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下
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和统计与可能性知识。平面图形的面积复习。1. 理解并体会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意义。认识圆柱并掌握它的特征。指出下面图形中哪些是圆柱。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长方形的面积=长&#215。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立体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2)猴山在孔雀园。1.理解反比例关系的意义。
苏教版六年下Tag内容描述:<p>1、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目标,1. 在直观的情境中想到转化,并应用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知识进行图形的等积,等周长的变形。 2.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体会转化的含义和应用的手段,感受转化在解决这个问题时的价值。 3. 进一步积累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经验,主动克服在解决问题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回顾一下,我们曾经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过哪些问题?,求阴影部分的面积。,2厘米,2厘米,2厘米,返回,返回,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把异分母分数转化成同分母分数。,试一试,返回,试一试,1,16,1,16,15,练一练,有。</p><p>2、用“转化”的策略解决图形问题,导入,新授,试一试,练一练,比一比,总结,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目标 1.在直观的情境中想到转化,并应用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知识进行图形的等积,等周长的变形。 2.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体会转化的含义和应用的手段,感受转化在解决这个问题时的价值。 3. 进一步积累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主动克服在解决问题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观察与思考: 比较下面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观察与思考: 比较下面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观察与思考: 比较下面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观察。</p><p>3、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纳税和税率,理解和掌握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2.初步培养同学们的纳税意识,继续感知数学就在身边,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 3.培养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用于发展经济、国防、科学、文化、卫生、教育和社会福利事业,以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保卫国家安全。因此,任何集体和个人,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根据国家税务法规定,偶然所得以收入额的20%征收偶然所得税。,根据。</p><p>4、空间与图形,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目标,1巩固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概念,进一步认识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画出相应的图形。 2巩固角的概念,能比较熟练地量角和画指定大小的角。 3进一步培养同学们分析判断的能力及空间观念。,要把一根细木条固定在墙上,至少要几枚钉子?为什么?,小知识,大学问。, A, 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从到有三条路,人们为什么会选择走中间的直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求下列图形中角1 的度数。,40度,这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图中角1的 度数是多少?,1,),求下列图形中角1 的度数。,60度,这是一个等腰梯形,。</p><p>5、立体图形的体积(容积)复习,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目标,1.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单元所学的立体图形知识,掌握立体图形的特征和它们的体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发展同学们的空间观念。 2.培养同学们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容积。,体积,容积,下面的图形是不是柱体?,( ),( ),( ),( ),( ),( ),( ),( ),( ),6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1.04升=( )毫升,0.5立方米=( )立方分米,75毫升=( )立方厘米,1040,500,0.06,75,填一填:,形体名称。</p><p>6、百分数的应用,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分析方法,并能正确解答此类应用题。 2进一步提高分析、比较、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培养认真审题的好习惯。,植树造林 造福后代,东山村去年原计划造林16公顷,实际造林20公顷。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原计划:,实 际:,16公顷,20公顷,实际比原计划多的,多的公顷数占计划的百分之几,是求多的公顷数与计划造林数的比,要以原计划造林的公顷数(16公顷)作为单位“1”,求(2016)是16的百分之几,用除法计算。,20164(公顷),41。</p><p>7、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北偏东(西)、南偏东(西)的含义,会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初步感受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科学性。 2经历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的探索过程,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有条理地进行表达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用数学眼光观察日常生活现象和解决日常生活问题意识。,1在比例尺为1 :200000的一幅地图上, A城和B城相距5厘米,两城实际相距多少千米? 2一幅地图的线段比例尺是 这幅图上3厘米表示实际距离多少千米?,。</p><p>8、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教学目标,1.在现实情境中,掌握并会解决“已知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求这个数”相关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同学们对百分数的理解。 3.体会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一比,说一说:,黄花有50朵。,跟黄花比,红花、绿花的朵数怎样?,红花比黄花多5朵。 绿花比黄花少20朵。,跟黄花比,红花、绿花的朵数怎样? 你能在比较时用上分数吗?,红花比黄花多黄花的 。 绿花比黄花少黄花的 。,比一比,说一说:,黄花有50。</p><p>9、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 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1.在现实情境中,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基本思考方法,并能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在探索“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百分数的理解。 3.体会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东山村去年原计划造林16公顷,实际造林20公顷。 (1)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 (2)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百分之几?,(2016)16=0.25=25%,答:实际造。</p><p>10、比 例 尺,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1.理解比例尺并能正确地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能进行线段比例尺和数值比例尺的互化。 2.能够应用比例知识,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3.培养大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大家动手测量和画图的能力。,教学目标,谁的面积更大些?,学习要求: (1)确定图上的长和宽; (2)四人一组合作画出平面图; (3)写出图上的长、宽与实际的长、宽的比,并化简。,什么叫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注意:,1)比例尺与一般尺不同,它是一个比,不应带有单位。,2)求比例。</p><p>11、比例的意义,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1. 理解比例的意义,会判断两个比或四个量能否组成比例。 2. 培养同学们阅读教材的习惯、热爱数学的品质和发散思维的能力。,分别写出每张照片长和宽的比,然后看一看这两个比有什么关系?,6.4 : 4 = 8 : 5,9.6 : 6 = 8 : 5,6.4 : 4 = 1.6,9.6 : 6 = 1.6,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6.4 4=9.6 6,分别写出照片放大后与放大前长的比和宽的比,这两个比也能组成比例吗?,9.6 : 6.4 = 3 :2,6 : 4= 3 : 2,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或,9.6 :6.4=6 :4,想一想:,怎样判断两个比是否能 组成比例?,如果两个比化简。</p><p>12、比例尺的应用,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目标,1.理解比例尺的概念,能正确、熟练地进行求比例尺计算。 2.掌握根据比例尺求图上的距离或实际距离的方法。 3.培养同学们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从中感悟到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我们祖国的面积有960万平方千米,960,重庆,北京,铁路长是2087公里,?,我五秒钟走完,求出它们的比值,你发现了什么?,设计一个长方形,在平面图上画出长是厘米、宽是厘米的长方形。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先统一单位,再化简。,550,5厘米50米,50米5000厘米,5500011000,答: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是1100。</p><p>13、比例尺的应用,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58000=40000(厘米) 40000厘米=400米,580=400(米),明华小学到少年宫的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与,哪个比相等?,解:设明华小学到少年宫的实际距离是x厘米。,X=58000 X=40000 40000厘米=400米 答;明华小学到少年宫的实际距离是400米。,明华小学正北方240米处是医院。先算出学校到医院的图上距离,再在图中表示出医院的位置。,8000厘米=80米 24080=3,240米=24000厘米 240008000=3,3厘米,医院,下面是梅镇汽车站附近的平面图。,(1)分别量出汽车站到镇政府和敬老院的图上距离,再算出实际距离各是多少?,(2。</p><p>14、有关打折的实际问题,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目标,1.联系百分数的意义认识折扣的含义,了解打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有关百分数问题的内在联系,加深对用百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的理解。 2.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养成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验算等良好习惯。 3.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华联超市的毛衣打“六折”出售。,一件衬衫打“八五折”出售。,说说下面每种商品打几折出售。,一辆汽车按原价的90%出售。 一座楼房按原价的96%出售。 一只旧手表按新手表价格 的80%出售。,所有图。</p><p>15、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教学目标,1学会根据平面图运用所学的确定位置的知识和方法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 2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增强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进一步体会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这一方法的应用价值,增强用数学方法描述现实世界中空间关系的意识。,下面是李伟家附近部分街道的平面图。根据图示,说说李伟从家到大港小学行走的方向和路程。,李伟先向东走80米,再向北偏东60方向走240米。,李伟先向东走180米到超市,再向东北方向走240米到医院。,说说李伟放学回家的行走路线。,下。</p><p>16、成正比例的量的图像,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1.初步认识正比例的图像,并借助直观的图像加深对成正比例的量的变化规律的认识。 2.能利用给出的具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方格纸上画出相应的直线,能根据具有正比例关系的一个量的数值看图估计另一个量的数值。,教学目标,什么是正比例?,服装店卖出某种西服的情况如下表。,把上面的表格填写完整。,1440,1800,2160,写出几组对应的总价和数量的比,并 比较比值的大小。,服装店卖出某种西服的情况如下表。,这个比值表示的意义是什么?请用 式子表示总价和数量之间的关系。,1440,1800,2160,西服的总。</p><p>17、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学目标,1. 引导同学们复习全册内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和统计与可能性知识,并建立完善的知识网络。 2. 使同学们充分利用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联系生活实际,通过知识间的迁移、类推、比较、拓展,将新知识点与原有的知识体系联系起来。,复 习 内 容,一、数与代数,二、空间与图形,三、统计与可能性,一、数与代数,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各种不同的数),整数的个数是无限的。,2.自然数、整数,一、数的认识:,完善数的认知结构,1.正数、负数(相反意义的量),回顾、疏理数(非负数)的相关知识,自然数(0,1。</p><p>18、平面图形的面积复习,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目标,1. 引导同学们回忆整理平面图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并能熟练的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2. 引导同学们探索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从中学习整理知识,领会学习方法。,Sab,Sah,Sah2,S(ab)h2,1分米,1分米,面积是1平方分米,5315(平方分米),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1分米,1分米,面积是1平方分米,339(平方分米),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底,高,(长),(宽),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底,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三角形的面积底高。</p><p>19、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复习,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目标,1. 引导同学们回忆整理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并能熟练的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2. 引导同学们探索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从中学习整理知识,领会学习方法。,把右边各图的周长描成红色,面积涂成黄色,围成一个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我们学习过哪些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想一想,C=2(a+b),S=ab,C=4a,S=aa,S=ah,S=ah2,S=。</p><p>20、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目标,1. 理解并体会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意义,会求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并能够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 2. 能够知道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区别,并根据现实生活中具体的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3. 培养同学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小红,小军,小丽,12,10,9,13,小明,小红,小军,小丽,12,10,9,13,小明,相当于把总数 平均分成了4份,(12 + 10 + 9 + 13)4 =444 =11(个),总数量,份数,把挡板拿开,里面的水会怎么样呢?,平均高度,(1)先求出总数,把各个部分数加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