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1、让学生经历观察、比划、测量等学习活动。1、让学生经历观察、比划、测量等学习活动。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预案。1.使学生初步认识四边形。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综合练习》学案。教材第21页例1、22页做一做及练习五1-3题。 、让学生经历观察、比划、测量等学习活动。
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Tag内容描述:<p>1、第3单元 测 量第1课时 毫米的认识【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观察、比划、测量等学习活动,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使他们初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并能掌握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2、借助具体的测量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从而获得积极的学习数学的情感。【教学重难点】重 点:建立较为准确的“1毫米”的概念。难 点:理解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2、瓯海实验小学备课资料 曾丽芳备用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预案第一课时 四边形的认识教学内容:本册教材第3436页上的例1、例2,完成“做一做”中的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认识四边形,了解四边形的特点,并能根据四边形的特点对四边形进行分类。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精神。3通过主题图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热爱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思想教育。教学重点:找出四边形的特点。教学难点:根据四边形的特点对四边形进行分类。教学过程:一、主题图引入。1同学们,你们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吗。</p><p>3、2019-2020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3单元 图形的运动一(认识轴对称图形)教学建议 冀教版1、结合实例,经历感受轴对称现象,观察、操作等认识轴对称图形的过程。2、了解“对称”的含义,能找,出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3、在观察、想象轴对称图形形状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教学建议:对称现象1、出示教科书中的6张图片,让学生说一说是什么,再提出“观察图片的形状,它们有什么特点”的要求,给学生充分交流的时间,重点说一说这些图片有什么共同特点。如,枫叶左右两边的形状一样,蝴蝶两边的形状一样等。2、教师启发。</p><p>4、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综合练习学案第3时:时、分、秒的练习备时间:8月31日授时间:月日第1周第3节教学目标:、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充分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2、通过练习,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3、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学重点: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教学难点:用时针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完成“练习一”第3题。要求学生先估计,再实际进行验证,。</p><p>5、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教案第三单元测量第1时毫米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21页例1、22页做一做及练习五1-3题。教学目标:、让学生经历观察、比划、测量等学习活动,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使他们初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并能掌握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2、借助具体的测量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从而获得积极的学习数学的情感。教学重点:建立较为准确的“1毫。</p><p>6、回顾反思,自主练习,合作探索,情境导入,加除、减除混合运算,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妈妈摘了12箱。,杨阳摘了35千克。,妈妈和爸爸一共摘了多少箱葡萄?,每箱5千克。,一、情境导入,爸爸摘了45千克。,妈妈比杨阳多摘了多少箱葡萄?,妈妈摘了12箱。,每箱5千克。,妈妈比杨阳多摘了多少箱葡萄?,二、合作探索,分步,综合,联系,继续,你会解答吗?试试看。,3557(箱),1275(箱),妈妈比杨阳多摘了多少箱葡萄?,二、合作探索,先求杨阳摘了多少箱。,再求妈妈比杨阳多摘了多少箱。,返回,妈妈摘的 - 杨阳摘的 。</p><p>7、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乘法1.看谁算得又快又准。2.选择。(1)332的积是三位数,里最大能填( )。A. 1 B. 2 C. 3 D. 4(2)229的积是三位数,里最大能填( )。A. 2 B. 3 C. 4 D. 53.改错。(1)1423326改正:(2)1263378改正:4.明明从学校出发,骑自行车行了3分钟,每分钟行218米。(1)如果他向少年宫方向走,那么现在是在少年宫的东面还是西面?(2)如果他向烈士纪念塔方向走,那么现在大约走到哪里?请用“”标出来。5.阳光水果超市购进一批橘子,卖出4车,每车215千克,还剩380千克。原来一共购进橘子多少千克。</p><p>8、运白菜(三位数连减运算)课题3.2运白菜(三位数连减运算)课型新授时间2014.9.26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万以内数的连减计算,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教材创设了“运白菜”的情景。教学时,教师应该启发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连减问题,并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让学生认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运用学会的知识正确计算。这样,使学生既能体验到发现问题的成功,又能切实感受到学习计算的必要性。教材通过运白菜的问题情境提出连减问题,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连减与实际生活。</p><p>9、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科第三单元练习学校 班级 姓名 评价 一、小小填空学问大,请你认真填一填。(20分)1) 橡皮长_______厘米______毫米 小刀长________毫米2)3分米( )厘米 60毫米( )厘米2千米( )米 8000米( )千米4000千克( )吨 9吨( )千克8厘米( )毫米 7040米( )千米( )米400厘米( )米 4米7厘米( )厘米480毫米520毫米 ( )毫米( )米1吨320千克( )千克 1米54厘米( )厘米 830克170克( )克( )千克 3)一头牛重500千克,( )头牛重1吨。</p><p>10、第三单元 测量 第1课时 毫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观察、比划、测量等学习活动,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使他们初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并能掌握毫米与厘。</p><p>11、2019年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量教案教学设计学案 (一)单元目标 1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2使。</p><p>12、课 时 计 划 第 3 单元 第 6 节 总课时 18 年 月 日 课题 千米的认识 课型 练习课 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 能 力 使学生在已经认识了米 分米 厘米及毫米的基础上学习长度单位 千米 知道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初步建立1千米 公里 的长度观念 知道1千米 公里 等于1000米 过程与 方 法 掌握千米和米的换算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观察 想象能力和合理推理的能力以及实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