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四年级数学上册七垂线和平行线7[编号:16287464]
四年级数学上册七垂线和平行线7
让学生感知生活中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的现象.认识平行线。学会用合适的方法做出一组平行线.学会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使学生知道平行线之间所有垂线的长度都相等的特征。让学生感知、实践作垂线的方法。 (3)在实践的过程中感知数学的趣味性。数学就在自己的生活中。经历了解两条直线相交。2、知道平面上两条直线相交成四个角。
四年级数学上册七垂线和平行线7Tag内容描述:<p>1、平行线教学目标: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感知生活中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的现象.认识平行线,学会用合适的方法做出一组平行线.学会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教学重点:理解平行线的概念教学难点:学会画平行线教学过程:一创设生活场景,初步感知相交、平行1.认识同一平面与不同平面(出示一根直的铁丝,直插在一张画有一条直线的纸上)师:我们把这根铁丝看作一条直线,那么你们观察这条直线和纸上画的直线是什么关系?2、 出示例题图(1)让学生观察教材上的一张照片.说说这些照片上的场景,分别在哪里见到过?(2)让学生找出照片中标出的红线和蓝线.板书。</p><p>2、平行线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通过动画演示帮助学生认识平行线,并总结平行线的概念,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2、通过方格图,使学生知道平行线之间所有垂线的长度都相等的特征,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3、鼓励学生根据平行线的特征,尝试用自己的方法画出平行线,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概括平行线的概念,并找出生活中的平行线。2、知道平行线之间所有垂线的长度都相等的特征。教学难点:根据平行线的特征画出平行线。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教师出示准备的教具:身高测量仪,并。</p><p>3、垂线教学目标:(1)通过实践活动,理解相交与垂直的基本概念,掌握互相垂直、垂足、垂线等内容,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段最短的知识要点,掌握作垂线的基本技能。(2)通过实践活动,领悟相交与垂直的内涵,建立相交与垂直的抽象概念。让学生感知、实践作垂线的方法。(3)在实践的过程中感知数学的趣味性,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就在自己的生活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和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的良好习惯,培养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和掌握垂直、垂线、距离等概念。教学难点:学会画垂线。教学过程:。</p><p>4、平行线教学目标:1.认识平行线,初步了解平行线的性质,学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平行线。2.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平行线的概念,掌握平行线的基本特征,学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平行线。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含义,掌握并灵活运用平行线的画法。教学过程:【导入】情境创设,感知平行 1、新课伊始,教师联系实际生活创设情境:我们学校刚刚装修完,现在请大家帮老师把我们的班牌挂在门上,要求挂好后显得美观大方。在激起兴趣的同时,让。</p><p>5、第1课时 垂线 教学内容:教材第7879页。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了解两条直线相交,包括垂直,关系的过程。 2、知道平面上两条直线相交成四个角,有一个交点;了解两条直线相互垂直的含义,认识垂线和点到直线的距离。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 教学重点:了解两条直线相交成4个角,有一个交点,直到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叫做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 教学难点:运用垂直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每人两根小棒、三角板或量角器、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认识垂直 提出要求,把两根小棒摆在自。</p><p>6、第3课时 平行线 教学内容:教材第8284页。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经历了解两条直线平行以及画平行线的过程。 2.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知道平行线之间所有垂线的长度都相等。 3.对周围环境中与平行线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在尝试用自己的方法画平行线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并建立两条直线平行的表象,知道两条平行线之间所有垂线的长度都相等。 教学难点:用平行线之间所有垂直线段都相等说明长方形、正方形的对边分别平行。 教学准备:直尺、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活动 1、将画框随意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