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编号:16165955]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
1.学会比较高矮、轻重、长短等。知道高矮、轻重、长短等是比较出来的。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认识长短、高矮和轻重的含义。体会比较的一般方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培养初步的观察、判断和推理能力。比一比大小、轻重。学会比较的方法。第二单元 比一比。长短、高矮、大小、轻重的比较。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Tag内容描述:<p>1、比一比1.知道长短、高矮、大小、轻重的含义。2.初步懂得直接比较的思维方法。3.掌握比较的标准和方法。4.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达比较的结果。1.学会比较高矮、轻重、长短等,掌握比较的方法。2.通过比较,学会比较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知道高矮、轻重、长短等是比较出来的。3.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学会简单的推理,强化数学与生活的联系。1.本单元的学习,主要是通过操作、探索来进行的。教师应给学生创造条件,放手让学生去观察、操作、尝试。要让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做他们想做的,在实践中理解知识,如在比高矮的活。</p><p>2、第二单元:比一比教学内容比长短、高矮(教科书第45页例题,“想想做做”第15题)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认识长短、高矮和轻重的含义,体会比较的一般方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2 使学生经历比较的活动,初步建立长短、高矮和轻重的观念,培养初步的观察、判断和推理能力。3. 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与事实,培养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教学重点会比较长短、高矮和轻重。教学难点理解体会长短、高矮和轻重是相对的。教学具准备主题图、光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请一个小朋友上台和老师比身。</p><p>3、比一比教学内容:书第6-7页,比一比大小、轻重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1、通过观察和联系生活经验认识物体的大小、轻重,初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学会比较的方法。2、培养初步的观察、推理和判断能力,培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过程与方法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突破难点,教学中设计了大量的让学生动手、动眼、动口、动脑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轻松,愉快地学习数学知识,体会大小、轻重的比较。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大小、轻重是相对的,是比较的结果。难点建立比较的意识,学会比较大小、轻重的方法。教具准备:乒乓球、。</p><p>4、第二单元 比一比单元内容:长短、高矮、大小、轻重的比较,以及用这些方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单元目标:1、初步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使学生体会生活中的数字2、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认识长短、高矮和大小、轻重的含义,初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学会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大小、轻重3、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和判断的能力单元重难点:1、让学生获得高矮、长短、大小、轻重比较活动的体验2、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比较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推理能力单元课时:2课时总第 2 课时课题:比一比2014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教学内容:。</p>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相关PPT文档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相关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