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蜂窝移动通信
中华人 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 D / T5 1 1 2 一2 0 1 5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T D 一 S C D MA工程设计规范 1 )。l C S3 3 .0 6 0 .9 9 M3 7 Y 口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 D Y r。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Tag内容描述:<p>1、YD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T XXX-200X900/1800MHz 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No.7信令 ISUP技术规范900/1800MHz TDMA Digital Celluler Mobile Network Signaling System NO.7 ISUP Technical Specification(送审稿)2000-发布 2000-实施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信 息 产 业 部 发布YD/T XXX200X目 次前言I1. 范围12. 引用标准。</p><p>2、第6章 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6.1 引言 6.2 CDMA空中接口协议层 6.3 CDMA前向信道 6.4 CDMA反向信道 6.5 功率控制 6.6 RAKE接收机 6.7 CDMA 系统的容量 6.8 CDMA登记 6.9 CDMA切换过程 第6章 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6.1 引 言 CDMA是码分多址的英文缩写(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它是在扩频通信技术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而成 熟的无线通信技术。CDMA技术的原理是基于扩频技术, 即将需传送的具有一定信号带宽信息数据,用一个带宽远 大于信号带宽的高速伪随机码进行调制,使原数据信号的 带宽被。</p><p>3、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1 1 概 述 n尽管模拟移动通信系统的技术日趋成熟 ,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严重的缺陷。一些 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着手考虑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技术的研究开发。 2 1 概 述 n为此,美国蜂窝电信工业公司(CTIA)于 1988年发布了一个称为用户的性能需求(UPR )的文件。其中,对第二代蜂窝通信系统提出 的主要要求是: n系统的容量至少是AMPS的10倍; n通信质量等于或优于现有AMPS系统; n易于过渡并和现有模拟系统兼容(双模式); n较低的成本; n蜂窝开发网络结构(CONA)等。 3 2 泛欧数字蜂窝通信系统GSM n在20世。</p><p>4、GSM历史 1979年,世界无线电管理委员会(WARC)划定了今后欧 洲用于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频段; 1982年,欧洲邮政与电信委员会(CEPT)内建立了 特别移动组(Group Special Mobile); 1986年,在巴黎建立了GSM永久核心; 1988年,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成立,并接管了 GSM委员会; GSM历史 1990年,GSM规范Phase 1 被冻结; 1991年,DCS1800 规范Phase 1被冻结;GSM委员会 开始考虑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 1992年,GSM委员会更名为“ Special Mobile Group”,GSM系统更名为“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DCS1800规范 Phase 2。</p><p>5、2019/6/22,朱承杰,1,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9001800 MHZ TDMA数字蜂窝 移动通信网工程验收规范 Specifications on Engineering Acceptance for 9001800MHz TDMA Digital Cellular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YDT 56072005,2019/6/22,朱承杰,2,关于发布9001800 MHz TDMA数字 蜂窝移动通信网工程验收规范的通知,信部规200647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网络通 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中 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中讯邮电咨询设计 院,中国通。</p><p>6、9/10/2019,第6章 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姓名:雷宵 学号:0612090104,9/10/2019,9/10/2019,6.7 CDMA的容量,容量是指任何时间在没有呼叫失败的情况下接入网络的最多用户数。 6.7.1 干扰对CDMA的影响 CDMA系统的容量是干扰受限的,干扰的减少会使CDMA系统的容量增加。,9/10/2019,定向天线:使用户在空间上隔离,定向天线只从一部分用户接收信号,因此就减少干扰。 在一个正常的交谈中,参与者都是谈话和沉默听对方讲话的时间大约各占一半。如果没有话音进入麦克风,也就没有信息在无线信道上发送。不连续发射功能是仅在探测到连接中有话。</p><p>7、l C S3 3 0 6 0 9 9 M3 7 Y 口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 D Y r “ 2 2 0 1 _ 2 0 1 1 T D S C D M 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支持多频段特I $ a 9 无线接入网络 设备测试方法 T e s tm e t h o df o rT D S C D M A d i g i t a lc e l l u l a rm o b i l e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n e t w o r ks u p p o r t i n ge x t e n d e db a n d s 2 0 1 1 - 0 6 - 0 1 发布2 0 1 1 0 6 - 0 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目次Y D ,r2 2 0 1 2 0 11前言I 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p><p>8、I C S3 30 6 0 M3 6 Y 口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 D ,T1 7 6 2 1 - 2 0 0 8 Y 昕17 6 2 2 - 2 0 0 8 Y D ,T17 6 2 3 - 2 0 0 8 T D S C D M 删C D M 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通用用户识别模块( U S I M ) 与终端( M E ) 间 C u 接口技术要求 2 0 0 8 - 0 3 - 13 发布 ( 第1 部分至第3 部分) 2 0 0 8 - 0 7 - 0 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发布 l C S3 30 6 0 M3 6 Y 口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T D S C D M 刖W C D M 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通用用户识别模块( U S lM ) 与终端( M E ) 间 C u 接口技术要求 第1 部分:物理、。</p><p>9、I C S3 30 6 0 M3 6 Y 口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 D ,T1 7 6 2 1 - 2 0 0 8 Y 昕17 6 2 2 - 2 0 0 8 Y D ,T17 6 2 3 - 2 0 0 8 T D S C D M 删C D M 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通用用户识别模块( U S I M ) 与终端( M E ) 间 C u 接口技术要求 2 0 0 8 - 0 3 - 13 发布 ( 第1 部分至第3 部分) 2 0 0 8 - 0 7 - 0 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发布 l C S3 3 0 6 0 M3 6 Y 口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T D S C D M A W C D M 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通用用户识别模块( U S IM ) 与终端( M E ) 间 C u 接口技术要求 第2 部分:通用。</p><p>10、Y D N 0 9 1 . 2 一1 9 9 8 前言 本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证中国C D MA数字移动通信网能正常运行, 并为方便运营者 的 管理提供依据。 技术指标主要依据 I S -9 7 R C D MA基站子系统最低性能标准 和 S O O M H z C D M 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空中接口 技术要求的有关规定, 并结合中国实际 情况编写的。 本标准由邮电 部电 信传输研究所提出 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是邮电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孙立新 邢宁霞 邮 电 部 技 术 规 定 S O O MH z C D 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设备总技术规范 第二部分: 基站子系统( 暂行规定) Y 。</p><p>11、Y1 1 中华 人 民共和 国通 信 行 业标 准 、 刃/ T 1 0 8 0- 2 0 0 0 9 0 0 / 1 8 0 0 MH z T D MA数字蜂窝移动 通信名词术语 V o c a b u l a r y o f T e r m s f o r 9 0 0 / 1 8 0 0 M1 1 z T D MA D i g i t a l C e l l u l a r Mo b i l e Te l e c o mmu n i c a t i o n 2 0 0 0 - 0 9 - 1 8 发布2 0 0 0 - 0 9 - 1 8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发 布 YD l f 1 0 8 0 - 2 0 0 0 目次 H 0舀 。 。 。 . &。</p><p>12、YU 中华 人 民共和 国通 信 行 业标 准 YD/ T 1 0 4 9 - 2 0 0 0 8 0 0 MH z C D 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设备总测试规e : 交换子系统部分 8 0 0 MI 3 z C D MA Mo b i l e C o mmu n i c a t i o n N e t w o r k E q u i p m e n t T e s t S p e c i f ic a t i o n S w i t c h i n g S u b 一s y s t e m 2 0 0 0 - 0 2 - 2 9发布 2 0 0 0 - 0 2 - 2 9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发 布 YDI T 1 0 4 9 - 2 0 0 0 目次 前言 ,- ,。</p><p>13、I C S3 30 6 0 M3 6 Y 口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 D ,T1 7 6 2 1 - 2 0 0 8 Y 昕17 6 2 2 - 2 0 0 8 Y D ,T17 6 2 3 - 2 0 0 8 T D S C D M 删C D M 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通用用户识别模块( U S I M ) 与终端( M E ) 间 C u 接口技术要求 2 0 0 8 - 0 3 - 13 发布 ( 第1 部分至第3 部分) 2 0 0 8 - 0 7 - 0 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发布 I C S3 30 6 0 M3 6 Y 口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 D 厂r17 6 2 3 - 2 0 0 8 T D S C D M A W C D M 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通用用户识别模块( U S lM ) 与终端( M E ) 间 C u 接。</p><p>14、邮电部技术规定 YDN0 1 6 一 1 9 9 6 ( 内 部标准) 90o MH z T D 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MS C与P S T N接口要求 1 9 9 6 一1 0 一3 1 发布1 9 9 6 一1 0 一3 1 实施 中华人民 共和国邮电部发布 邮电部技术规定 YD N0 1 6 一1 9 9 6 ( 内部标准) 9 00M H zT D M A数字蜂窝 移动通信网 M S C 与P S T N接口 要求 1 9 9 6 一1 0 一3 1 发布1 9 9 6 一1 0 一3 1 实施 中 华 人民 共和国邮电 部发 布 前言 本标准 是 根据G S M 9 00M f D M A系统的 特点, 参 考 中国国内电话网N O . 7 信 号方 式技术 规 范 编写的。 由 于 标准 的编 写应符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