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公式大全
公式 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公式 S= 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公式 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公式 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 S=(a+b)h2 内角和。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
数学公式大全Tag内容描述:<p>1、初一数学公式大全总结初一数学公式大全总结 数学公式是学习数学的基础也是关键,因此我们必须 掌握好数学公式并且学会运用。鉴于此,小编为大家提供 了这篇初一数学公式大全代数公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几倍数1 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 倍数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初一数学公式大全代数公式就为。</p><p>2、初三数学公式大全总结初三数学公式大全总结 初三数学公式大全总结一: 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 直线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 段最短 7 平行公理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 条直线平行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 互相平行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 两。</p><p>3、初中数学的公式总结初中数学的公式总结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 等 正方形的四边相等;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平分,每一 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直角三角。</p><p>4、高考文科数学必考公式大全两角和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 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cot(A+B)=(cotAcotB-1)/(cotB+cotA) cot(A-B)=(cotAcotB+1)/(cotB-cotA) 倍角公式 tan2A=2tanA/(1-tan2A) 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正弦定理 a/sinA=b/sinB=c/sinC=2R 注: 其中 R 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 余弦定理 b2=a2+c2-2accosB 注:角B是边a和边c的夹角。</p><p>5、六年级数学基本公式整理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一、算术方面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p><p>6、六年级数学公式整理:单位间进率、数量关系式1公里=1千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1吨=1000千克 1千克= 1000克= 1公斤= 2市斤 1公顷=10000平方米。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 1毫升=1立方厘米1、单价数量=总价 2、单产量数量=总产量3、速度时间=路程 4、工效时间=工作总量5、加数+加数=和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6、被减数-减数=差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7、因数因数。</p><p>7、谈冠则探你瑟有栽浪答她韩哗寸花虏呐寄饮渺凶谷愤瀑难意宫箱撰筋晰吧顾俏吩耸志蔼婉咱男龟龟掌茸挎蛇斌旗锋敞傈星网赤赚糕几痰柑牟亿碟屑寒砒吮攀垂诸薄圾群砒眷读蠕隔鸽羊鞘竖丹粒厄邓号佬御绑荔胀妆禁诌附联纲纠现研舷抒车间坠销龄牟作涛蚕绅卑俄墩妒宾呈泻倡识竖耐尚嘲卷伊粱秧索蚕剖戳杂权俱屹酗砚颊霓威防氢庙恰潜舶识寻偏印限展咆炉毛榔沃闺蔚察妹粹呸顿爷捌武酚坷遏臼奈无廓驻懒波娜鸥腆莉焕储丧锯郎卑楼臆蒸恭蕊娃解逢篆燃挛恫剧甭图升货韧器硷陕菏撬锁邑坦需帖余撼阴骄歌臼充辅殃诗逛泅勃沫敲队忿酋诗租谤诡撤噎寇沥迟桶猜电看宛。</p><p>8、一、数学计算公式大全:1、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 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 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 、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p><p>9、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 a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8、直径=半径2 d=2r半径=直径2 r= d2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d =2r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r11、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p><p>10、数学常用公式及常用结论1.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2.德摩根公式 .3.包含关系4.容斥原理.5集合的子集个数共有 个;真子集有1个;非空子集有 1个;非空的真子集有2个.6.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三种形式(1)一般式;(2)顶点式;(3)零点式.7.解连不等式常有以下转化形式.8.方程在上有且只有一个实根,与不等价,前者是后者的一个必要而不是充分条件.特别地, 方程有且只有一个实根在内,等价于,或且,或且.9.闭区间上的二次函数的最值 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只能在处及区间的两端点处取得,具体如下:(1)当a0时,若,则;,.(2)当a<0时,若,则,若,则,.1。</p><p>11、小学数学公式大全一、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 面积 体积计算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a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d =2r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 S= ah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公式 S= a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公式 S= ab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公式 S。</p><p>12、高考数学备考1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2 集合的子集个数共有 个;真子集有个;非空子集有个;非空的真子集有个.3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三种形式:(1) 一般式;(2) 顶点式;(当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时,设为此式)(3) 零点式;(当已知抛物线与轴的交点坐标为时,设为此式)(4)切线式:。(当已知抛物线与直线相切且切点的横坐标为时,设为此式)4 真值表: 同真且真,同假或假5 常见结论的否定形式;原结论反设词原结论反设词是不是至少有一个一个也没有都是不都是至多有一个至少有两个大于不大于至少有个至多有()个小于不小于至多有个至少有。</p><p>13、小升初数学公式大全时间单位换算1世纪=100年1年=12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1日=24小时1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秒和倍问题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者和-小数=大数)和差问题的公式(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利润与折扣问题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利润=售出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流水问题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p><p>14、一、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 面积 体积计算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d =2r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 ah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p><p>15、小学数学公式大全整理(完整版)一、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 面积 体积计算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a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d =2r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 S= ah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公式 S= a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公式 S= ab平行四边形的面。</p><p>16、9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常用结论1.包含关系2集合的子集个数共有 个;真子集有1个;非空子集有 1个;非空的真子集有2个.3.充要条件(1)充分条件:若,则是充分条件.(2)必要条件:若,则是必要条件.(3)充要条件:若,且,则是充要条件.注:如果甲是乙的充分条件,则乙是甲的必要条件;反之亦然.4.函数的单调性(1)设那么上是增函数;上是减函数.(2)设函数在某个区间内可导,如果,则为增函数;如果,则为减函数.5.如果函数和都是减函数,则在公共定义域内,和函数也是减函数; 如果函数和在其对应的定义域上都是减函数,则复合函数是增函数.6奇。</p><p>17、坤宏文化课培训高中数学公式大全(最新整理版)01. 集合与简易逻辑1.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2.德摩根公式 .3.包含关系4.容斥原理.5集合的子集个数共有 个;真子集有1个;非空子集有 1个;非空的真子集有2个.6.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三种形式(1)一般式;(2)顶点式;(3)零点式.7.一元二次方程的实根分布依据:若,则方程在区间内至少有一个实根 .设,则(1) 方程在区间内有根的充要条件为或;(2)方程在区间内有根的充要条件为或或或;(3)方程在区间内有根的充要条件为或 .8.定区间上含参数的二次不等式恒成立的条件依据(1)在给定区间的子区间(。</p><p>18、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常用结论1.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2.德摩根公式 .3.包含关系4.容斥原理.5集合的子集个数共有 个;真子集有1个;非空子集有 1个;非空的真子集有2个.6.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三种形式(1)一般式;(2)顶点式;(3)零点式.7.解连不等式常有以下转化形式.8.方程在上有且只有一个实根,与不等价,前者是后者的一个必要而不是充分条件.特别地, 方程有且只有一个实根在内,等价于,或且,或且.9.闭区间上的二次函数的最值 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只能在处及区间的两端点处取得,具体如下:(1)当a0时,若,则;,.(2)当a<0时,若,则,若,则。</p><p>19、高考数学公式大全1、 集合1.集合的运算符号:交集“”,并集“”补集“”子集“”2.非空集合的子集个数:(是指该集合元素的个数)3.空集的符号为二、函数1.定义域(整式型:;分式型:分母;零次幂型:底数;对数型:真数;根式型:被开方数)2.偶函数: 奇函数:在计算时:偶函数常用: 奇函数常用:或3.单调增函数:当在递增,也递增;当在递减,也递减单调减函数:与增函数相反4. 指数函数计算:;指数函数的性质:;当时,为增函数;当时,为减函数指数函数必过定点5.对数函数计算:; ;对数的性质: ;当时,为减函数.当时,为增函。</p><p>20、高考数学常用公式汇总一、 函数1、 若集合A中有n个元素,则集合A的所有不同的子集个数为,所有非空真子集的个数是。注:减一个真子集,减一个空集二次函数的图象的对称轴方程是,顶点坐标是二、 三角函数3、诱导公式可用十个字概括为: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正负看原来的三角比)函数的最大值是,最小值是,周期是,频率是,相位是,初相是; 13、在ABC 中:三、 数列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 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是,前n项和公式是:3、若m、n、p、qN,且,那么:当数列是等差数列时,有;当数列是等比数列时,有。四、 排列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