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雾吸收塔
酸雾吸收塔原理及电气控制系统第1章概述11酸雾的成因酸雾雾状的酸类物质形态是介于烟气与水雾之间的物质粒径为0110m特点具有较强的腐蚀性产生冶金化工电镀纺织机械制造等行业的用酸过程中12酸雾酸雾吸收塔原理及电气控制系统第1章概述1.1酸雾的成因酸雾。雾状的酸类物质。是介于烟气与水雾之间的物质。
酸雾吸收塔Tag内容描述:<p>1、酸雾吸收塔原理及电气控制系统 第1章概述 1 1酸雾的成因酸雾 雾状的酸类物质 形态 是介于烟气与水雾之间的物质 粒径为0 1 10 m特点 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产生 冶金 化工 电镀 纺织 机械制造等行业的用酸过程中 1 2酸雾。</p><p>2、工程设计方案一、项目概况受浙江凯诚镀锌有限公司的委托,对现有酸洗池进行酸雾收集处理装置进行设计、制作及安装调试。二、设计依据相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相关排放标准:(3)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4)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p><p>3、酸雾吸收塔原理及电气控制系统,1,第1章概述,1.1酸雾的成因酸雾:雾状的酸类物质。形态:是介于烟气与水雾之间的物质,粒径为0.110m特点:具有较强的腐蚀性。产生:冶金、化工、电镀、纺织、机械制造等行业的用酸。</p><p>4、酸雾吸收塔操作规程 一 目的 加强电镀车间员工的操作管理 二 使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电镀车间 三 操作步骤 一 在吸收塔运转前的操作步骤 1 在吸收塔喷淋药箱加满水后 再加入15kg氢氧化钠 将其搅拌溶解 2 在加药桶加满水后 再加入20kg氢氧化钠 将其搅拌溶解 3 对风机 喷淋泵等设备进行检查后 再启动电源开关按钮 4 当风机正常工作后可启动喷淋泵 从观察窗查看喷淋系统是否正常 查看设备是否正。</p><p>5、酸雾吸收塔原理及电气控制系统,1,第1章 概述,1.1酸雾的成因 酸雾:雾状的酸类物质。 形态:是介于烟气与水雾之间的物质, 粒径为0.110 m 特点: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产生:冶金、化工、电镀、纺织、机械制造 等行业的用酸过程中。,2,1.2酸雾的危害,3,酸雾中的酸性由于没有得到直径大得多的雨滴的稀释,因此它们的酸性要比酸雨强得多,所以它危害也要比酸雨强很多,下面主要讲一下酸雨的危害。 1、土壤酸化 土壤贫瘠:在酸雨的作用下,土壤中的营养 元素钾、钠、钙、镁会释放出 来,并随着雨水被淋失。 粮食减产:酸雨还能诱发植物虫害使农。</p><p>6、酸雾吸收塔原理及电气控制系统,1,第1章概述,1.1酸雾的成因酸雾:雾状的酸类物质。形态:是介于烟气与水雾之间的物质,粒径为0.110m特点:具有较强的腐蚀性。产生:冶金、化工、电镀、纺织、机械制造等行业的用酸过程中。,2,1.2酸雾的危害,3,酸雾中的酸性由于没有得到直径大得多的雨滴的稀释,因此它们的酸性要比酸雨强得多,所以它危害也要比酸雨强很多,下面主要讲一。</p><p>7、泓域咨询MACRO 酸雾吸收塔项目合作投资计划书 酸雾吸收塔项目 合作投资计划书 规划设计 投资分析 摘要说明 该酸雾吸收塔项目计划总投资7863 48万元 其中 固定资产投资5312 36万元 占项目总投资的67 56 流动资金2551。</p><p>8、公司内部编审批页编制/时间审核/时间批准/时间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报审卡康胜 GG 一003送审报告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编制完成, 经我单位审核完毕, 现呈报,请批示。申报单位: (章)日 期:审批结论监理(建设)单位: (章)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专业负责人):日 期:1、工程概况1.1 施工单位:该工程由上海龙净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承包,淄博康胜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负责该项目的安装部分(详见该工程的安装施工合同)。1.2 吸收塔为脱硫岛的核心反应设备,二氧化硫的吸收、氧化和石膏结晶等化学反应等工作也在塔。</p><p>9、济南大学课程设计I1、课程设计的内容主要内容发是设计吸收塔塔体和群座。2、课程设计要求吸收塔的塔径 1500mm,塔高 20 m,工作压力要求 0.5Mpa,在常温下工作,工作介质微腐,工作地点在济南,要求能抵抗 300Pa 的基本风压,抗震要求 6 级,塔体中部设一人孔,塔中填料重 3000 kg,操作时物料重 20000 kg。 各接管: 裙座人孔 400 温度 32 取样25进气200 进液100 出液100压力计25 人孔450出气1503、文献查询方向及范围1. 主要参考文献1 谭蔚主编.化工设备设计基础M. 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 济南大学课程设计II目 录1、 前言。</p><p>10、吸收塔溢流吸收塔浆液溢流主要是泡沫引起的“虚假液位”造成的。气泡或泡沫会导致吸收塔内浆液不均匀,而浆液密度计取样来自吸收塔底部,底部浆液密度大于氧化区上部浆液密度,使得仪表显示值偏低。引起吸收塔溢流的原因主要有: (1)吸收塔浆液中有机物含量增加。锅炉燃烧不充分或在运行过程中投油,飞灰中部分未燃尽物质(包括碳颗粒或焦油)随烟气进入吸收塔,使吸收塔浆液中的有机物含量增加,发生皂化反应,在。</p><p>11、1设计方案简介1.1设计方案的确定用水吸收丙酮属中等溶解度的吸收过程,为提高传质效率,选用逆流吸收流程。因用水作为吸收剂,且丙酮不作为产品,故采用纯溶剂。1.2填料的选择对于水吸收丙酮的过程,操作温度及操作压力较低,工业上通常选用塑料散装填料。在塑料散装填料中,塑料阶梯环填料的综合性能较好,故此选用DN38聚丙烯阶梯环填料。2工艺计算2.1 基础物性数据。</p><p>12、第4节 吸收塔的计算吸收过程既可在板式塔内进行,也可在填料塔内进行。在板式塔中气液逐级接触,而在填料塔中气液则呈连续接触。本章对于吸收操作的分析和计算主要结合连续接触方式进行。 填料塔内充以某种特定形状的固体填料以构成填料层。填料层是塔实现气、液接触的主要部位。填料的主要作用是:填料层内空隙体积所占比例很大,填料间隙形成不规则的弯曲通道,气体通过时可达到很高的湍动程度;单位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