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
一、教学例1。一、教学例1。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自测试题。1.2 = 乙&#215。2、一位数乘小数的积一定小于这个数乘整数的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认识负数)检测试题。那么-3千克表示(&#160。表示(&#160。第一单元、简易方程。积的小数位数如果不够。除数是小数的计算方法。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Tag内容描述:<p>1、苏教版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十册 奶 牛 天 晴 花 开 辣怕不 柳弄春晴夜月明 2、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后是 103.8,这个小数是( )。 1、小明买一个文具盒用了15元,还剩5元, 小明原来带了( )元钱。 3 、 ( ) ( ) 10 3 -20 ( ) ( ) 24 +2 4 3090 64 1.038 20 甲 乙 两杯果汁共400毫升 原来两杯果汁有多少毫升? 甲杯倒入乙杯 40毫升 现在两杯果汁同样多 甲乙 现在两杯饮料各有 多少毫升? 小明原有一些邮票,今年又收集了12 张,送给小军一半后还剩20张,小明原来 有多少张邮票? 要求:把题中的信息用合适 的方法进。</p><p>2、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精品教案(全册)第一单元:认识负数教学内容:1、 认识负数:教材第1 6页 例1 例4以及练习一 2、 实践活动:面积是多少 第10 11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知道负数和正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中的简单联系。3、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初步体会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为后面学习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做些准备。教学重点:正数、负数的意义教学难。</p><p>3、一年级上一、数一数二、比一比:绳的长短、人的高矮,食物的轻重、铅笔的长短三、分一分:分类:水中游、路上走、天上飞等四、认位置:上下前后左右,相对位置。 五、认数(一):0-9、(可对数轴的简单介绍) 六、认识物体:(积木)形状体:长方正方体、圆柱、球 l 有趣的拼搭(积木)七、 分与合:数的拆分与合计八、加法减法:5以内;10以内;连加;连减加;法口诀,减法口诀 l 丰收的果园九、统计:分类十、认数(二):10-20;20以内的加减法,连加连减。 十一、认识钟表:12小时制 十二、 加法:凑十加法 十三、期末复习:比较数的大。</p><p>4、小数第十册一 方程第一课时 等式与方程教学内容:科教书第12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的13题。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方程的含义,知道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2、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教学过程:一、教学例11、 出示例1图,提出要求:你能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吗?2、 学生在本子上写。指名回答,板书:5050=100让学生明确:含有等号的式子叫等式,它表示等号两边的结果是相等的。二、教学例21、学生自学要求:(1)学生在书上独立填写,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的质量关系。(2)小组同学交流四道。</p><p>5、小数的简便算法 姜利利,复习,在整数中我 们已学过哪些运算定律? 请用字母表示出来。,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a+b=b+a,加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 再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 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 和不变。,(a+b) +c=a+ (b+c),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ab=ba,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 再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 数相乘,再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 积不变。,(ab) c=a (bc),乘法分配律: 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p><p>6、苏教版第10册数学教案(1)教学内容或课题:方程的意义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方程的含义,知道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2、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感受等式与方程的联系与区别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设计和安排:一、教学例1出示例1图,提出要求:你能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学生在本子上写。指名回答,板书:5050=100含有等号的式子叫等式,它表示等号两边的结果是相等的。二、教学例21、学生自学要求:学生在书上独立填写,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的质量关系。小组。</p><p>7、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自测试题一、 火眼金睛判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如果甲1.2 = 乙0.8 (甲、乙不等于0),那么甲 乙 。( )2、一位数乘小数的积一定小于这个数乘整数的积。 ( )3、(0.125 +0.25 ) 4 = 0.125 + 0.25 4 ( )4、近似数8.24和8.2400完全相同 。 ( )5、2.70.99 2.673 ( )二、将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1、一个三位数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数是5.57,准确值可能是( )。A、5.577 B、5.564 C、5.573 D、5.5602、两个数的和是31.7,如果一个数增加3.5,另一个。</p><p>8、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认识负数)检测试题1、如果下降5米,记作-5米,那么上升4米记作();如果+2千克表示增加2千克,那么-3千克表示()。2、海平面的海拔高度记作0m,海拔高度为+450米,表示(),海拔高度为-102米,表示()。3、如果体重减少2千克记作-2千克,那么2千克表示()4、零上15用+15表示,那么零下20用()表示。零下2可记作()。零下23摄氏度用符号表示为( )5、判断题在写正数和负数时,“+”号可以省略不写,“-”号也可以省略。0是最小的正数,-1是最小的负数。一个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数轴上左边的数。</p><p>9、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认识负数)检测试题一、我会填。1、12读作(),表示(),以海平面做0米,53.8米读作(),表示()。2、71.5摄氏度可表示为(),零下45摄氏度可表示为(),珠穆郎峰海拔高度为8844米,记作(),读作()。3、如果运出货物11.2吨记作11.2吨,那么+23吨表示()。如果支出113元记作113元,那么收入+235表示()。4、在45、0、3.2、110.3、63、102这些数中,正数有(),负数有(),()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5、以地面做0米,向地下挖9米记作(),从地面向上盖18米记作()。以上午12时为基准,早上8时记作4时,那么下午4时记作。</p><p>10、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下 册 )第一单元、简易方程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蒜叶的生长第三单元、因数与倍数和与积的奇偶性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球的反弹高度第五单元、分数加法和减法第六单元、圆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八单元、整理与复习第一单元 课题:等式与方程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等式和方程的意义,体会方程与等式的关系,能正确区分等式和方程。2.在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和操作交流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等式与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体验。教学重点:明确方程与等式的关系,理。</p><p>11、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一、新旧教材目录对比 主要调整变化 1.整合小数乘、除法,适当加强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修订后乘除法为一个单元,集中安排,便于教学。减少机械重复练习,给探索性的数学学习留出。</p><p>12、五年级专题复习五:,小数的乘除法,知识架构树,知识架构树重点难点,一、乘除法的计算 含小数的乘法计算方法: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在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积的小数位数如果不够,在前面用0补位;末尾有0的,点完小数点后把0去掉。 除数是小数的计算方法:先向右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成为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同时也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然后。</p><p>13、整理与复习一,教学目标,1、通过回顾与整理,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2、通过练习与应用,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有关分数的数学技能,发展数学思考和实践能力。,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在图中涂色表示它下面的分数。,在直线上画出表示各分数的点。,6个,12个,17个,判断题,1、真分数都小于1,假分数都大于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