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一年级上册第6单元
第六单元&#160。第六单元&#160。10加几及相应减法。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能力、想象能力。教学过程。教师出示数字。《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是在学生学习完11~20各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习目标。教师出示数字卡片。
数学一年级上册第6单元Tag内容描述:<p>1、第六单元 10加几及相应减法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操作巩固1120各数的认识,并为下一步学习进位加法做准备。同时使学生既学了加减法,也看到了加减法的关系。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能力、想象能力。4、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教具、学具准备:数字卡片1119,小棒20根。教学过程:一、直接引入: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3”,提问:这是多少?谁能很快在桌面摆出13根小棒,让老师能一眼看出是13根。学生摆,教师巡视。师:看着自己摆的小棒图,说一说可以列出什么算式?指名说。二、小组合作学习:师:。</p><p>2、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一、学习内容分析: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是在学生学习完1120各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它的计算过程,不但巩固了1120各数的组成这一知识,而且还为以后学生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减一位打基础。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的几节课中,已经掌握了1120各数的组成,具有用学具操作的能力,具备了学习本课的知识基础。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熟练地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初步了解加、减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2.过程与方法:通过操作,在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计算10加几和相。</p><p>3、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主备教师授课教师教学内容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第78页例4、例5)科目年级一年级数学课型新授课时安排第三课时序号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能看图列出四个算式。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等方式,使学生经历推出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数学中的加、减法之间的联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语言表达的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推出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p><p>4、第六单元 10加几及相应减法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操作巩固1120各数的认识,并为下一步学习进位加法做准备。同时使学生既学了加减法,也看到了加减法的关系。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能力、想象能力。4、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教具、学具准备:数字卡片1119,小棒20根。教学过程:一、直接引入: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3”,提问:这是多少?谁能很快在桌面摆出13根小棒,让老师能一眼看出是13根。学生摆,教师巡视。师:看着自己摆的小棒图,说一说可以列出什么算式?指名说。二、小组合作学习:师:。</p><p>5、1120各数的认识,解决问题(数数策略),一、复习旧知,按要求数数:,从8数到16。,从12数到19。,从20数到14。,从18数到10。,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数?,小丽和小宇之间有几人?,你知道了什么?,二、探究新知,二、探究新知,小丽排第10。 是什么意思?,从前面数,小丽排在第10个。算上她有10个人。,小宇排第15。 又知道了什么?,从前面数,小宇排在第 15。他前面还有14个 人,小丽也在他前面。,“之间”是什么 意思?,不包括小丽也不 包括小宇。,怎样解答?,可以数一数。,11、12、13、14,二、探究新知,二、探究新知,我来画一画。,第10,。</p><p>6、1120各数的认识,解决问题(数数策略),一、复习旧知,按要求数数:,从8数到16。,从12数到19。,从20数到14。,从18数到10。,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数?,小丽和小宇之间有几人?,你知道了什么?,二、探究新知,二、探究新知,小丽排第10。 是什么意思?,从前面数,小丽排在第10个。算上她有10个人。,小宇排第15。 又知道了什么?,从前面数,小宇排在第 15。他前面还有14个 人,小丽也在他前面。,“之间”是什么 意思?,不包括小丽也不 包括小宇。,怎样解答?,可以数一数。,11、12、13、14,二、探究新知,二、探究新知,我来画一画。,第1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