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数字带通传输系统

第7章 数字带通传输系统。把数字基带信号变换为数字带通信号(已调信号)的过程。数字带通传输系统。7.1 二进制数字调制原理 7.2 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7.3 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性能比较 7.4 多进制数字调制原理 7.5 多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7.2 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抗噪声性能。

数字带通传输系统Tag内容描述:<p>1、1,通信原理,北方民族大学 电信学院,2,第7章 数字带通传输系统,通信原理,3,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已调信号的频谱特性要与信道的带宽相匹配 数字通信系统的收端要有同步的功能,4,第7章数字带通传输系统,概述 数字调制:把数字基带信号变换为数字带通信号(已调信号)的过程。 数字带通传输系统:通常把包括调制和解调过程的数字传输系统。 数字调制技术有两种方法: 利用模拟调制的方法去实现数字式调制; 通过开关键控载波,通常称为键控法。 基本键控方式:振幅键控、频移键控、相移键控 数字调制可分为二进制调制和多进制调制。,振幅键控 频。</p><p>2、1,通信原理,(第十五讲),2,7.1.4 二进制差分相移键控(2DPSK) 1. 基本原理 表示式: 设 为当前码元和前一码元的载波相位之差: 则,信号可以表示为 式中,c 2 fc为载波的角频率; 为前一码元的载波相位。,3,间接法产生2DPSK信号 从接收码元观察:不能区分2DPSK和2PSK信号 若码元相位为: 0 0 0 发2DPSK信号时: A = 1 1 1 0 0 1 1 0 1 (初相0) 发2PSK信号时: B = 1 0 1 1 1 0 1 1 0 (1 ) 若将待发送的序列A,先变成序列B,再对载波进行2PSK调制,结果和用A直接进行2DPSK调制一样: 基带序列: A = 1 1 1 0 0 1 1 0 1 (绝对码) 变换后。</p><p>3、1,通信原理,第7章 数字带通传输系统,2,定时系统,同步系统,3,第7章数字带通传输系统,概述 数字调制:把数字基带信号变换为数字带通信号(已调信号)的过程。 数字带通传输系统:通常把包括调制和解调过程的数字传输系统。 数字调制技术有两种方法: 利用模拟调制的方法去实现数字式调制; 通过开关键控载波,通常称为键控法。 基本键控方式:振幅键控、频移键控、相移键控 数字调制可分为二进制调制和多进制调制。,振幅键控 频移键控 相移键控,4,第7章数字带通传输系统,7.1 二进制数字调制原理 7.1.1 二进制振幅键控(2ASK) 基本原理: “。</p><p>4、第7章 数字带通传输系统,7.1 二进制数字调制原理 7.2 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7.3 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性能比较 7.4 多进制数字调制原理 7.5 多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引言,数字信号有两种传输方式,一种是基带传输方式,另一种是调制传输或称为带通传输。 在实际通信中,因基带信号中含有丰富的低频分量而不能在信道中直接传送,必须用基带信号对载波波形的某些参量进行控制,使载波的这些参量随基带信号的变化而变化,形成带通信号,这一过程称为数字调制。 数字调制是用载波信号的某些离散状态来表征所传送的信息,在。</p><p>5、通 信 原 理,第七章 数字带通传输系统,第七章 数字带通传输系统,2,内容回顾,抗噪性能:指系统克服加性噪声影响的能力。 分析条件:信道是恒定参数信道,对于传输信号具有理想的矩形传输特性;噪声为加性高斯白噪声。 2ASK系统抗噪性能:,第七章 数字带通传输系统,3,2FSK系统的解调方法,第七章 数字带通传输系统,4,同步检测法分析模型,在一个码元持续时间Ts内的2FSK信号记为:,第七章 数字带通传输系统,5,接收端输入波形分析,在每一码元持续时间内,接收端输入波形为: ni(t)是均值为0的加性高斯白噪声; 信号经过信道传输后只受到固定衰减。</p><p>6、第七章 数字带通传输系统,一、以正弦波作为载波的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原理: 调制/解调方法(2ASK、2FSK、2PSK、2DPSK)、已调信号功率谱及带宽、特点及应用范围。绝对/相对相移(码)、倒现象等 二、二进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相干/非相干解调框图及分析方法、系统误码率、(最佳)判决门限、归一化门限等 三、调制系统性能比较: 带宽、系统误码率、对信道特性变化的敏感性、设备的复杂程度等 四、多进制调制原理 五、多进制调制的抗噪声性能,引 言(1),调制目的:适应信道、可以辐射、多路复用、选合适的调制/解调方法以提高系统的有效。</p><p>7、1,第 7 章 数字带通传输系统, 7.0 引言, 7.2 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抗噪声性能, 7.1 二进制数字调制原理, 7.3 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性能比较,2, 7.0 引言,在实际信道中,大多数信道具有带通传输特性,数字基带信号不能直接在这种信道中传输,因此,必须用数字基带信号对载波进行调制,产生已调数字信号,才能在无线信道、光纤信道等媒质中传输。类似于模拟调制,有数字振幅调制、数字频率调制和数字相位调制。,3,数字调制是把数字基带信号变换为数字带通信号(已调信号)的过程。利用数字脉冲信号对载波进行开关形式的控制而实现,故称数字键。</p><p>8、通信原理,第七章数字带通传输系统,第七章数字带通传输系统,2,内容回顾,抗噪性能:指系统克服加性噪声影响的能力。分析条件:信道是恒定参数信道,对于传输信号具有理想的矩形传输特性;噪声为加性高斯白噪声。2ASK系统抗噪性能:,第七章数字带通传输系统,3,2FSK系统的解调方法,第七章数字带通传输系统,4,同步检测法分析模型,在一个码元持续时间Ts内的2FSK信号记为:,第七章数字带通传输系统,5,接。</p><p>9、2009 12 23 1 第第6章 数字带通传输系统章 数字带通传输系统 概述概述 二进制数字调制原理二进制数字调制原理 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抗噪声性能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抗噪声性能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2009 12 232 概述概述。</p><p>10、第7章数字带通传输系统 通信原理 第7章数字带通传输系统 l 概述 n 数字调制 把数字基带信号变换为数字带通信号 已调信号 的过程 n 数字带通传输系统 通常把包括调制和解调过程的数字传输系统 n 数字调制技术有两种方法 u 利用模拟调制的方法去实现数字式调制 u 通过开关键控载波 通常称为键控法 u 基本键控方式 振幅键控 频移键控 相移键控 振幅键控 频移键控 相移键控 n 数字调制可分为二。</p><p>11、通信原理,王玉青Email:wangyq123,本章要点,第7章数字频带通信系统,本章主要介绍各种数字调制的结构数字调制系统的性能分析教育重点:2PSK,2DPSK调制的原理和系统的性能分析。 教育难点:调制系统的性能分析。 掌握诸如1、2ASK、2FSK、2PSK和2DSK的数字调制/解调系统的操作原理、调制/解调框图和数学描述。 2 .了解数字调制信号的功率谱并确定对于各种数字调制系统的信道。</p><p>12、1,通信原理,2,通信原理,第7章数字带通传输系统,3,第7章数字带通传输系统,学习目标:1、掌握数字调制的概念和目的;数字信号调制和解调的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2、理解二进制数字调制信号的时域表示和频谱特性;注意与模拟线性调制系统的比较;3、掌握2ASK,2FSK,2PSK,2DPSK的调制解调原理,理解其时域和频域特性,并了解其抗噪声性能;4、理解二进制数字调制信号采用相干解调和非相干解调的原理。</p><p>13、7.0 引言 7.1 二进制数字调制原理 7.2 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7.3 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性能比较 7.4 多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第七章 数字带通传输系统,本章内容简介,7.0 引言,数字调制就是对基带数据信号进行变换,实现信号频谱的“搬移”,即把含有大量低频成分的基带信号频谱搬移到一个很高的频段上去。这种向高频的搬移在数据的发送端进行,搬移的过程称作“调制”,在称作调制器的设。</p><p>14、1,通信原理,第7章数字带通传输系统,2,第7章数字带通传输系统,概述 数字调制:把数字基带信号变换为数字带通信号(已调信号)的过程。载波是正弦信号。 数字带通传输系统:通常把包括调制和解调过程的数字传输系统。 数字调制技术有两种方法: 利用模拟调制的方法去实现数字式调制; 通过开关键控载波,通常称为键控法。 基本键控方式:振幅键控、频移键控、相移键控 数字调制可分为二进制调制和多进制调制。,振。</p>
【数字带通传输系统】相关PPT文档
通信原理PPT教学课件-第7章 数字带通传输系统.ppt
通信原理_第五版_第7章_数字带通传输系统.ppt
通信原理第15讲数字带通传输系统电.ppt
数字通带传输系统.ppt
数字带通传输系统.ppt
《数字带通传输系统》PPT课件.ppt
通信原理(第七章数字带通传输系统).ppt
通信原理第7章数字带通传输系统1.ppt
《数字带通传输系统》PPT课件
第7章 数字带通传输系统.ppt
数字带通传输系统 -通信原理.ppt
第七章 数字带通传输系统.ppt
通信原理 樊昌信 第7章 数字带通传输系统.ppt
通信原理 第7章 数字带通传输系统.ppt
通信原理第7章【数字带通传输系统】.ppt
第7章 数字带通传输系统
通信原理(第七章 数字带通传输系统).ppt
通信原理 第五版 第7章 数字带通传输系统.ppt
数字带通传输系统
【数字带通传输系统】相关DOC文档
通信原理第7章数字带通传输系统习题答案.doc
通信原理第六版(樊昌信)第7章 数字带通传输系统.doc
【数字带通传输系统】相关PDF文档
通信原理第 07 章 数字带通传输系统.pdf
第6章 数字带通传输系统.pdf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