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四川省乐山外国语学校七年级历史下册[编号:25941181]
四川省乐山外国语学校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成吉思汗和忽必烈 【课标要求】简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实。第3课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 【课标要求】了解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课前预习】教材助读 (一)科举制度的创立 1.背景。第8课宋代的社会生活 【课标要求】了解宋代的社会生活。【课标要求】 1、记住。
四川省乐山外国语学校七年级历史下册Tag内容描述:<p>1、第9课成吉思汗和忽必烈 【课标要求】简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实,说明民族关系的发展。 【课前预习】教材助读 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蒙古汗国: 1206年,蒙古贵族尊铁木真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 二、忽必烈建立元朝统一中国: 1元朝的建立: 年, 定国号为元,1272年定都 (今北京)。 2统一: 年,元军占领。</p><p>2、第5课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 【课标要求】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课前预习】教材助读 (一)遣唐使来华 1遣唐使:唐朝时,中日交往频繁。日本官方先后十多次派 来华,随行的还有僧人和留学生等。 2代表人物:空海、 和 。 3文化交流:日本僧人 借鉴汉字草书,创制了日文草书字母,即“平假名”。 日本人 在唐。</p><p>3、第20课石窟艺术宝库 【课标要求】熟记我国著名三大石窟名称、地理位置; 理解解三大石窟不同的特点;了解三大石窟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课前预习】教材助读 石窟艺术在隋唐时期大为发展。 最著名的是坐落在今天 西部的 ,号称“ ”;它保存着北朝、隋唐、宋元时期的500个洞窟,大部分是 开凿的。是世界上现存 。 位于 的云冈石窟,开凿于。</p><p>4、第3课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 【课标要求】了解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课前预习】教材助读 (一)科举制度的创立 1背景:从三国到南北朝,主要用 选择官员。 2创立: 朝时,创立了科举制度。 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开设 科,我国科举制度正式创立。从此做官凭真实才学,选官权力收回中央。 (二)科举制度的发展 1地位:唐朝时 成为选拔官员最重要的方式。 2。</p><p>5、第21课书法与绘画 【课标要求】列举古代书法、绘画方面的主要成就。 【课前预习】教材助读 1. 唐代的 、 的草书,“ ”。 、 的楷书讲究形式,严格规范,形成 (颜筋多宝塔碑)和 (柳骨玄秘塔碑),成为书法正统、千年楷模。 宋代书法家有 、 等,他们的书法抒发了个人的情怀。 元朝书法家。</p><p>6、第2课走向全盛的唐朝 【课标要求】 1、记住: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的姓名;记住唐玄宗前期的主要年号和唐朝鼎盛时期的名称。2、归纳武则天和唐玄宗的治国政策; 3、分析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前期国力强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共同原因。 4、评价武则天。 【课前预习】教材助读 一、女皇武则天 1称帝:时间 ,地位 。 2措施:(1)政治 ; (2)经济 3评价: 二。</p><p>7、第8课宋代的社会生活 【课标要求】了解宋代的社会生活。 【课前预习】教材助读 一:衣、食、住、行的变化 1、衣:两宋时,_______是主要衣料,南宋时,以______做衣料的人逐渐多起来。 2、食:(1)、主食:北方以______为主食,南方以______为主食 (2)肉食:北方以______为主,南方除吃______,还吃鱼肉 (3)食用油:宋代以前多用动物油,宋代时开始普遍使用___。</p><p>8、第7课南方经济的发展 【课标要求】列举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课前预习】教材助读 一、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 (1)农业:A.南方的 技术和耕作技术有很大提高,农民在 开辟 ,在 修造 ,扩大了耕地面积。 B.南方水稻产量大幅度增长, 的苏州、湖州成为著名的 产区。 C.原产北方的 在南方扩大种植。 D.棉。</p><p>9、第6课辽、宋、西夏、金的并立 【课标要求】知道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并立。 【课前预习】教材助读 (一)辽、北宋、西夏的建立 1辽建立:916年,契丹族首领 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定都 。 2北宋建立:960年,后周大将 发动兵变,夺取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定都 。 3西夏建立: 年,党项族首领 称帝,国号 ,定都 , (二)辽、西夏与北宋的战与和 1辽与北宋关系:战: 年,辽。</p><p>10、第12课 明清时期的反侵略斗争 【课标要求】讲述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等史实,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课前预习】教材助读 一、戚继光抗倭 1.倭寇:的形成元末明初,日本海盗、武士勾结不法商人,结成“倭寇”。 2.抗倭斗争 明朝中期,明政府派 抵抗倭寇平息东南沿海的倭患。1561年,戚家军在浙江台州(九战九捷)大败倭寇。 二、郑成功收复台湾 1. 台湾的侵占。</p><p>11、第14课封建帝国的危机 【找准目标】 1、记住康乾盛世的名称和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 2、列举康乾盛世的表现,分析康乾盛世形成的原因; 3、概述清闭关锁国政策形成过程;分析清帝国危机产生之因(重点: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影响 【教材助读】 封建帝国的危机 盛世:清朝康熙、乾隆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史称“_______________” 表现:制瓷中心________规模扩大;________。</p><p>12、第11课明朝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课标要求】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 【课前预习】教材助读 一郑和下西洋 1. 目的 2在位皇帝:明朝前期, (朱棣)体现初的对外政策 3时间在1405-1433年 郑和 下西洋,他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特点大航海家。 4最远到达地: 最远到达 5意义:。</p><p>13、第16课 建筑奇观 【找准目标】 1、记住赵州桥的设计者和修建时代;隋朝大运河的中心、起止点、四段;元朝开通的两段运河 、明长城的起止点 2、讲述赵州桥的结构特点 3、认识赵州桥、大运河、长城及故宫的历史地位 【教材准备】 一、赵州桥 1、赵州桥修建于 ,位于 ______ ,设计并主持建造者是 。 2、赵州桥的结构特点和作用: 结构特点 作用 排洪 便于行人、车马往来 利于防洪、排。</p><p>14、第18课 唐诗与宋词 【找准目标】 1. 了解唐诗宋词在我国文学史是上的地位。 2. 记住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白居易等著名诗人,记住苏轼、辛弃疾等著名词人。 3. 了解他们的代表作品及突出特点。 4. 学习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辛弃疾等人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 【教材助读】 阅读教材填表 文学形式 类别 人物 时代 代表作 特点 地位 诗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词 苏轼。</p><p>15、第15课印刷术 指南针 火药 【找准目标】 1.记住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年代的雕版印刷品名称,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发明的时间及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 2.概述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和传播过 3.认识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教材助读】 时间:______________ 1.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全盛时期是:。</p><p>16、第17课 科技巨著与史学巨著 【找准目标】 1、记住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宋应星和天工开物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2、理解这些科技、史学巨著在各自学术领域的地位与价值。 3、通过对李时珍、宋应星、司马光的学习,培养学生勤奋钻研、敢于创新的精神。 【教材助读】 阅读教材完成下列表格: 作者 朝代 巨著名称 内容 类型 价值 【课中探究】 1.本草纲目有何鲜明特点? 为什么李时。</p><p>17、第19课 明清小说 【课标要求】以明清小说为例,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 【课前预习】教材助读 一、小说在明清繁盛的原因: 物质基础:___________的发展,使社会生活极度丰富多彩,为小说创作的繁荣提供了广泛的素材。 日益壮大的___________,市民对通俗文学作品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大。明清时代人们赞美小说、推崇小说,社会舆论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也推动了小说的发展。 有利条件:____。</p><p>18、第1课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 【课标要求】 1、记住:隋朝建立和统一的时间;隋唐两朝的建立者和都城所在地。 2、列举隋文帝和唐太宗治理国家的主要措施,并分析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课前预习】教材助读 一、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1建立: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 2统一:时间 。 3繁荣:“开皇之治” (1)皇帝: (2)措施:a改革政权机构 b重视。</p><p>19、第10课明清专制集权的加强 【课标要求】了解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课前预习】教材助读 1.明朝的建立 1351年,元末农民起义爆发。 年初,朱元璋以 (今南京)为都城称帝,建立明朝,年号洪武,他就是 。明 时,迁都北京。 2.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 1)废丞相,权分六部。明太祖废除 和中书省,把政务交给 处理,六部直接对 负责。这一措施使皇帝直接。</p>
【四川省乐山外国语学校七年级历史下册】相关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