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的政治
一、王朝更替与制度演进 1、王朝政权的更替。一、王朝更替。课时检测(五) 魏晋、隋唐时期的政治。A.对中央集权构成了严重威胁。第4讲 魏晋、隋唐时期的政治演变与成熟。A.促进洛阳经济的恢复发展。第6讲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政治。A.①②③ B.③④。隋唐时期的政治。隋唐两宋时期1。
隋唐时期的政治Tag内容描述:<p>1、第一编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第六讲 隋唐五代时期的政治制度,霍红伟,第六讲 隋唐五代时期的政治制度,一、王朝更替与制度演进 二、皇权与中枢决策 三、中央与地方行政体制 四、监察与法律制度 五、军事制度 六、科举与学校 七、五代略论,主要内容,霍红伟,一、王朝更替与制度演进 1、王朝政权的更替,一、王朝更替与制度演进 1、王朝政权的更替,一、王朝更替与制度演进 2、政治制度的演进,秦建立了郡县制的君主体制,是君主、官僚集团、编户齐民构成的官僚帝国。皇帝要拥有对管理层的人事控制权,官僚体系需要流动性。 魏晋南北朝的门阀政治是。</p><p>2、课时检测(五) 魏晋、隋唐时期的政治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曹操在给汉献帝上表论田庄主田畴时说:“畴率宗人避难于无终山,北拒卢龙,南守要害,清静隐约,耕而后食,人民化从,咸共资奉。畴文武有效,节义可嘉,诚应宠赏,以旌其美。”由此可知,部分田庄在东汉后期()A对中央集权构成了严重威胁B起到了维护地方稳定的作用C激化了田庄内部的阶级矛盾D促进了北方地区的民族融合解析:选B材料表明田畴率领族人在无终山居住,守卫边疆,抵抗外敌,使人民安居乐业,和谐相处,维护了当地的社会稳定,故B项正确;A、C、D三项在材料中。</p><p>3、第4讲魏晋、隋唐时期的政治演变与成熟一、选择题1.(2019四川成都模拟)北魏迁都后,在都城洛阳为外族使节设置了“四夷馆”和“四夷里”,主要居住有归魏的南朝人士、边夷侍子和朝贡使节、入朝的周边民族首领以及大多以朝贡使节名义进入洛阳的胡商贩客,并用归正、归德、慕化、慕义等词为“馆”“里”定名。此举旨在()A.促进洛阳经济的恢复发展B.彰显民族政策的开明C.凸显北魏的华夏正统地位D.缓和南北政权的矛盾答案C本题主要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 从材料中北魏政权为外族使节设置“四夷馆”“四夷里”“并用归正、归德、慕化、慕义等词定名”。</p><p>4、第6讲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政治A组基础过关题组一、选择题1.(2016北京平谷一模)“立三长,则课有常准,赋有恒分,苞荫之户可出,侥幸之人可止。”实行这一制度的背景是()社会上隐匿人口现象严重地方势力强大,影响中央集权逃避赋税,造成国家税收的减少建立起基层行政机构加强社会控制 A. B. C. D.2.(2018北京海淀期中)魏书记载,北魏官员“爵而无禄,故吏多贪墨货赂大行,故俗尚倾夺”。对此,孝文帝采取的措施是()A.实行俸禄制 B.颁布均田令C.推行三长制 D.采用宗主督护制3.(2016北京通州模拟)钱穆在论及唐代制度时说,在地方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的制。</p><p>5、隋唐时期的政治,隋唐两宋时期1,隋唐两宋朝代沿革概述历程,隋 唐 五代十国与少数民族政权崛起 北宋与辽、西夏和金并立 南宋与金、蒙古的对立 元朝,唐至元时期政权的沿革,唐朝,五代十国,契丹,北宋,辽,西夏,金,南宋,蒙古,元朝,分裂与融合,随手一练 下列四幅两宋与辽、西夏、金并立示意图中,哪一幅是错误的 ( ),隋唐两宋朝代沿革概述特征,隋唐统一 两宋多元并立(分裂与民族融合) 元朝重新统一,隋唐政治的四个问题,一、隋唐政治制度的变革之一三省六部制(中央官职的变化) 二、隋唐政治制度的变革之二科举制(官吏选拔制度的变化) 三、。</p><p>6、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第五单元隋唐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课标、考纲要求:1、隋唐时期的政治:了解政权的更替和治世与动乱;掌握政治制度的演进(三省六部制的职能及运行机制、科举制度的历史作用、贞观之治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