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画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使学生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使学生初步体会到这种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一、理解面积的含义。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问题。并会运用倍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Tag内容描述:<p>1、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第二课时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同步测试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 填空题。 (共4题;共6分)1. (1分)汽车每小时的速度是90千米,单车每小时的速度是10千米,汽车速度是单车________倍。</p><p>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1页例2。【课程标准描述】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学习目标】1.借助实物操作和画示意图,将图案与具体实物间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画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2.通过对比示意图,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会列算式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3. 通过讨论、交流,经历“理解题意列式解答检查”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学习重、难点】应用分析推理把“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p><p>3、R三年级上册,练习课,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学习目标】,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解题方法。,2.培养学生积极。</p><p>4、XX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资料(第3单元)第3单元四边形、有4条直的边和4个角封闭图形我们叫它四边形。2、四边形的特点: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3、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四个直角,对边相等。4、正方形的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相等。、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6、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三角形不容易变形)7、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8、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第。</p><p>5、XX-XX学年度第一学期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学设计第五单元倍的认识教材分析一、单元教材内容分析:由于“倍”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对于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中首先注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感到“一个数的几倍”的存在,并体验到它的含义与作用,真正理解“一个数的几倍”具体描述什么内容,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倍”的概念。第二,通过反复用学具操作,在学生脑海里建立“第一行几个,第二行有多少个同样多的几个,就是几的多少倍”的表象,为得出用乘法计算作铺垫。这个过程。</p><p>6、五、倍的认识第1课时倍的意义【教学内容】教材第50页例1【教材分析】教材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乘、除法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倍的概念,先利用“几个几”引出倍的含义后,再从除法的角度加深对倍的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倍的本质。倍的概念涉及两个量之间的比较,十分抽象,因此教材安排了多个层次的活动,帮助学生在不断比较和在抽象的过程中建立倍的概念。【学情分析】在前面的学习中,两个数的大小关系是通过差来比较的,这种比较方法建立在一一对应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是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大几、小几或多几、少几;而两个数的倍数关系则是。</p><p>7、简单的三步混合运算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0、71页。教学目标:1、经历自主解答问题、尝试将分步计算改写成综合算式计算的过程。2、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运算。3、感受数学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解决。教学方案:教学环节设计意图教学预设一、用品配置问题师生谈话,由为班集体配置保温桶和垃圾桶,引出例5和兔博士的问题。观察情景图,让学生读题,了解图中的信息。从学生身边的情境入手,提出数学问题,既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也进一步体现了“。</p><p>8、面积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探索图形的大小,认识到物体表面与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他们的面积。2. 能力目标:使学生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多种比较策略。3. 情感目标: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的兴趣,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游戏导入1. 揭示面积的含义师:同学们,今天来了这么多听课老师,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表示欢迎。好吗?二、 初步感知,认识面积师:我们拍手的时候,两只手碰击的地方就是手掌面,谁来摸一摸老师的手掌面?(学生摸老师的。</p><p>9、面积【教学目标】1通过探索所给出的图形(在平面上,由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的大小,使学生初步体会到这种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2学会用方格的多少来表示面积。教学准备:方格纸等。【教学重点】用方格的多少表示面积。【教学难点】通过数方格,得出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教学过程:一、理解面积的含义1、认识物体表面的面积师:(边说边出示两条线段)请同学们观察这两条线段,你觉得有什么不一样?(出示两片叶子)这两片叶子又有什么不一样呢?师:通过观察我们知道,物体既有长短之分,又有大小之分。黑板、课桌、书本、树叶、银幕。</p><p>10、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一、用竖式计算并验算。1783 6655 4717二、选择。1、一个三位数除以7,余数最大是( )。A. 7 B. 1 C. 62、3的( )倍是462。A. 100 B. 3 C. 154三、连一连。2354 4653 1597 3722 6826 3844四、根据第一个算式的结果,直接写出第二个算式的结果。1、 1277172 1772( )2、 9005180 1805( )五、解决问题。1、“神州八号”与“天宫一号”整个对接分为8个步。</p><p>11、运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练习课教学目标:1、会运用倍的知识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2、会运用倍的知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问题”。3、能结合具体情境运用所学正确解决问题。教学重点:能运用画图,列式的方法正确解答倍数问题教学难点:能在引导下理解题意解决较难的倍数问题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把8个平均分成( )份,每份( )个。8个里面有( )个( )。( )是( )的( )倍。二、练习1、圈一圈、填一填:(1)的个数是的( )倍。(2)( )的个数的( )倍是( )的个数。(3)( )的个数除以3是( 。</p><p>12、解决“已知一项和倍数求另一项”的问题教学内容解决“已知一项和倍数求另一项”的问题(教材P52-例3)教学目标1.理解“已知一项和倍数求另一项”的含义,并会运用倍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掌握“已知一项和倍数求另一项”的解题过程和方法。3.经历“已知一项和倍数求另一项”过程,体验如何求解另一项。4.培养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及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经历“已知一项和倍数求另一项”过程,学会求解。难点:建立“已知一项和倍数求另一项”的一般思路,学会求解有关倍数的问题。教学准。</p><p>13、五 倍的认识,1 . 认识倍,1.圈一圈,填一填。, ,的个数是 的( )倍,的个数是 的( )倍,3,2,2.画一画,填一填。,(1)画 个数是 的4倍。,画( )个2个,一共画( )个。,(2)画 ,个数是 的5倍,画( )个( ),一共是( )个。,4,8,5,3,15,3量一量,填一填。,(1)线段长( )厘米,线段长( )厘米。 (2)线段的长度是线段的( )倍。,2,8,4,4.写出7的倍数。,2倍 3倍 4倍 5倍 6倍 7倍,7 14,5.看图填一填。, ,(1)图的大小是图的( )倍。 (2)图的大小是图的( )倍。 (3)图( )的大小是图( ) 的( )倍。,21,28,35,42,49,6,3,。</p><p>14、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倍的认识 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P50,51例题1,例题2,练习十一1,2,3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圈图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2、体验圈一圈、摆一摆的操作活动,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p><p>15、人教版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数一数,倍的认识,说课人:皮臣普,说课环节,一、说教材 二、说教法学法 三、说教学过程 四、说板书设计,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倍的认识”(即50到52页)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的范畴。,一、说教材,2、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关于倍的认识,解决“已知两项求倍数”的问题;解决。</p><p>16、过 两 关,我能行,你行吗?,第一关:我露一手!,什么叫做周长?长方形的周长指的是什么?同学们摸一摸数学课本的周长?,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长方形的周长指围成长方形所有边的总和。,第二关:温故知新!,长方形有什么特点?长方形的四条边分别叫什么?,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长方形较长的边叫做长,较短的边叫做宽。,长方形相邻两条边的长分别是6厘米和4厘米, 另一组相邻两条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