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遗传物质的
A.种质 B.体质。C.提出了基因的连锁遗传规律。廊坊统考)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在培养有R型细菌的1、2、3、4四支试管中。[考纲要求] 1.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B)。(1)实验①、②对比说明R型细菌无毒性。S型细菌有毒性。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2)转化的只是少部分R型细菌。第一节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
探索遗传物质的Tag内容描述:<p>1、第1章 人类探索遗传物质的历程基础巩固1魏斯曼认为生物亲子代之间遗传的结构是()A.种质B.体质C.核酸D.遗传因子解析:魏斯曼认为在生物亲子代之间遗传的是种质,体质不能遗传。答案:A2孟德尔被称为“遗传学的奠基人”,其卓越贡献是()A.提出了遗传因子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B.提出了基因论C.提出了基因的连锁遗传规律D.提出了种质论答案:A3富兰克林通过烟草花叶病毒的拆合实验证明了()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B.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C.没有DNA的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D.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答案:C4提出著名的三联体密码学说的人是()A.。</p><p>2、课时分层集训(十七)(建议用时:45分钟)A组基础达标1(2018廊坊统考)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在培养有R型细菌的1、2、3、4四支试管中,依次加入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蛋白质、多糖、DNA和DNA酶,经过培养,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型细菌的是()A2和3B1、2和3C2、3和4D1、2、3和4D四支试管中都培养有R型细菌,加入S型细菌DNA的1号试管有部分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即R型细菌和S型细菌都有,其余三支试管中都只有R型细菌。2(2013海南高考)关于T2噬菌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T2噬菌体的核酸和蛋白质中含硫元素BT2噬菌体寄生于酵母菌和大。</p><p>3、第18讲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考纲要求1.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B)。2.实验:DNA的粗提取与鉴定(b)。考点一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分析1肺炎双球菌类型的比较特点类型菌落荚膜毒性S型光滑有有R型粗糙无无2.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1)实验、对比说明R型细菌无毒性,S型细菌有毒性。(2)实验、对比说明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无毒性。(3)实验、对比说明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4)结论:已经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促成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3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1)实验、分别说明荚膜多糖、蛋白质没有转化作用。(2)实验、说。</p><p>4、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是漫长的,直到20世纪初期,人们仍普遍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当时人们作出判断的理由不包括()A不同生物的蛋白质在结构上存在差异B蛋白质与生物的性状密切相关C蛋白质比DNA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并且能够自我复制D蛋白质中氨基酸的不同排列组合可以贮存大量遗传信息2(新课标全国卷)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肺炎球菌转化实验 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DNA的X光衍射实验AB。</p><p>5、考点12探索遗传物质本质的经典实验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1)转化的实质是基因重组而非基因突变: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S型细菌的DNA片段整合到R型细菌的DNA中,使受体菌获得了新的遗传信息,即发生了基因重组。(2)转化的只是少部分R型细菌:由于转化受到DNA的纯度、两种细菌的亲缘关系、受体菌的状态等的影响,实验中并不是所有的R型细菌都转化成了S型细菌,而只是小部分R型细菌发生了转化。(3)体内转化实验和体外转化实验的结论:体内转化实验只是证明已经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p><p>6、第一节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一,二,一、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1)原理肺炎双球菌中无毒的是R型细菌;具有毒性的能使小鼠患败血症死亡的是S型细菌。(2)实验过程,一,二,(3)结论R型。</p>