘米)的线段。三、预计教学时间: 1节四、教学活动(一 )基础训练【口算】248= 597= 624= 357=717= 439= 225= 447=【解答题】(只列式不计算)一块布长30米,卖了8米,还剩多少米?(二) 新知学习【典型例题】1认识线段:(1)直观比较线段与曲线的不同,了解线段“直”的特征。(2。</p><p>9、1.6 拓展内容教学内容:拓展内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巩固长度单位及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过程与方法:在引导学生经历认识线段的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数学估计能力,求异的思想以及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认识长度单位。2、初步建立长度观念。3、通过同学的合作,度量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学方法:引导法、练习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看一看哪一位小。</p><p>10、第一课时 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u 教学内容 教材第13页,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物体。u 教学提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时刻都在对身边的物体进行观察,他们也基本理解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该物体的形状可能不相同。但是在本节课教师要积极的引导学生,使学生本来模糊的认识变得清晰、准确起来,从数学的角度来强化学生日常生活中形成的观察经验。要让学生以亲身体验、操作为主,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积累学习数学的方法与策略。u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可能不一样,能辨认从某个位置观察到。</p><p>11、第一单元 观察物体(一)教材分析本单元“观察物体”部分是课程标准“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 是在直观认识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让学生从物体的前后、左右、上面等不同位置观察物体,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让学生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本单元教材编排有以下特点:(一)重视学生体验的过程。教材由“盲人摸象”的故事展开教学,让学生了解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然后通过观察木头大象、拍照片等学生喜闻乐见。</p><p>12、第一单元自测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列竖式计算。(12分)56+21+19=34+45+9=49+32-17=100-59+26=二、在里填上“”“”或“=”。(12分)39+14+4682-47+4557+23-4521-9+4896-39-45100-91-8100-32+26100-45-17三、蜜蜂采蜜。(6分)四、森林医生。(先判断对错,再把错误的改正过来)(8分)五、我是插花小能手。(6分)六、青蛙吃害虫。(10分)导学号973840191.你知道谁吃的害虫多吗?想一想,猜一猜。2.白白吃了多少只害虫?点点呢?七、购物。(15分)导学号973840201.小明拿100元,买了一个布娃娃和一副羽毛球拍,还剩下多少元?2.妈妈拿100元,买了一辆。</p><p>13、第一单元测试卷一、小朋友们都在仔细观察这个新书包,你知道他们看到的都是什么样子的吗?请连一连吧!(9分)二、下面的熊猫图是谁看到的?请你把名字写在图像下面吧!(8分)( ) ( )三、在( )的位置,可以看到一只鹿。(4分)丽丽乐乐美美A.美美B.丽丽C.乐乐四、在括号里注明观察方向。(9分)( ) ( ) ( )五、判断正误。(15分)( ) 1. 一个长方体纸盒,不管从哪个方向观察,看到的都是正方形。( ) 2.一个足球,从各个方向看都是圆形。( ) 3. 正方体的六个面都是正方形。( ) 4. 长方体。</p><p>14、1.2 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课 型新授课课 时 数课时学习目标1、 认识尺子并知道尺子的作用,能用尺子进行正确地测量物体。(限整厘米)2、 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3、 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重点难点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学习过程师生笔记学习流程及主要内容一、 谈话引入1、 上一节课我们都知道要统一长度单位,也用了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进行了测量。但在日常生活中用它来量物体的长度是很不方便的。为了准确、方便地表示物体的长度。</p><p>15、1.6 拓展内容教学内容:拓展内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巩固长度单位及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过程与方法:在引导学生经历认识线段的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数学估计能力,求异的思想以及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认识长度单位。2、初步建立长度观念。3、通过同学的合作,度量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学方法:引导法、练习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看一看哪一位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