髓内钉应用的基本原则
髓内钉应用的基本原则。髓内钉应用的基本原则。髓内钉的发展历史。髓内钉的发展历史。应用髓内钉治疗四肢骨折已有相当长的历史。就有人用不同的材料的棒状物进行过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最早报告利用金属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有利于骨痂的塑形。普通髓内钉轴向稳定性差。变形后能够恢复。仅造成少量骨内的滑动。
髓内钉应用的基本原则Tag内容描述:<p>1、髓内钉应用的基本原则,髓内钉的发展历史,应用髓内钉治疗四肢骨折已有相当长的历史。 早在100多年前,就有人用不同的材料的棒状物进行过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 1918年,最早报告利用金属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 1953年德国人设计并使用了第一枚交锁髓内钉。,髓内钉的固定机制,髓内钉内固定的方式为对称的中央型内夹板式固定。 髓内钉对骨折的固定为应力分散式固定,而非应力遮挡式固定,有利于骨痂的塑形。 中心固定在理论上优于皮质外固定,其可减小力臂,降低内、外翻成角及内固定失效的发生率。 髓内钉固定为闭合复位或有限切开复位。</p><p>2、髓内钉应用的基本原则,雅安市中医医院 骨一科 彭强,髓内钉的发展历史,应用髓内钉治疗四肢骨折已有相当长的历史。 早在100多年前,就有人用不同的材料的棒状物进行过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 1918年,最早报告利用金属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 1953年德国人设计并使用了第一枚交锁髓内钉。 我国从上世纪90年底开始使用。,髓内钉的固定机制,髓内钉内固定的方式为对称的中央型内夹板式固定。 髓内钉对骨折的固定为应力分散式固定,而非应力遮挡式固定,有利于骨痂的塑形。 中心固定在理论上优于皮质外固定,其可减小力臂,降低内、外翻成角及。</p><p>3、髓内钉的固定机制,髓内钉内固定的方式为对称的中央型内夹板式固定。 髓内钉对骨折的固定为应力分散式固定,而非应力遮挡式固定,有利于骨痂的塑形。 中心固定在理论上优于皮质外固定,其可减小力臂,降低内、外翻成角及内固定失效的发生率。 髓内钉固定为闭合复位或有限切开复位提供了基础。,交锁与非交锁,普通髓内钉轴向稳定性差,抗扭转强度相对较低,但髓内钉有一定的弹性,变形后能够恢复,仅造成少量骨内的滑动。 交锁髓内钉则具有较好的抗旋转、抗压缩作用,固定稳定性好,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在四肢长骨中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