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社会主义
1 第八讲第八讲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主题二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一、社会主义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党领导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第10讲 社会主义曲折发展中的探索——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八讲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探索社会主义Tag内容描述:<p>1、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上图反映了5070年代中国社会经济发 展的典型特点是什么? 年代 工农业生产总值 20世纪5070年代工农业生产 总值变化图 52年 57年 60年 66年 71年 73年 75年 社会主义建设 在探索中 发展 第一课 曲折历程曲折历程 u第一阶段: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起步(19531956年) u 第二阶段:曲折发展的十年(19561966年) u 第三阶段:“动乱”的十年(19661976年) 社会主义制度的概念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资本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制度。</p><p>2、视频:大宅门选段 这段视频展现的是新中 国成立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 的改造的情景。除了对资本 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国家还 对哪些部门进行了改造,结 果怎样呢? 人教版 5三大改造 目标1: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国家 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时间、形式、结果,国家对手工业进行 社会主义改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的基本 史实; 目标2:小组探讨三大改造的原因、实质、意义。(重点、难点 ) 任务一 【自学识记】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完成自 学检测试题,识记国家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 时间、形式、。</p><p>3、(1)我国最早开放和最大的经济特区 分别是: 和 。 (2)说一说我国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 基本情况。 青锤本洳凯厚碜驸俄醇捎垣戆缄板菔蕞腈奶积饵攵裨蜓捎愎漩孔略赶佻习筛酥赁性赤裔鳗礤邯毽佼枧蘩吭理厥癞愣窖 请完成建国以来党的农村政策与农业发展分析报告: 1、1950年,中共中央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 改革法,大规模的()运动在全国开展。 2、1953年,党中央制定了过度时期的总路线,决定对农 业实行()。 3、1958年,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随后在全 国开展了()和()运动。 4、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p><p>4、1 第八讲第八讲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 ,本讲知识脉络本讲知识脉络 一条主线:社会主义建设是如何在探索中逐步前进的 两个方向:成就(“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四大先进人物: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雷锋 ,贵阳中考考点清单 第一个五年计划 考纲要求: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一五” 计划 时间19531957年底 背景 (1)新中国成立后, 国民经济虽得到根本 好转,但我国的工业 水平仍比较落后 (2)工业基础薄弱, 且门类不全 (3)基本完成了对封 建土地制度。</p><p>5、我带领班子成员及全体职工,积极参加县委、政府和农牧局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同时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全面提高了自身素质,增强职工工作积极性,杜绝了纪律松散课时训练12__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基础夯实练|1右图所示成就完成于()A“一五”计划时期B“大跃进”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2下图体现当时我国()A优先发展农业 B优先发展重工业C优先发展运输邮电 D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3【2017苏州】“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国家。</p><p>6、在学生就要走出校门的时候,班级工作仍要坚持德育先行,继续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行为规范等的教育,认真落实学校、学工处的各项工作要求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和严重失误聚焦考点巩固基础一、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中共八大): 1.时间:1956年2.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3.意义:这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二、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严重失误:1经济方面:(1)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时间:1958年内容:鼓足干劲,力争上。</p><p>7、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模块三 中国现代史 2018 广 东 目 录 CONTE NTS 过基础 过中考 过重点 过基础 重工业 1957 鞍山 武汉长江 1957 工业 1956 合作社 公私合营 和平赎买 公有制 社会主义 初级 一 1954 社会主义 人民 社会主义人民 浮夸风 高速度 经济 19661976 刘少奇 二月逆流 江青 民主与法制 经济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三大改造 “大跃进” “文化大革命” 过中考 1(2017,15)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提出“人 民来制定宪法”的思想:劳动人民参与立宪, 把他们认为应该如何管理国家的意见集中起 来,上升为国家意志。实践这一思想。</p><p>8、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 良好的开端 1956年4月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讲话,是中国 共产党比较系统地探索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的开始。 报告的基本方针: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 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 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 主义国家。 十大关系的基本内容 1、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2、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3、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4、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 5、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6、汉族。</p><p>9、新江口镇第一初级中学 胡卫国 总想对你表白我的心情是多么豪迈 总想对你倾诉我对生活是多么热爱 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意气风发走进新时代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 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 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啊!我们意气风发走进新时代 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已主宰 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 承前启后的领路人 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 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 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啊!带领我们走进走进新时代。</p><p>10、课时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课程标准学法指导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2.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1.分析苏维埃政权建立后面临的国际和国内政治、经济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殊性和艰难性。2.结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造成的危机,认识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必要性和特点。知识点一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1.背景(1)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2)帝国主义妄图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中。(3)国内地主和资产阶级,不断在各地发动叛乱。2。</p><p>11、社会主义 革命 巩固政权 夺取政权 革命过渡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国内战争 重点 1、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2、十月革命的重大历史意义 难点 理解二月革命后出现的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1、二月革命的背景: 材料: 1916年底,前线俄军尚有20多万士兵连步枪都没有 ,只能几个人合用一支,屡屡吃败仗。最糟糕的是,士兵们不 知道这战斗是为谁而战,既不是为了国家的安全,也不是为了 世界和平, 1917年春,全国男性劳动力中已有近一半被强征入伍,使得 农田荒芜、交通不畅,造成粮食供应紧张,首都彼得格勒的存 粮只够维持一个月 一战带来深重的灾。</p><p>12、20132013年中考专题复习年中考专题复习 赫店中心校赫店中心校 汪先武汪先武 中国现代史中国现代史( (二二 ) )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这一主题主要涉及 19531976年的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过渡时期:一五计划、三大改造。 第二、探索时期:中共八 大、“大跃进运 动”和“人民公社化运 动”。 第三、“十年动乱”时期:文化大革命。 背景背景 目的目的 任务任务 时间时间 成就成就工业工业 交通交通 运输运输 业业 意义意义 (1 1)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p><p>13、主题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1.一五计划的时间和特点分别是什么?在交通方面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起到了什么作用?2.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的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的时间和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3.三大改造指的是哪三大改造?其完成的时间和实质分别是什么?有何意义?4.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正确的探索和失误分别有哪些?5.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涌现出了哪些先进人物?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哪些精神?参考答案:1.时间:19531957年。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交通成就: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建成宝成、鹰厦等铁路;川藏、青。</p><p>14、社会主义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一、社会主义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党领导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历经艰辛和曲折,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这些成果对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促进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第二,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第三,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2、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第一,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p><p>15、第31题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新中国成立至今(B卷)1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于我国目前主要矛盾做出了新的判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也曾对我国当时的主要矛盾做出了分析,对二者的看法符合史实的是A都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有益探索B八大分析造成此后经济建设的冒进C都是根据具体国情做出的正确分析D生产力发展促使生产关系发生质变【答案】C2下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年计(规)划编制的四种决策类型,它反映了我国A计划经济体制的完善过程B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被极大调动C社会主义民主的逐步发展D政府对经济生活的调。</p><p>16、第十五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知识脉络【阶段特征】从1953年开始,我国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对农业、手工业及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到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了中国社会在20世纪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我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进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初步奠定了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同时也出现过“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急躁冒进的错误。,考点突破“一五”计划时间19531957年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国民经济特点。</p><p>17、第10讲社会主义曲折发展中的探索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8内蒙古呼和浩特高三二模)下表是国家统计局对19491952年全国4亿农民收入支出情况的统计(单位:元),据此可以推知() 1949年1950年1951年1952年人均货币收入14.518.723.626.8人均消费品支出14.217.321.624.6A.土地改革已经基本完成 B.落后的农业面貌发生转变C.工业品的农村市场广阔 D.富裕农民的比重显著增加2.(2018辽宁大连高三二模)新中国成立初期至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医疗史上出现了一个特殊产物赤脚医生,即乡村中没有被纳入国家编制的非正。</p><p>18、第六部分世界现代史,知识概要世界现代史主要叙述的是20世纪初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进入20世纪以来,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构成了世界各国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竞争的复杂局面,完整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终于形成。这一时期主要包括: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科学技术和文化。通过学习,了解世界现代史上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了解世界现代历史发展的基本。</p><p>1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摘要:社会主义在世界的历史进程可以分为从空想到科学等四个阶段,作为具有伟大历史转折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具有伟大的历史功绩,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起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虽然还在继续发展和完善之中,但是它的基本内涵已经大致清楚。30年的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及其取得的巨大成功,不但造福于中国人民,而且有利于世界人民。关键词:建国60周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进程创新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p><p>20、社会主义曲折发展中的探索(19491978年),主要包括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及“文革”十年三个历史阶段,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初步探索时期。,1.政治和外交方面 (1)民主政治:建国初期,中共立足国情,建立并不断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体系。“文革”使民主和法制遭到粗暴践踏,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律制度遭到严重破坏。,(2)外交成就:建国初期,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提出“一边倒”的外交政策,积极参加日内瓦会议、亚非会议,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