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维备课】高中数学
1、理解并掌握弧度制的定义。3、能用弧度制解决简单的问题。1、角度制的定义 规定周角的1/360为1度的角这种用度做单位来度量角的制度叫角度制。1、弧度制。我们把等于半径长的圆弧所对的圆心角 叫做1弧度的角。设弧AB的长为l。则AOB= 1 弧度。1弧度。做正确的事情。而不仅仅是正确地做事情。
【四维备课】高中数学Tag内容描述:<p>1、1.1 弧度制,目标:,1、理解并掌握弧度制的定义, 2、能进行角度与弧度之间的换算。 3、能用弧度制解决简单的问题,温故而知新,1、角度制的定义 规定周角的1/360为1度的角这种用度做单位来度量角的制度叫角度制。,2、弧长公式及扇形面积公式,1、弧度制,我们把等于半径长的圆弧所对的圆心角 叫做1弧度的角。,设弧AB的长为l,,若l=r,则AOB= 1 弧度,1弧度,讲授新课,则AOB= 2。</p><p>2、海水受日月的引力,在一定的时候发生涨落的现象叫潮, 一般的早潮叫潮,晚潮叫汐.在通常情况下,船在涨潮时 驶进航道,靠近船坞;卸货后落潮时返回海洋.下面是某 港口在某季节每天的时间和水深关系表:,(1)选用一个函数来近似描述这个港口的水深和时间的函数关系;,(2)一条货船的吃水深度(船底与水面的距离)为4米,安全条例规定 至少要有1.5米的安全间隙(船底与洋底的距离),该船何时能进港? 在港口能待多。</p><p>3、2.3.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一、思考引入:,问题(1):,问题(2): 平面内任一向量 都能用形如 + 的向量表示吗?,请你作出向量:,给定平面内任意两个向量:,和,,,(一)、针对问题的分析讨论:,问题(1):,首先我们把向量 、 分成两种情况来讨论:,:若 与 共线(如图a),如下图可作得 = , =,:若 与 不共线(如图b),如下图可作得 = , =,二、新课讲授:,a,A,B。</p><p>4、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日出日落,寒来暑往自然界中有许多“按一定规律周而复始”的现象,一个简单又基本的例子便是“圆周上一点的运动”,为了回答上述问题,需要将点P表示出来,思考: (1)如图2,以水平方向作参照方向,有序数对(r,)可以表示点P (2)如图3,以水平线为x轴,圆心O为坐标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有序数对(x,y)也可以表示点P (3),r,x,y之间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呢?,图2,图3,a,答。</p><p>5、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复习课,知识回顾,1、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2、三角恒等变换公式的灵活运用,教学目标,进一步掌握三角恒等变换的方法,如何利用正、余弦、正切的和差公式与二倍角公式,对三角函数式进行化简、求值和证明:,公式回顾,cos(-)=coscos+sinsin cos(+)=coscos-sinsinsin(+)=sincos+cossin sin(-)=sincos-coss。</p><p>6、1.2.2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教学目的: 1、能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导出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2、掌握三种基本关系式之间的联系; 3、熟练掌握已知一个角的三角函数值求其它三角函数值的方法; 4、根据三角函数关系式进行三角式的化简和证明。,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的推导、记忆及应用。,难点:如何运用公式对三角式进行化简和证明。,三角函数的定义,有何联系?,讲授新课:,同。</p><p>7、2.3 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与运算,2.3 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与运算,2.3 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与运算,2.3 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与运算,2.3.2 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1在平面内有点A和点B,向量怎样 表示?,2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内容?什么叫基底?,1 0,0 1,0 0,2.3.2 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由a 唯一确定,2点A的坐标与向量a 的坐标的关系?,两者相同,概念理解。</p><p>8、向量的概念及表示,据报道:我国用来发射“神舟六号”宇宙飞船推力约为2万牛,每个航天员的质量约为65kg,火箭进入轨道后的速度约为708km/s。上述力、质量、速度这些在生产生活中常见 的量我们如何用数学模型来刻画呢?这个数学模型又有些什么性质与用途呢?,F=20N,V =20km/h,(2)(3)都是有大小和方向的量,m=20kg,(1),(2),(3),观察上述三个量有什么区别?,向量的。</p><p>9、第2课时 映射与函数 5 了解映射的概念,会判断某些对应关系是不是映射. 1.映射:设A、B是两个 ,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 ,在集合B中都有 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映射. 2.一一映射:如果映射是从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并且对于集合B中的 ,在集合A中 ,这时我们说这两个集合。</p><p>10、1.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3 1.已知集合A,B,若A不是B的子集,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 A.对任意的aA,都有aB B.对任意的bB,都有bA C.存在a0,满足a0A,a0B D.存在a0,满足a0A,a0B 2.若集合A=x|x=n,nN,B= x|x=n2,nN,则集合A与B的关系是( ) A.AB B.BA C.A=B D.AB 3.已知集合A=0。</p><p>11、3.1.3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同步练习 1已知的值为 ( ) A B. C. D. 2已知,当时,式子可化简( ) A B. C. D. 3已知、的值分别为 ( ) A B. C. D. 4函数的递减区间是 5若且 = 6已知6sin2+sincos2cos2=0,求sin(2+)的值. 7已知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