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四川省岳池县第一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编号:25941279]
四川省岳池县第一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1、记住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召开的时间、主要内容。第8课 农村和城市的改革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1、 记住农村改革开始的时间、地点、制度名称。【学习重点】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的历史性巨变的表现及其原因。【学习重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表现。
四川省岳池县第一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Tag内容描述:<p>1、第4课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1、记住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召开的时间、主要内容; 2、列举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的两大失误; 3、结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的路线,理解上世纪5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错误的原因及其危害。 【学习重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学习难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经济建设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教训。 【课前预习】 【学法指导】 【预习自测。</p><p>2、第17课 摘取科学技术的明珠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1、知道我国在核科学技术航天技术农业科学和医疗技术方面的标志性成果,了解863计划; 2、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 3、通过收集本课相关资料培养学生查找资料、团结协作的能力;通过讨论网络技术给我国带来的影响,培养学生辨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4、学习老一辈科学家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和强烈爱国的情感,增强学生为建设祖国的决。</p><p>3、第16课 朋友遍天下 【课标要求】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简述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讲述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以我国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等史实为例,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 【学习目标】 1了解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史实和在万隆会议上进行外交斗争的情况。 2记住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和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的重大事件。 3。</p><p>4、第19课 百花争艳的文艺园地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1、了解“文化大革命”前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的优秀文艺作品 2、理解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文艺事业发展的原因 3、理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文艺园地出现繁荣局面的原因 【学习重点】文艺创作先后出现两个高峰的原因、表现及其所反映的时代背景。 【学习难点】对所涉及的文艺作品的了解与评价 【课前预习】 【学法指导】 【预习自测】 一、文艺事业。</p><p>5、第18课 教育和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1、 记住教育“三个面向”的具体内容,知道重要的教育法规的名称,记住我国的“教师节”的具体时间和我国体育工作方针及其成就。 2、 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教育、体育事业取得的成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学习重点】体育工作的巨大成就。 【学习难点】我国申奥获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课前预习。</p><p>6、第8课 农村和城市的改革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1、 记住农村改革开始的时间、地点、制度名称,城市改革的方针、重点。 2、 归纳建国后农村几次重要改革。 3、分析理解农村城市改革的原因和重大意义。 【学习重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 【学习难点】我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的必要性; 【课前预习】 【学法指导】 【预习自测】 一、农村改革(首先) 1、背景:人民公社弊端。 2。</p><p>7、第14课 “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大业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1、了解“一国两制”提出的过程和海峡两岸交流日益密切的史实;理解“一国两制”的含义;记住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 2、归纳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的历史意义。 3、分析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的主要原因。 【学习重点】“一国两制”的内涵及意义。 【学习难点】为什么要实行“一国两制”。 【课前预习】 【学法指导】 【预习自测】 一。</p><p>8、第20课 城乡人民生存状态的沧桑巨变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1.了解就业制度的变化,理解社会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就业观念。 2.记住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以医疗保险制度为例,说明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增强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认识就业制度的改革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是人才竞争的表现,形成终身学习的正确观念。 【学习重点】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的历史性巨变的表现及其原因。 【学。</p><p>9、第3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1、记住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起止时间、重要任务)、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名字、性质); 2、列举一五计划取得的成就; 3、分析三大改造的意义; 【学习重点】过渡时期总路线、三大改造的完成。 【学习难点】对1954年宪法的是社会主义性质的认识。 【课前预习】 【学法指导】 【预习自测】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 1、_______。</p><p>10、第9课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1、记住特区名称、所属省份;知道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开放的窗口城市。 2、掌握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的过程。 3、理解对外开放的重要性。 【学习重点】经济特区的设置、开放上海浦东 【学习难点】经济特区及对外开放的作用 【课前预习】 【学法指导】 【预习自测】 一、目的:________________ 二、内容:__________。</p><p>11、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记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和四项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 理解:邓小平再次复出的深远影响。 【学习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及其伟大历史意义 【学习难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及其伟大历史意义 【课前预习】 【学法指导】 【预习自测】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 1、“两个凡是”束缚。 2、人民再次选择了邓小平:__________年。</p><p>12、第21课 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1.了解就业制度的变化,理解社会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就业观念。 2.记住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以医疗保险制度为例,说明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增强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认识就业制度的改革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是人才竞争的表现,形成终身学习的正确观念。 【学习重点】改革开放以来就业制度的变化及所取得的成就 【学习难点】改革就。</p><p>13、第12课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1、记住“十二大”、“十三大”、“十五大”的主要内容。 2、理解邓小平南方讲话。 3、用一句话评价邓小平。 【学习重点】本课所涉及的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 【学习难点】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的“基本形成”含义。 【课前预习】 【学法指导】 【预习自测】 一、中共十二大 1、时间:_______年9月 2、内容: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p><p>14、第15课 建设现代化的人民军队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了解人民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部队的建立和发展;记忆人民军队在抗美援朝战争和90年代抗洪斗争中的战绩史实。 2、理解科技强军与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密切关系及其重要性。 3、通过学习增强爱国、爱党、爱军的情感,努力为国防现代化而勤奋学习。 【学习重点】人民海军、人民空军和第二炮兵部队的建立和发展。 【学习难点】科技强军与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p><p>15、第11课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1. 记住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发展的表现和法律体系框架包括的主要内容。 2. 分析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内在联系。 3. 培养学生树立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 【学习重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表现。 【学习难点】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的“基本形成”含义。 【课前预习】 【学法指导】 【预习自测】 一、民主政治的发展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保。</p><p>16、第6课 “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内乱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1熟记“文化大革命”开始和结束时间、“文化大革命”中出现的两个反革命集团名称; 2理解“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和危害; 3了解“四五运动”原因和经过。 【学习重点】“文革”发生的原因 【学习难点】“文革”所造成的危害、 “文化大革命”留下的历史教训。 【课前预习】 【学法指导】 【预习自测】 一、“文革”的发动 1、时间:____。</p>
【四川省岳池县第一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相关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