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
周长的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 《什么是周长》是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周长》的内容。在一、二年级学生已经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人教版第七册第四单元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 本单元是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Tag内容描述:<p>1、周长的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内容及简析:教材44-45页(周长的认识)什么是周长是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周长的内容,是新课标教材中空间与图形领域中有关图形与测量的内容。在一、二年级学生已经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并且已经掌握了这些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此外,在日常的生活中,学生对周长也有一定的了解。本节课主要通过描一描、摸一摸、量一量等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体验边线、一周、封闭这些词,初步感知周长的含义。为后面认识各种图形的周长,及周长的计算做好铺垫。课前预设:新。</p><p>2、基本信息课题人教版第七册第四单元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作者及工作单位教材分析本单元是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是在学生学习了角的度量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有关四边形的知识,对平行四边形也有了初步的认识,这里着重给出的是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及与正方形、长方形的关系。梯形在这里是第一次正式出现,教材除教学梯形的特征外,还注意说明与平行四边形的联系和区别。这是在学生认识一些平面图形,包括直观认识过平行四边形之后,主要以平行线的认识为基础学习的。掌握这部分内容,是进一步学习这些图形面积计算的基础,。</p><p>3、可能性的大小教学反思林西第二小学 赵志华一、背景分析“可能性的大小” 这一教学内容是新课程标准增加的概率知识内容,是课程改革后首次在小学数学课程中(人教版三年级上册P106107例3、例4、例5;北师大三年级上册第84、85页)出现的,从而相关的教学可以说是一个全新的尝试。以往在教学这一内容时教学思路大同小异,基本是通过“猜想验证”这一模式来进行教学,主要是“猜想哪种颜色球多,摸到可能性就大验证果然如此”,以此让学生来感受“可能性的大小”,并且为了防止试验的意外,刻意回避小概率事件的发生,老师准备材料时特意让学。</p><p>4、一次函数的概念 教学设计及反思 课题 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 第十四章 第二节 一次函数 1 作者及工作单位 莲塘六中 李瑞华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4 2 2 一次函数 它是在认识了函数 函数的图象和正比例函数的基础上进行的 一次函数是最基本 最简单的函数 本节课主要学习一次函数的概念 本节内容既是前面知识的深化和应用 又为今后学习反比例函数 二次函数的概。</p><p>5、基本信息 课题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三章第3节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作者及工作单位 南城里塔中学 曾建强 教材分析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的知识内容主要是以前一单元中的求根公式为基础的 教材通过一元二次方程ax2 bx c 0 a 0 的根x1 x2得出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以及以数x1 x2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方程模型 然后通过4个例题介绍了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简化一些计算的。</p><p>6、基本信息基本信息 课题课题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 作者及作者及 工作单位工作单位 习家店中心小学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节日礼物 是观察物体的第一课时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具有活动 性 过程性和体验性的特点 学生在观察物体活动中 发展空间观 念 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经历观察物体和用 5 个正方形搭成 立体图形的过程 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 所看到的形状 可能不同 能正确辨认从正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