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下册第一
人教版2015-2016年一年级数学下册。一年级下册 数学教学设计。认识图形(二)。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检测。2019春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检测题。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
数学下册第一Tag内容描述:<p>1、小学数学第六册综合试卷(一)(A) 一、 判断题(1-2 每题 2 分, 3-4 每题 4 分, 共 12 分) 1. 李红 4 月 31 日从上海回来了( ) 2. 边长是 5 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25 平方分米,周长是 2 米.( ) 3. (1)在除法运算中除数不能是 0( ) (2)53984800( ) 4. (1)1994 年是闰年,这一年是 366 天( ) (2)商店上午 8 时开始营业,晚上 9 时半停止营业,全天营业时间是 13 小时 30 分( ) 二、 填空题(1-3 每题 2 分, 4-5 每题 4 分, 共 14 分) 1. 16 时是下午( ) 2. 1992 年的二月份有( )天 3. 除数是 12,商是 7,余数是 11,被除数是( ) 4. 长方形的。</p><p>2、人教版2015-2016年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班级 姓名 学号 一、我会算。(28分)148 114 94 86210 83 149 116139 67 118 1891212 127 166 157137 167 124 17101783 1349 1475 11571165 1773 1899 698二、我会填。(5+8+6+3+2+8+436分)1。</p><p>3、一年级下册 数学教学设计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单元教学内容:认识图形(二)单元教学目标:1、 能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行和圆这些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2、 通过七巧板拼组图形,能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3、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4、 初步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第一课时 认识平面图形教学内容:认识平面图形 参考材料:教学时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知道这些常见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了解这些。</p><p>4、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检测学校 姓名 成绩 一、填一填。(每空1分,共17分)1、地图通常是按上()、下()、左()、右()绘制的。2、刮东南风时,彩旗向( )飘扬:刮( )风时,彩旗向东飘扬。3、傍晚,当你面向太阳时,你的左面是( ),右面是( ),后面是( )。4、通常所说的八个方向是()、()、()、()、()、()、()、()。二、选 择。(每题1分,共6分)1学校在小强家的东南面450米处,小强每分钟走50米,向东走了9分钟,小强能走到学校么?( )A一定 B不一定 C不会2面向北极星,后面的方向是( ) 。A东 B.南。</p><p>5、2019春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检测题(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班别: 姓名: 评分: 一、数一数,填一填。(12分)(1) (2)一共有( )颗珠子。有( )个, 有( )个。二、比大小。(16分)36 46 66 62 48 50 76 60 59 54 55 90 89 81三、选一选,在正确答案的里打“”。(12分)(1)4个十和6个一组成( )。 85 46 64。</p><p>6、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 | | | | |百 十 个百 十 个( ) ( )百 十 个| | | | | |百 十 个( ) ( )(2)写出下列各数相邻的两个数。( )49( ) ( )37( )( )11( ) ( )51( )(3)填表77( )个十和( )个一63( )个十和( )个一( )3个十和1个一100( )个十和( )个一(4)连一连,看哪个苹果属于哪棵树?4974。</p><p>7、第一章 整式的乘除 7 整式的除法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理解整式除法运算的算理 会进行简单的整式除法运算 2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整式除法运算法则的过程 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及表达能力 3 情感与态度 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 会用同底数幂的除法性质 整式除法运算法则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会用同底数幂的除法性质 整式除法运算法则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环节 复习回顾 活动。</p><p>8、2015五年级下册数学练习二第1课时教案 新北师大版 练习二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具有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 2 能够准确的计算出多个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露在外面的面积 3 使学生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点 难点 能够准确的计算出多个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露在外面的表面积 教学准备 多个正方体盒子 教学过程 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